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作品中语言上的“含蓄”

时间:2022-04-01 05:24:15

论文艺作品中语言上的“含蓄”

摘要:作为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表现风格,“含蓄”有其独具的语言魅力。本文从语言形式和美学内涵两个方面,归纳、论述“含蓄”,以期对“含蓄”风格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对文艺作品更好地解读和欣赏。

关键词:文艺作品 语言 含蓄 表现形式 美学内涵

文艺作品中有些意思原本可以说得很明白,由于不便直言,或羞于启齿,或刻意追求语言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等各种原因,就有了许多让人玩味不尽的“含蓄”语言。品读、欣赏之余,我们不能不叹服于这些文艺作品中所蕴涵的言语智慧。从语言风格看,“含蓄”是一种重要的表现风格。所谓含蓄,就是要说的话不直接说出来,或不全部说出来,使接受者不得不揣摩,越揣摩含意越多,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文艺作品语言上的“含蓄”,使其显得深沉、厚重且富于韵味儿。

文艺作品中,“含蓄”的两种语言形式

语言形式简洁的“含蓄”。诗歌中,诗人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诗人精心选择的形象中来,就是形式简洁的含蓄。例如,20世纪诗人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全诗只有四句,可谓简洁、凝练。诗句音节整饬,追求文字的新奇,将情思与理念深藏于诗意之中。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审美意蕴:李健吾先生认为该诗“互相装饰”,寓有一种人生的悲哀;有的读者则认为该诗从虚处着笔,实写一位美人,读出一种单一相思的苦闷;有人认为表达一种哲学观,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该诗简洁的语言中蕴蓄着丰富的意蕴,堪称语言简洁“含蓄”的典范。

语言形式独具的“含蓄”。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也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其作品语言艺术体现为多方面,其中有一种形式特别、表意含蓄的语言艺术。这种“含蓄”因其形式繁冗、拖沓,往往为人所忽略。例如,鲁迅的散文诗《秋夜》,开篇有两句话很有特点:

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①

上述表述如不考虑作者的写作目的,不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出发,两句话可作一句话,即:

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枣树。

改换后的表述语句通顺明白,简洁精练,而原文的表述,第一句和第二句语意上重复,甚至第二句本身也显得重复。但考虑到作者的写作用意,考虑到全篇文章,鲁迅先生就是要通过这两个看上去重复唆的语句来描写物理世界景物的无变化,反复强调自己当时(1924年12月)心理世界的无聊、单调、彷徨和苦闷。这种隐藏于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情感意义、联想意义,非如此重复的语言不能传达。

再看,2010年春晚相声《大话捧逗》。该相声围绕相声界名言“三分逗七分捧”的争论,演绎成三个不同版本。在最后的宫廷版的《捧逗秘史》中,女演员贾玲的言语极为反常,台词中有多处话语重复。譬如,像“……您说的是三分逗七分捧吗?您说的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三分逗和七分捧吗?您说的难道真的就是传说中的三分逗和七分捧吗?它为什么要叫做三分逗和七分捧呢”、“……没玩没了、没玩没了、没玩没了,没……”、“……您觉得没有关系吗?您真的觉得没有关系吗?您真的真的觉得没有关系吗?您不会想跟我断绝关系吧”,等等,重复、冗长的语言不下30次。就人物的话语本身而言,重复、唆、冗长。但观众若联系我国乃至世界影视界现状,尤其是电视剧,就会发现该语言形式耐人咀嚼。当今的社会文化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续拍、翻拍的风潮中,不免有粗制滥拍的电影和肥皂剧,更毋庸说单纯追求商业利润的续拍、翻拍剧。详细论述参见论文《春晚相声〈大话捧逗〉的用语策略》,②这里不再赘述。女演员贾玲看似唆的话语本身其实是在传达当今影视剧的现状――无节制地续拍、翻拍。特别的语言形式下真实意蕴是:影视剧翻拍、续拍、滥拍现状的无聊,进而微妙地传达出一种不满、微讽的心绪。

晚唐诗人司空图《诗品・含蓄》中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意即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不须作者直接诠释说明指意,或评论道理,让读者自去心领神会,如此才韵味盎然。如果说“简洁的含蓄”是语言上的一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其实,上述这种形式独具,貌似繁冗、拖沓,实则表意丰蕴的“含蓄”,又何尝不是别样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呢?

