渗透新课程理念 改革初中语文教学

时间:2022-04-03 04:13:44

渗透新课程理念 改革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26-02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如是说。叶老的这一语文教育思想,正与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等思想是一致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近年来,学校实施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改革,这正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通过预习课和展示课落实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预习课

(一)朗读课文

在小组成员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长可视课文情况组织齐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等,主要达到扫除阅读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预习笔记

1.文学常识:归纳重要的作家作品:如鲁迅、冰心、老舍等作家;如《诗经》《论语》《史记》《儒林外史》等作品。本环节如果没有重要的作家作品则可省去。

2.重要字词:生字注音、形近字组词、词语解释造句等,根据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同学可有不同的做法。

3.问题探究:针对教师的预习学案提出的问题,为展示作准备,需要书写的,可写到预习笔记里,有的也可以勾画在书上。

4.我的创作:读后感、诗词、收获或启示、编写短剧等,这是学生学习提高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强文学积累的好形式。

5.摘抄:有关课文的诗文、有关课文的精美语段,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感悟,课内课外的均可,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文学积累。

(三)讨论学案

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文学常识、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概括、问题探究、课堂检测等。在具体编写过程中,可以采用表格式,设定主备人、实施人、实施班级、实施时间、总课时数、课题、课堂目标、课堂重难点、导学过程、课堂检测等内容。学案编写应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编写后的学案一方面用做教师指导教学的教案,另一方面同时用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实施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学案作出进一步的修改后再印发到班级的各个小组。在预习课堂上,小组可通过集体讨论学案中的重要问题,从而让每一位成员获取相关有知识和信息,教师可通过与学生一道解决学案中的问题,起到参与、引导的作用。

(四)课堂评价

它是预习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推剂,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可从朗读课文、预习笔记、讨论学案三个方面的完成情况对各小组展开评比,也可由各小组组长对几个方面检查后作出小组自我评价,最后由老师作出课堂小结。

二、展示课

(一)学案展示

1.分组展示:根据预习的情况,主要针对学案中的重点问题,也可将任务分配到各小组,各小组组织展示。

2.个人展示:利用课堂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发挥部分学生潜能,充分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甚至将一些课堂交由学生个人来组织,这将有利于学生个人特长的发挥和班级竞争机制的形成。

(二)课堂检测

为了培养学生重学习效果的良好习惯,在编写预习学案时可适当安排一定的练习用做课堂检测,在展示结束后,可围绕学案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开展一些课堂检测,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课堂评价

为了让学生的展示得到及时肯定,在展示课中必须实施相应的课堂评价,主要可从各小组的展示和答疑两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可采用加分办法加以落实。评价内容可分为展示情况评价和答疑情况评价两个方面,并在每堂课结束前由老师作出课堂小结,通过评价情况对小组进行及时的表扬或指出努力方向。

当然,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着语文学习的多元化,课堂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如开展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等书写练习,开展手抄报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让学生由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这样,“大语文观”一旦形成,学生将终身受益。

上一篇:初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多媒体与小学体育教学的适当整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