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做主角

时间:2022-04-01 08:36:05

这一次,我们做主角

记得曾对朋友说过:人生的每一次回首,都是小小的停歇,回忆什么?――友情,爱情,成功,失败……无论怎样走过,都需要有一种方式来纪念,哪怕以自己的方式来纪念,始终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尊重……

这话若用到《中关村》杂志上则是:如果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纪念杂志的成长,记录伴随她一路走过来的风风雨雨,那么,《中关村》杂志俱乐部的成立应当算一个不错的纪念物。因为这一天,2006年9月29日,整个《中关村》杂志社如过生日一般热闹,四方嘉宾齐聚,共贺《中关村》杂志俱乐部成立。所有在幕后辛苦工作的同仁都能在这一天走到台前,以宴会主人的姿态,向几百前来庆贺的各界嘉宾自豪地宣布:“这一次,我们做主角!”

自2003年3月创刊以来,《中关村》杂志的全体工作人员――上至社长,下至普通行政人员,似乎全都只为了一个目标孜孜以求:打造知识经济下中国杂志的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模式。除了一次次将精美的杂志封页、激昂顿挫的文字和一大堆令人耳熟能详的业界名家荟粹到中外读者眼前,他们几乎从没有机会在公众面前集体亮相,一切工作只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封面故事、海归之星、经济观察、精英堂、文化聚焦、人文关注。杂志栏目的镜头始终对准名家精英,对准中国科技发展最前沿的新动态,没有一次是为自己。所有的努力均奉献给了杂志“经济”、“科技”、“教育” 、“文化”四大版块。

而大众眼中的“新嫁娘”是何等的风光:从采访300多位业界精英到编辑《海归抢滩中关村》、《中关村创新谱》、《托起中关村的一百双手》等新锐书籍;从2005年“中韩新科技国际论坛――发展 ・机遇 ・合作” 到“聚焦经济与文化产业论坛” ;从联合新浪、博客、慧聪网举办“2005年最佳风云榜” 评选活动到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协同举办“运用高新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等等。

随时代风云变幻的“新嫁娘”,每一次都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不同的魅力。没有人会否认,这是一个时代的呐喊,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历史变迁的佐证。

细心的杂志社长卫汉青,每隔几期,就会出现在杂志首页,致大家一段振奋的刊首语:“全球化、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创意产业、新新国家……一连串崭新的名词、新概念令人目不暇接……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给了中国一个机会,历史给了中国一个机会……”

首页照片中的卫社长挂着一贯热情自信的微笑,好像他已经通过杂志为大家抓住一个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是的,中关村需要他,需要他用文字发现和创造一个个奇迹。

一如9月29日在“爱家收藏”大厅聚光灯前意气风发的他,站在主人的位置,决意为更多的经济文化界宾朋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界上最难攀越的山,是自己,往上走,即便是一小步,也有新高度。”(王石)

事实上,《中关村》杂志便是社长心中的一座山,一座难以轻易超越的山,但在中关村俱乐部揭幕的那一刻,社长终于又向上迈了一小步,使这座山有了新的高度。这不仅让关心杂志社成长的人们高兴,也有理由期待未来的《中关村》杂志能为大家带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套用万科广告词前半句,以我所填后半句来结束此篇:我和世界保持距离,而世界又总能看到我。

上一篇:难忘的草原师生 下一篇:梁漱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