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江并流与西长江的南流东出

时间:2022-04-02 02:42:59

七江并流与西长江的南流东出

地质研究表明,在七千万年以前,今人所见的长江是分东西两条,且互不干连的。这是古长江的雏形。

那时的西长江南流印度洋,算印度洋水系。那时东长江扬子江算太平洋水系,发源地大致在今西陵峡一带,而那时的东海黄海的大片地区,还是出露的陆地,近年因为海洋石油勘探,发现东海海底存在一千多公里满布砾卵石的古长江河床,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这个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东海大陆架和是中国固有领土,从地理构成上看,琉球人和日本,这个发现是有力证据,隔着冲绳海槽的那边,才是日本。长江所至,皆是中华!

那时巫山山脉是和大巴山脉连在一起的高地,没有出现三峡裂谷,东西长江最初迂回曲折地通连,是走三峡南边的清江峡谷,到后来造山运动中,巫山和西陵峡的黄陵背斜地貌成形,剧烈的隆起过程中,出现东西向的板块破裂,水系趁隙而入融蚀裂切,才形成后来打通东西的三峡。

关于东西长江的融汇贯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退出古地中海。

2.两水背流。

3.东西长江连通东流。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主张古长江与今天东流流向相反,曾经向西倒流,然后向东切穿三峡,他的理论是古地貌中国东高西低;叶良辅、李承三、袁复礼、任美锷也主张三峡以东或三峡东部古长江曾经溯源而上,向西切穿三峡;

而维里士、李春昱认为长江是先于构造变动生成的先成河,即构造之前,东西长江就已打通,后无论地貌如何变动,是裂切维持东西向流淌;

巴尔博则认为三峡系长江是后成河,系自剥蚀面由上向下裂切而成……

关于远古长江西流并没有多大的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东西长江是如何通连的,以及东长江是否最初流向西。

现今公认的地质成因构造说法,在距今二亿年前的三叠纪,现在的长江流域是一片与古地中海相通的大海。在三叠纪末,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它使三峡地区地壳上升,古地中海向西大规模地退出。现今著名的黄陵背斜(主体在今三峡大坝一带)出露在海平面上。在黄陵背斜的西面,留下秭归湖、巴蜀湖、西昌湖、滇池等几个大水域,除属东长江水系的秭归湖之外,西面的那些大湖被一个水系串联起来,从北向南,由南涧海峡(云南西南部)流入印度洋,这是西部古长江的雏形。在它的东部有当阳湖、鄂湘湖、鄱阳湖及其他众多湖泊,它们也有大河相连,这是东部古长江(扬子江)的雏形。

距今大约七千万年时,发生了一次燕山运动(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北京附近的燕山,就是典型的代表,因此地质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作燕山运动),古海床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开始隆起,秭归湖逐渐消失,洞庭湖盆地和云梦盆地开始下降。在那个时候,四川盆地因西南印度板块楔入,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隆起,渐成了一个内陆海。三峡地区的齐岳山(北端为长江切穿形成瞿塘峡夔门)、巫山(巫峡)、黄陵(西陵峡)三段山地背斜,就是在燕山运动中形成的。这些背斜隆起之后,东西两坡上顺着坡面发育的河流,各自形成相反的流向,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长江水系。

其间长江曾经由藏东南的察隅(东西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北走向横断山脉交会的拐角处)进入后来隆起的横断山脉澜沧江峡谷南流入海,大致路线是从察隅南下为金沙江,到今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镇,沿今天可见的一条由束河古镇流下来的小支流(两旁却是峡谷地貌),向南进入漾濞江,还有一路经剑川洱海进入西洱河经苍山峡谷和漾濞江会合,流入今澜沧江,再汇入与印度洋相通的南涧海峡。发生大规模海退后,地理上另有一说,把这叫滇缅地槽。

后来因印度板块斜向东北方向楔入亚欧板块底部,青藏高原开始持续隆起,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受板块挤压,造山隆起,云贵高原也在此时开始形成并不断因这股挤压抬升力隆起,西长江南流之路因此中断,南涧海峡遂演变为通海的狭长水道,再逐渐演变为巴蜀海南流入海的江河,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大致在此时成形。

由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抬升越来越高,只剩更西的澜沧江和怒江沿惯性向南流入印度洋,金沙江在石鼓大拐弯这里,因向南的山体隆起,断了南流之路,不得不袭夺川中来水在石鼓汇入西长江的河道,向北裂切,在北面再形成一个大拐弯,向南再裂切开虎跳峡南下,遇阻后再向川南群山东向寻找出路。重庆武隆、石柱一带的多个世界级的天坑暗河,就是古西长江向东寻找出路数百万年间留下的杰作。

此时的中国地势已成西高东低,加上三峡一带的造山运动剧烈,三峡一带的古地层隆起出露的三个背斜,终于出现了断裂,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三峡裂谷,以巫山为分水岭的东西长江二水背流因水流切割而越来越接近,到50万年前最终东西长江完全打通,形成滚滚一条东流入海。

“七江并流”与构造地震

横断山脉是地壳运动至今活动仍很剧烈的造山带,是扬子板块与冈底斯-印度板块之间巨型造山系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活动性断裂构造充分发育,挤压、褶皱、隆起并伴随着引张、伸展、裂陷,形成岭谷相间的纵列峡谷地貌和山间断陷盆地、湖沼。

这样的地貌为江河发育和水能富集创造了条件,随着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的隆起上升,形成了强烈下切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河川,形成还处于强烈变化中的高山峡谷与滩多水急的河谷地质地貌。

区内地质断裂构造体系众多,如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安宁河断裂、小江断裂、程海断裂、澜沧江、怒江断裂等,频繁的新构造运动,使强烈的地震活动沿这些断裂带不断发生,是世界上地震和地质灾害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说这一带是三江并流,那是严重说小了!这一带按地质地貌成因与构造,其实存在一个举世震惊的“七江并流”!在中国境内就有“六江并流”。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三江并流”以西,还有缅甸北部的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恩梅开江(中国独龙江汇入)以东,其实还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与公认的世界地理遗产“三江并流”具有类似特点的另三江并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三江也是并排呈川字形向南偏东方向奔流,它们同处横断山脉系,严格地说,龙门山系是横断山脉北延段,新三江同向并流了一段后,才各自发生向北东方向的曲拐。在雅砻江锦屏大拐弯,刻画出和金沙江石鼓大拐弯到虎跳峡出口后再折向东北的“N”字形流向,大渡河和岷江也显示了不规则的“L”形拐折流向。

上一篇:上半年购地款仅用3成半年销售500亿 保利不盲目... 下一篇:蒙草股份IPO 股东4年获利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