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河河道演变分析

时间:2022-04-03 02:44:38

叶尔羌河河道演变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叶尔羌河河道的历史演变、近期演变分析,从而分析预测河道未来演变趋势及工程区的河床演变及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阿尔图宁公式计算出叶尔羌河各河段的稳定河宽。这对叶尔羌河的防洪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叶尔羌河;河道演变;稳定河宽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河道演变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①与地质构造及地壳运动有较大关系,地质运动是一个非常久远的过程,目前很难探求它的原因和过程;②与区域内的气候、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本地区的气候、气象条件直接决定了该区域的植被情况和水土保持情况。一般来说,植被条件好的地区,水土保持就较好,河槽也较稳定,反之则河槽变化较频繁,本地区植被情况较差,容易因暴雨洪水的影响而造成洪沟的改道;③与区域下垫面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如下垫面由基岩、大的鹅卵石组成,这类河道(洪沟)比较稳定,也难以形成冲刷或淤积。如一些山区河流。本地区下垫面多为粒径较小的沙砾石、细沙等,植被较差,遇大暴雨容易产生冲刷、淘蚀,甚至形成河床改道。

工程河段概况

解放后叶尔羌河流域先后修建水库40座,总库容达15.7亿m3,现春季从水库放出的调节水量,已超过同期大河来水量的一倍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旱。在修建水库的同时,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灌区改建工作,先后修建各级渠道27455条,总长31300km。由于渠道的裁弯取直,防渗等措施,使输水损失大为减少。在改建灌溉渠系的同时,还开挖了总长达9397km的各级排水渠道,使灌区耕地盐渍化的现象有了大的改善。

从80年代开始,在进行流域规划的基础上,在叶尔羌河上先后修建了卡群渠首、勿甫渠首、民生渠首、艾力克塔木渠首等,在提孜那甫河修建了江卡渠首、红卫渠首、黑孜阿瓦提渠首、汗克尔渠首等,大大改善了叶尔羌河灌区的灌溉引水状况。

本次拟建防洪工程上游河段,河床宽度500-1000m,纵坡相对较陡、流速大,河床主要为卵砾石河床,两岸为砂砾石、亚砂土组成,而且河道纵坡大于河道稳定坡降,主流不稳定,左右摆动,河弯处河岸冲刷严重。结合河道特性该段防洪工程布置形式主要以护岸为主,以稳定河岸提高河道过洪能力,保护沿岸城镇、农田、村庄、交通和水利工程等的安全。

工程区中段,河床宽1000-3000m,粉细砂河床,两岸为砂土、亚砂土。河道纵坡接近稳地坡降,河道游荡性大,河床在汛期冲刷下切,汛末又淤积回升,基本处于冲淤平衡,两岸多有淘刷。此段河道防洪工程的布置也以护岸为主,稳定河岸提高河道过洪能力,保护沿岸城镇、农田、村庄、交通和水利工程等的安全。

工程区下段,河床宽1000m左右(末端为夏河营林场),河床地质条件同中段。河道为季节性河流,只在主汛期7-9月行水。河道纵坡缓,主河槽不宽,河道容泄能力低,大汛期常有漫溢,淹没沿河地势较低的农田村庄以及散失于远离河岸的沙漠边沿。此段河道防洪工程的布置应以修筑岸上的防洪堤为主,以挡御洪水漫溢泛滥,防止淹没沿河农田村庄,确保安全行洪。

河道的历史演变

叶尔羌河在暂高以上的山区,由于两岸有岩石山体为屏障,加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修建山区水利枢纽工程,河床也没有大的变化。

叶尔羌河自暂高出山口以下,进入了平原灌区。由于河流在平原区两岸失去了山体屏障,加之坡度陡,流速大,便以其水流之动能冲刷河岸,造成河岸在平面上摆动,形成游荡性河床,使河床越来越宽。

从叶尔羌河历史上的第一道岔河泽河河口以下,至巴楚夏河林场长约150km,习惯上称之为下游灌区河段。这一段河流两侧,历史上极少人烟,没有灌区的引水问题,其功能主要是在夏秋输送洪水入塔里木河。泽河口以下,地形坡度越来越缓,又因是季节性河流,由于风沙等诸因素的影响,河床易于淤塞,在遇到大洪峰时,洪水漫出河道并因此而改道,或形成岔河。故从泽河口起,形成的岔河较多,如历史上的泽河(现已封堵废弃)、沙郎河、干美里克河、夏河以及进入夏河胡杨林区后形成的若干处岔河。

河道的近期演变

叶尔羌河中上游灌区河床近40年来在平面上摆动。

(1)冲积扇以上的河阶地段:叶尔羌河从堑高出山后到泽普县亚斯墩林场的末端,这一段河段长43km。河道的两岸基本上是最末一级的河阶地,阶地宽约500-2000m,大部已开发成农田,形成连绵不断的村庄,且人烟稠密,土地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由于该河段的末端即为叶尔羌河冲积扇的顶端,也是叶尔羌河灌区的起点,故叶尔羌河第一级引水枢纽及东西岸两条总干渠均起源于此。鉴于此因,这段河道的稳定极其重要。但这段河道又是叶尔羌河灌区洪水最大的一段河道,水流湍急,对河岸冲刷也很严重。其中左岸遭严重冲刷的河岸有4处总长约6km。近40年来,河岸后缩了100-300m;右岸受到严重冲刷的河岸5处总长约12km,河岸后缩100-300m。两岸被冲刷的河岸大部分为耕地,少部分为林地。

