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流行文化

时间:2022-04-01 11:06:44

浅析当代大学生流行文化

【摘 要】流行的时尚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它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反叛色彩,它所彰显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都切合了现今大学生的需要并且受到了他们的欢迎。本文在分析调查了大学生流行文化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目前大学生流行文化表现的主要方式,同时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追求流行文化的心理特点,旨在为未来大学生流行文化的了解及引导提供依据。

【关键词】流行文化;社会知觉;自我防御

现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敏锐、活跃,对于在社会上新发生的事物的敏感性和接纳性非常强,并且也很容易接受社会流行时尚,这是人在社会知觉的支配下做出的反应。在邹海燕等人编著的《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得到关于社会知觉的解说:“社会知觉是人们在社会情境中对人的心理、行为及特性进行推断和判断的过程。作为社会知觉对象的人可以十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社会,还可以使人际关系;个人可以使他人,也可以使自己。所涉及的除了服装、表情、外貌、体态、风度和人际关系的外部特征只外,还包括人格品质、群体心理氛围等。”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并不是物,主要还是为了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了解他人和自己,并根据这一了解而做出适当的反应。

相对于主流文化,流行的时尚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它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反叛色彩,它所彰显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都切合了现今大学生的需要并且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大学生的时尚文化主要表现在娱乐、消费、传媒这几个方面。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群体,娱乐始终是大学生生活状态的重要内容,但又不同于成年人娱乐活动的要求;大学生注重参与群体性的娱乐活动,包括体育、文艺、网络等诸多方面。在这些群体性娱乐活动中,流行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大学生追求这种流行文化的心理特点也各有不同。

1 目前大学生流行文化表现方式

1.1 流行语

流行的时尚文化给语言带来了无穷的活力,新词语不断的涌现出来形成了一种流行语。流行语就成了现今大学生当中相互交流时必不可少的方式,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高校流行的的流行语大体上可分为网络流行语和影视流行语。比如在大学生当中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有:“有木有”、“神马”、“给力”、“御姐”、“萝莉”、“正太”、“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高富帅、矮穷矬”、“白富美”等等。电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成了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每当春节的时候春晚节目中的形形的台词也将成为人们当中新一代的流行语。例如:“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智商余额不足”等等。这些影视语言刚出现不久就出现在大学生的日常语言当中。

1.2 消费的流行时尚

社会不断地在发展,社会的目光也突然地转向关注个性、时尚的时候,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当然不会落后紧跟时尚的潮流,成为流行时尚的风向标。大学生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意外,注重别致的发型、换新款手机、泡吧、进健身房、旅游热、网购等等,总之一切显得自己“更时尚”的事情,都会冲击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于新型手机的追求,各种智能手机、音乐手机等等都是大学生追逐的对象。Iphone、三星、HTC、SONY等等都是大学生当中最流行的品牌。大学生们为了这些流行的东西不惜花重金买这些电子产品,更有甚者不惜省吃俭用不吃不喝来攒钱来买这些所谓的“时尚品”。

当代大学生的节约意识的淡薄,突出的表现在社会交际方面。社会交际包括大学生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看做是大学中必修的一门“课程”。现在大学校园中比较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得奖都要请客。

1.3 文化的流行时尚

音乐是最擅长于抒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流行音乐的产生也无疑是另一种流行的时尚。流行音乐的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或欣赏。对新事物很敏锐的大学生也已然成为流行音乐的最佳追随者。从最初的“港台风”直至后来流行的“欧美风”、“拉丁风”、“日风”、“韩流风”,流行音乐在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流动。

游戏文化已成为时尚大学生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那些时尚、前卫大学生当然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时尚的机会。更有些游戏出品公司也专门找一些各大著名高等学府来选拔时尚、前卫、了解游戏的学生来为他们的游戏产品做代言,这样更使得大学门涌入这个风潮。游戏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玩它的队伍越来越壮观不仅是男生现下女生当中玩游戏的也非常多。

大学生们还喜欢从影视剧当中可以提取信息,从而让他们“走在时尚的尖端”。大学生们对于时尚元素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可以很很容易的从影视文化当中现下流行的服饰饰品,也有些大学生可以随口就能说出影视剧当中的经典台词,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1.4 服饰的流行时尚

服饰流行时尚对于现代大学生的穿着打扮及行为举止构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流行时尚信息铺天盖地,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可以从网络、杂志报纸、电影电视中,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时尚信息。电视模仿秀、明星访谈、欧美大片以及韩剧等都对大学生的穿着打扮及举止行为都构成了巨大影响。不论是“欧美风”还是“韩流”,新的文化概念或是新的信息所带来的新的时尚观念,都可能得到大学生随时随地的模仿和表达。这种模仿与表达的状态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既是时尚的文化受众,同时又是对时尚文化起到推动的作用。

2 大学生追求流行文化的心理特点

2.1 求新的欲望

作为时代的骄子,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都是对大学校园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崭新的期待的。可是正当他们踏入校园时,那些暂时的新鲜感和憧憬会逐渐退去,迎面而来的是繁重的学业与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而这时,外面的花花世界与校园三点一线的乏味节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落差心理必定使大学生产生挫败感。原本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必须低头,现实的压力是他们心生失落、厌烦的情绪。这时流行时尚元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他们通过对服饰、话语的了解、模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求新欲望得到了满足。所以,多姿多彩的校园流行文化就应运而生了。

2.2 自我防御和自我显示意识

普遍的大学生可以透过这种补偿方式得到一些自信和暂时的精神满足感。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态:既希望追随大潮,求同,和周围的人群环境相融合,不想被人看成很“另类”,通过对共性的顺从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又想要“存异”显示与众不同,而后获得精神上的优越感。

2.3 时尚的个别差异

当时尚在大学生中开始发展之时,当代大学生群体间因为物质基础、家庭条件、个人文化素质、现有知识水平和对新鲜事物敏感度的高低等因素差异,在追求流行时尚的方式上会表现出多样化的差别特征。差异性是让大学生内部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与动态化的基本原因。个体间的差异性性与群体内的多元性都与时尚的个别差异特征相适应,其次现实这些特征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的影响。

上一篇:铁路调车安全主控因素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FUR组合保护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