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糖尿病运动疗法

时间:2022-04-01 08:05:59

如何正确认识糖尿病运动疗法

关键词:糖尿病;运动疗法;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59-02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4000多万人,还未包括未被发现的准糖尿病患者和糖代谢调节受损的前期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95%。严格饮食控制、适量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病情监测、防治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是国际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金标准。无论病情轻重、或者是否接受药物治疗,均应坚持运动疗法,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运动疗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1.1有利于降低血糖 运动促使血液循环,增加身体产热,消耗更多的能量,加速了血糖分解代谢,提高了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而使高血糖降低。餐后的运动更能使血糖下降。Boucle等通过14项临床试验meta分析发现,体重不减轻的情况下,50%~60%最大耗氧(VO2max)的踏车练习使2型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下降0.66%。运动后,肝脏和肌肉又使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使血糖持续下降。

1.2改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长期运动消耗热量,可使体重下降,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即使无体重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面积减低,葡萄糖消除率增加,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增加,改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

1.3改善脂质代谢 运动加速脂肪组织分解,促进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利用,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纠正脂代谢紊乱。

1.4减轻体重 通过改善脂质代谢,大量脂肪消耗,有利于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长期运动锻炼。可以抑制下丘脑饮食中枢,减少食物摄入,起到减肥作用。

1.5预防并发症 已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脑、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冠状动脉供血量及血管弹性,可提高体内胰岛索受体的敏感性,防治代谢综合征、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

1.6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 长期规律运动可以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从运动中获得的心理功能的改善,可增加对日常活动的信心,消除紧张应激状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适应症及禁忌症

郑丽君等研究认为糖尿病运动疗法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运动也有一定潜在危险性。

2.1适应症 轻度和中度的2型糖尿病、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患者、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

2.2禁忌症 急性感染、急性酮症酸中毒、重症糖尿病肾病(Cr>176retool/L)、重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坏疽、DM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16.8mmol/L、立体性低血压。老年糖尿病患者伴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绝对禁忌症:(1)合并感染;(2)肝肾功能不全;(3)心功能不全;(4)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后未满4周的病人;(5)血管栓塞;(6)阻塞性肺部疾患;(7)高血压病。

3 运动量

每日运动量的计算: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经济条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其中步行运动作为首选的运动方式,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45min左右,每周4次或5次。患者可根据运动后的感觉来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若运动后,患者轻度的肌肉酸痛,休息后可恢复,次日精神、食欲和睡眠尚可,则运动量适宜;若大汗淋漓、心慌、气喘,脉率在运动后20min未恢复,次日精神、食欲不振,则运动量过大;若身体未感发热,无汗,脉率无变化或3min内恢复正常,则运动量不足。

4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和运动时心率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运动后所能承受的最高心率=210-年龄;最大耗氧心率=安静时的心率+0.5×(运动中最大心率一安静时心率)。同一个病人最高心率和最大耗氧量心率数值经计算是相近的。笔者在临床上就用最高心率代替最大耗氧量心率,运动强度也可用到达最高心率时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数来反映。达60%最大耗氧量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临床一般通过采用停止运动后立即测10s脉搏数,然后乘以6,表示1分钟脉律;也可用计算靶心率的公式:170-年龄,来计算,见表1。

5 注意事项

运动前应先到医院进行咨询,并做相关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或运动试验、眼底、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足部和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等。

运动适宜着装宽松,避免碰撞,损伤皮肤,室外运动时应告知地点、时间,并配带身份卡(包括患者姓名、病名、自己医生的姓名及其联系电话等),随身携带糖块并有人陪伴,以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从低运动量(最大耗氧量

糖尿病患者宜在餐后1h活动,切忌空腹运动,空腹或餐前运动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根据胰岛素的使用情况来决定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进行计划外的运动前,应减少胰岛素量或根据运动量在运动前加餐。运动的原则是定时定量。同时,运动的环境应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的地方如公园等场地。

运动结束以后如果出汗较多,不宜马上洗澡,应在心率恢复正常后,擦干汗,再洗温水浴。运动后应做放松运动,以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促进体力恢复。

6 运动处方

糖尿病人的运动方法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登楼、划船和游泳等。其中步行是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方法。设定合理的运动治疗处方,包括:(1)建立健康护理小组(组长:病友本人;组员:熟悉病情的医生、护理人员、家属及其他糖尿病病友)。(2)糖尿病病友应根据自己的情况,与自己的医生商讨,在运动方式、强度、时间上做好运动前的检测。(3)运动方案实施的前、中、后都要同医生和各组员之间保持紧密联系。(4)运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留心观察自己的身体。以不感到疲劳、疼痛、气短等不适症状为宜。

7 小结

运动不足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运动有着药物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治疗作用,规律有效的中等强度运动治疗,不仅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且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减少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行副作用最小的路径。

上一篇:《中医伤科学》多媒体教学优势探讨 下一篇:《伤寒论》对温病特殊发展阶段瘀血治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