(2)上游灌区冲积扇段:从泽普县的罕栏干至莎车县依干其渡口,河段全长58km。两岸几乎全为耕地。本河段中,左岸遭洪水冲刷严重的有9处,总长40km,因冲刷而使河岸后缩了约200-500m;右岸冲刷严重的有9处,总长40km,河岸被冲后缩了200-1000m。

(3)中游灌区冲积平原段:从依干其渡口以下至巴楚县钱老汉龙口段,为叶尔羌河的中游灌区河段,长约140km,河床底为粉细砂,河两岸绝大部分为耕地,少数为林地、草地。本河段左岸受冲刷较严重的有19处,长约45km,河岸后缩200-500m;右岸受冲刷较严重的有7处,长约30km,河床因冲刷后缩200-2000m。

近30年来,叶尔羌河下游灌区段河道的变迁,也受到修建小海子水库的影响。水库于60年代初第一期工程建成开始蓄水,整个60年代水库蓄水是通过泽河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把叶尔羌河主河道堵死。到了1972年,又堵死了泽河改从干流上的艾力克塔木处将叶河堵死,通过人工开挖一段河道及干美里克河部分河段引洪水入库。

由于小海子水库蓄水进入库内的泥沙淤积,抬高水位并往上延伸,从而逐步影响河道。叶尔羌河在艾力克塔木入库闸测流断面处,1996年比1978年实际淤高近2m。

艾力克塔木以上河段,由于地形坡度缓,受影响的纵深也是很大的。如距此地66km外的48团渡口水文测流大断面,1996年比1974年河床淤高1.19m,平均每年抬高0.054m。从发展趋势上看,这段河道的淤积问题,还将逐年加剧。

民生渠首修建后,由于资金紧缺没有修建溢洪堰,以溃坝方式溢洪,而有的年份又没有溃坝,仅靠泄洪闸泄洪,虽然也能满足泄洪要求,但加大了闸前水深,降低了渠首前河道洪水的流速,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淤积,这种影响已达到渠首以上40余公里的墩阔滩防洪工地。因为河道淤积抬高河床,降低了河道对稀遇洪水的宣泄能力,使临近河床地势较低的农田、村庄造成数次大面积的淹没。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叶尔羌河自暂高出山口以下,进入了平原灌区。由于河流在平原区两岸失去了山体屏障,加之坡度陡,流速大,便以其水流之动能冲刷河岸,在中上游灌区处造成河岸在平面上摆动,形成游荡性河床,使河床越来越宽的趋势还会延续。

叶尔羌河下游灌区由于小海子水库蓄水进入库内的泥沙淤积,抬高水位并往上延伸,从而逐步影响河道。艾力克塔木以上河段,由于地形坡度缓,受影响的纵深也是很大的。从发展趋势上看,这段河道的淤积问题,还将逐年加剧。

工程区河床演变及发展趋势

叶尔羌河防洪工程除卡群以上防洪河段外,其余大多位于平原区。河床演变趋势较为接近,本次仅以部分典型工程分析其所在河段河道演变情况。

如恰木萨防洪工程,位于卡群站以上16.5km,而叶尔羌河在錾高以下至喀群引水枢纽的河道,由于两岸有较高的河岸为屏障,河床没有大的变化。

本段河道的洪水灾害主要表现为河岸冲涮破坏,此河段河床底部为砂卵砾石,河道断面在此段由上游500m左右扩宽至2.4km,水流速度减缓,泥沙在河心淤积逐渐形成河心滩地,主流分散为2条支流,分别掏刷河道右岸的兰干村和左岸的恰木萨村的河岸,致使2000至今河道左岸向后退缩约130m。通过近20年的水文断面测量资料,河滩有逐年淤积现象。

又如托乎拉克防洪工程,工程区位于莎车县喀群乡,紧邻喀群引水枢纽工程,位于枢纽上游5.3km。从卡群至该河段,由于两岸有较高的河岸为屏障,加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修建山区水利枢纽工程,河床没有大的变化。工程区近几年的演变表现为:叶尔羌河从对岸的启门墩村末端折向左岸直冲托乎拉克,由于多年的冲刷从而形成两大弯道,自2002年至今弯道处已向内推进约150m,已冲走耕地数百亩。由于弯道的导流作用在弯道末端将水流导向右岸高坎阶地,因此在近几十年时间里枢纽以上4.5km河道宽度并未有较大的变化,始终保持280-500m的宽度。

本段河道的洪水灾害主要表现为河岸冲涮破坏,此河段河床底部为砂卵砾石,河道右岸为高坎阶地,垂直高度约为8-12m,均为含土砂卵砾石戈壁滩,左岸为相对右岸较低的二级阶地,垂直高度为3-5m,表层有0.3-1.0m土层,生长有较密树木、草丛,通过近二十年的水文断面测量资料,河滩有逐年淤积现象。

