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

时间:2022-09-29 09:34:00

初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27-02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目的绝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音乐家,教育的目的是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走近音乐,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和终身热爱并学习音乐的愿望。”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大力推行,高中音乐教学迎来了新的教学机遇和挑战。对此,高中音乐教师需紧跟课程新改革的时代形势,合理转变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实施新教学方法,进而真正符合新改革课程下的音乐教学的要求指标。立足当前音乐教学实践,深入研究高中音乐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的教学方法。笔者多结合年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浅谈对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些体会。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的转变,要求运用多种途径进行音乐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贴近音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多方面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内心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鉴赏音乐艺术之美,逐步养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并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针对此情况,基于新改革课程背景下,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应用的实际情况,合理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一、立足实际,加强高中生音乐体验的重视力度

开展音乐教学时,重视学生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即新改革音乐课程的关键点,并将体验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程中,脱离了过程,体验也即毫无意义可言,特别是体验音乐内在蕴藏的情感。音乐是集合音响时间、情感为一体的一门艺术,音乐艺术,换句话讲,时间流动的音响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时间流动的缺失,也即无法释放音乐情感。

基于音乐多种形式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基础上,高中学生通过一定的聆听、鉴赏以及表现、律动、创造等实际体验,碰触音乐旋律,培养音乐情感的感悟能力,领会音乐所蕴含的艺术之美的学音乐习过程,也即体验音乐情感的全过程。对此,在流动的音响内,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直面音乐,触碰音乐作品释放的情感,彼此交流情感,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在全身心感受、吸收下得到全部的升华释放,达成音乐与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共鸣。同时,新改革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重视的方面有:多聆听、深领会、多积累、多创新。

二、提供优越的情境教学条件

音乐艺术情感的形象塑造主要通过音响的流动来实现的,而音乐教师在教学时需提供优越的情境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尽情遨游在音乐所蕴藏的内在情感世界里,增添音乐情感细胞,提高鉴赏音乐之美的能力。

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主要来自现实生活的自然素材,贴近生活,深入实践,进而培养创新理念,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立足生活实践,师生创音乐音源的情境氛围,其过程也掺杂着一定的趣味性、创新性以及意义性。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学内容创造活动,学生亲自搜集、观察、研究及模仿、表现,共同努力创造出创作音乐所必备的自然情境,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活跃了课堂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力以及实际应用力。

三、各学科间融汇贯通

基于新改革课程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各学科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加强综合教学理念,全面迎合课程时代性、国际性的发展潮流。比如,在开展音乐欣赏课时,可适当地结合相关的音乐教学内容来进行,将创作音乐及规划演出全面渗透进来,并合理有效地将声乐与相关器乐的协作教学工作统一联系起来。相应的,涉及广泛的文化艺术领域,可适当地穿插音乐教学,活化彼此间的关联性。脱离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必造成音乐教学内容的枯萎空泛。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艺术,尤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元素,音乐蕴含着音律、伴奏等艺术元素,而绘画蕴藏着彩条、质感等艺术元素,以此类推。而每项艺术的创作均可合理融入其他艺术元素,逐步同化艺术领域。基于此情况,高中音乐教学需有效的融合相关艺术学科,增强各学科间的综合性,并遵循两方面原则:一方面,建立在音乐教学为核心点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综合。按照教学内容需求,以音乐为核心点,各学科边缘有效软化,与相关学科有机融合,也是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某项学科为核心的各学科综合,因而相对较为集中融合的学科,在主题教学时较为合适。另一方面,基于音乐教学为出发点的前提下,进行相关学科综合。以音乐教学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点,有机的融合多种学科,开展多形式教学活动,突出教学主题,灵活运用多方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了音乐教学的综合性、拓展性、创造性以及文化性。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新改革课程大力推行的情况。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新教学需求指标,教师需逐步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规范化、统一性的全新教学机制。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换位教学主体体验,尊重师生的主体性。除此之外,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需重视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查汪宏.走进高中音乐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2]于树增.行进在新课改中[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9).

[3]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8).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马良神笔” 下一篇:渗透新课程理念 改革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