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奥运不再是个好生意

时间:2022-04-02 01:06:43

为什么奥运不再是个好生意

奥运不再是个好生意―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困难。

其实从申办政府角度看,事实早就如此了,尽管它们都不愿承认。一国可从奥运中直接获取的经济利益并不大,但投入巨大―这次里约为奥运投入了120亿美元,与伦敦奥运投入规模相当―政府可从基础设施投资和短期税收上提振经济,但间接收益往往难以估算,更别提奥运后被荒废的场馆了。比如,北京奥运到底是赔是赚目前仍存在争论,而伦敦在一份政府报告中称奥运为其带来了约129亿美元贸易与投资增长,这还是把华为等公司到英国的投资都计算在内―没有奥运它们也会来投资的。这就成了一本糊涂账。

奥运这一劳民伤财、投入与产出风险不大可控的生意,在如今传播市场分散的互联网经济时代更不乐观。

奥运收入有一大项收入来自奥委会搞出来的一个商业模式:奥运赞助商。这是当年萨马兰奇以商业推动体育发展的一个创举,对Top赞助商要求尤为严格,基本上都是口碑良好的大型跨国公司,赞助门槛也越来越高,中国只有联想在这一大佬俱乐部里。奥运赞助商分为三个等级,还分奥委会和奥组委赞助商,有颇多权益上的划分,比如享有奥运会期间电视广告及户外广告的优先购买权―当年被排斥在金牌赞助商之外的李宁就拼上老命耍了一次小聪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能打的球就更多了―电视业已然衰落,品牌广告传播渠道变得丰富,新技术给奥运赞助商这一传统商业模式带来了极大冲击。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举个例子。过去,奥委会的这门生意是垄断的,因为传播渠道集中:现场观看,或者看电视转播,奥运Top赞助商可以把自己名字印在票上,还能参与围绕赛场等产品的活动。但是这一垄断优势在Facebook和YouTube们崛起的时代荡然无存―这个变化是从本届奥运会开始的,毕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Facebook才刚刚上市―现在,其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一个Facebook直播功能就足以影响美国电视网的生意模式。

观众对奥运的关注角度也从金牌数转移到花絮层面。这两天要是你还没感受到傅园慧的“洪荒之力”,那需要赶紧去恶补一下。历代新技术都会让传播领域的娱乐至上这个印记加深,电视诞生时人们就已经说观众兴趣变“低级”了,换个角度,不如说网络加深了人性的一面,人们更喜爱“活生生”的运动员,而不是举国体制营造的英雄,各种社交网络和新媒体让报道角度变得丰富―这一点让传统传播渠道颇感窘迫,奥运赞助商更多变成了一个可为炫耀的身份,其实际的品牌营销意义变小了―广告主们必须面对一个受众不再被特殊渠道垄断的事实,而硬梆梆的奥运赞助商身份植入也不受年轻人欢迎,他们喜欢更有趣生动的营销模式,比如这期提到的Color Run等商业体育项目就显得更精通其道。

当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垄断市场的瓦解,并不能说奥运营销本身不具备意义了。实际上,这场四年一度的全球大狂欢成了更多品牌的角斗场。

上一篇:浅析微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让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真正“悦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