卡群以下河段,如泽普县吾鲁孟防洪工程距喀群渠首35km,位于冲积扇以上河阶地段区域。由于河流在平原区两岸失去了山体屏障,加之坡度陡,流速大,便以其水流之动能冲刷河岸,造成河岸在平面上的摆动,形成游荡性河床,使河床越来越宽。

吾鲁孟防洪工程河道两岸基本是最末一级河阶地,阶地宽约1300~1800m,大部分已开发成农田,形成连绵不断的村庄,且人烟稠密,土地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由于该河段末端即为叶尔羌河冲积扇的顶端,也是叶尔羌河灌区的起点,该河段又是叶尔羌河灌区洪水最大的河段,水流湍急,对河岸冲刷也非常严重。从泽普县的吾鲁孟至莎车县依干其渡口,河段全长58km。两岸几乎全为耕地。左岸遭洪水冲刷严重,因冲刷而使河岸后缩了约200-500m。

本段河道河床较窄,为冲刷型河床,其洪水灾害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冲涮破坏,此河段河床底部为漂石,被冲刷的河岸大部分为耕地,少部分为林地。

河道稳定性计算

确定合理的河床整治宽度,对保证引洪和两岸安全非常重要,河道整治宽度一般不宜太窄,避免束缩水流加大流速,冲刷两岸堤防。苏联学者阿尔图宁整理大量中亚细亚冲积扇河流的资料,得到稳定河宽与造床流量及比降的关系为

式中:

B—稳定河段水面宽度(m);

Q—造床流量,相当于频率P=(3-10)%的洪水流量(m3/s);

J—河床比降;

A-系数。

在此稳定河宽度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河流泥砂及河床质地等特性。河流特性不同,公式中A值也将不同,根据资料,我国长江的荆江蜿蜓性河流A=0.64-1.15;黄河高村以上的游荡性河道A=2.23-5.41;我区和田河管理处曾在玉龙喀什河选取标准河段,在洪水满槽情况进行实测,求得系数A=3.6,河道治理时采用4.2。实践证明,符合该河流的特性规律。

针对叶尔羌河的情况,在本次规划时,系数A参照国内及区内现有资料在A=2.5-5范围内选取,同时在叶河内选取标准稳定河段,实测满槽情况下的B1、Q1、J1,反求A值。现根据卡群、依干其渡口两个稳定的标准河段实测B1、Q1、J1资料,反求系数A值如下:

(1)卡群河段:B1=311m,Q1=1030m3/s,J1=0.003,根据阿尔图宁公式,A=B1/(Q10.5/J10.2)=311/(10300.5/0.0030.2)=3.03;

(2)依干其渡口河段:B1=346m,Q1=1020m3/s,J1=0.00222,根据阿尔图宁公式,A=B1/(Q10.5/J10.2)=346/(10200.5/0.002220.2)=3.19。

要符合我区河道宽浅这一特性,系数A值不宜过小,综合以上分析,在叶尔羌河河道整治宽度计算时,采用A=4.0。

根据有关资料和我区河道整治的实践经验,通过计算初步确定了叶尔羌河各河段的稳定宽度,但具体确定各河段的整治宽度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河道整治宽度要力求接近河道稳定宽度,但同时要考虑适应渲泄稀遇洪水的要求,不能降低河道的安全泄洪能力及滞洪能力,还要考虑整治工程的合理控制和对两岸堤防要有一定的缓冲区。

叶尔羌河目前河床宽达1000m-4000m,如果均按由计算得出的各段稳定宽度进行整治,势必要重新修建堤防,束缩河道,其工程量将很大,且将降低河道的滞洪能力,对渲泄稀遇洪水不利。因此,在河道规划治理中,河道整治宽度不应小于稳定宽度,但只要现有河床宽度不小于由计算得出的稳定宽度数值,可不必对河道缩窄,可利用原有堤防作为治导控制线,进行整治加固,保证设计洪水顺畅通过,并保证河道的安全泄洪能力和槽蓄滞洪能力。

治导控制线的规划原则是力求与天然河道主河槽相适应,统一规划,尊重历史,兼顾左右岸。治导控制线之间不能小于计算出的稳定河宽(卡群以上不小于600m,民生渠以下不小于1000m)。另据1995年6月14日制定的叶尔羌河流域防洪公约规定:“河道护岸一般应以短小丁坝或短小井柱为主。当必须做较长挑流坝时,一定要给河道留下足够的河宽。叶尔羌河民生渠首以上一般不应少于1000m,民生渠首以下一般不应占用正常河宽。在现状河宽远远大于计算和稳定河宽时,亦应因势利导,稳定现状为主,不强求过分缩窄河道;治导控制线曲率半径不能太小,尽量避免急弯。”见表1。

表1 叶尔羌河河道稳定宽度计算

上一篇:8度地震区Ⅲ类场地电厂烟囱特性分析 下一篇:简述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