文艺作品中,“含蓄”语言的两种美学内涵

从文艺作品语言“含蓄”的动因看,一种是出于语意丰蕴的美学追求;一种是不得以或为避讳而采取的语用策略,这种意义上的“含蓄”,有时更能体现出汉民族的言语智慧。

追求语意蕴藉的“含蓄”。诗歌的语言多追求语意蕴藉。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上文所举示例卞之琳的《断章》就是很好的佐证。还有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锦瑟》(原文参见《唐诗三百首》),语言绵密,表意丰蕴。该诗的旨意隐藏很深,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爱国诗篇;有人认为是作者自比文才;有人则解读为悼亡之作。千百年来,该诗作朦胧的意境引人探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语言“含蓄”的魅力让人玩味。文艺作品中,小说、话剧中的语言也多讲究“含蓄”。例如,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死去的祝福之夜,有几句是这样描述的: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③

看似平常的语言叙述,其实大有深意:显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对农村的统治依旧。从而点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例如,老舍的话剧《茶馆》中,有一段两个巡警敲诈王利发的对话:

宋恩子: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吴祥子:那点意思!

宋恩子: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吴祥子: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④

两个巡警的敲诈很明显,软中带硬,话又说得那么“含蓄”,“意思”一词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老舍高超的语言艺术。文艺作品中,语意蕴藉的“含蓄”多不胜举。

出于讳饰、婉曲的“含蓄”。在论及一些不便说的话题,如“性”、“死”等禁忌的时候,一些文艺作品中,往往有耐人寻味的精妙言语。我们将之概括为出于讳饰、婉曲需要的“含蓄”。有以下几种:

1.不便明说的“含蓄”。例如,2010年春晚小品《不差钱》,针对“想不多花钱,又要给足面子”的这一社会心理进行了极为传神的微讽。其中,有一段赵本山、小沈阳对“没有”一词经典运用的话语:

赵本山:客人来了,我点菜的时候你要给我兜着,我要点贵菜

小沈阳:我就说没有

……

赵本山:澳洲鲍鱼四只

小沈阳:对不起,没有

赵本山:澳洲龙虾

小沈阳:没有那么大的

赵本山:有多大的

小沈阳:只有一斤的

赵本山:有还是没有啊

小沈阳:没有的

毕福剑:鱼翅更不要点

赵本山:有也别吃了,我吃鱼翅有一次卡住了,最后到医院用镊子拿出来了。你们酒店什么都没有,好不容易来一次,把你老板找出来

小沈阳:没有的

赵本山:老板也没有

小沈阳:老板出去了

赵本山:吃什么啊

毕福剑:来一点家常便饭

赵本山:来民间的,孩子,来一个小野鸡炖蘑菇

小沈阳:没有

赵本山:这个可以有

小沈阳:这个真没有

小品中“没有”一词多次出现,表意含蓄、丰富、幽默。小品中的“没有”妙在有前边的交代――“点贵菜时,说‘没有’”。这是赵本山、小沈阳的事先约定。毕福剑在场后,小沈阳、赵本山二人点菜话语中的“没有”分四个层次:第一二次赵点贵菜,小沈阳说“没有”还能勉强按原计划进行。到了第三次问“经理”时,也说“没有”,则是露馅的开始。最妙处在第四次“点便宜菜小野鸡炖蘑菇”,赵说“这个可以有”,他的话语意图是“便宜菜可以有”。而小沈阳说“这个真没有”,小沈阳的话语意图是“我们这样的高档饭店,便宜菜真没有”。从观众欣赏的角度看,“真没有”还暗含前面点贵菜时说的“没有”是“假没有”。小品给人带来娱乐的同时,也让观众深切地体会到了“含蓄”语言超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2.羞于启齿的“含蓄”。中国是礼仪之邦,在论及“性”这个话题时,常羞于启齿。言及时,就不乏“含蓄”的妙论。援引曾毅平举的一个例子:

从前有个媳妇,结婚三年尚未生育。一天,姑嫂说起了悄悄话:“嫂子,你两口儿不呀?”“不不呀。”“不不怎么不呀?”“不不还不哩,要不更不啦。”

(贾大山的小说《干姐》)

这是小说中一位女青年讲的故事,姑嫂所谈的是有关“生育”的话题,二人口中的“不”、“不不”所指为何,读者自是心领神会。

3.出于尊重、婉曲的“含蓄”。这种“含蓄”与“死”等话题有关,悼词中多有出现。例如,在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⑤

这里,“安乐椅”指“病床”,“永远地睡着了”就是“逝世了”。“含蓄”的语言用词蕴涵着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

文艺作品语言的“含蓄”,历来为人所重视。我们归纳、论述的目的,以期对文艺作品的“含蓄”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进而提升对语言“含蓄”类文艺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本文为“2010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名称:新时期鲁迅作品语言艺术的再解读(编号:102400430096)]

注 释:

*这里的文艺作品指文学作品和小品、相声的文本。其中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①③《鲁迅选集(第2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第121页。

②耿国锋:《春晚相声〈大话捧逗〉的用语策略》,《新闻爱好者》,2011(3)。

④《老舍文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58页。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迟来的偿还》内容赏析 下一篇:两性性灵诗说的“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