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理念改革与思考

时间:2022-04-01 05:21:56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理念改革与思考

【摘 要】思想政治课引入案例教学法,实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高中学生的受教育心理,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功能,本文论述了案例教学法的渊源,特征及实施案例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理念;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产婆术”,亦称“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问答法”,原是指讨论问题的方式。苏格拉底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引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中来,案例教学法就是依据教学的目的,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讨论,从而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团体合作的精神。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于1918年首创。最先运用在法学界、医学界,后普遍推广在医学、法律、管理以及商业。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教育界才引用了案例教学法,并在世界范围普及。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 of instruction):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它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叶澜教授定义教育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讲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尽量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典型事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力求用最有冲击力和最有实效性的典型事例,给学生营造出合理的情境和气氛,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从而,通过案例教学起到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参与性

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听讲变成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培养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的做出决策。它要求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独立自主的深入案例,充分体验角色,通过探究和合作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3.实践性

实践性是新课程实施的追求,将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一个亮点。课堂生活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近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感受政治、经济、文化各知识领域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4.情境性

案例是选取的真实的典型事例。其描述的真实事件,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原本的生动描述。它是案例情境再现,且本身的实施和操作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在案例模拟的教学过程中;它既可以将抽象的材料内容还原为多彩多姿的、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给人“主人公”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使学生增强角色体检、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缩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差距。

二、思想政治课堂实施案例教学的理念

基于当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应该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由“会学”向“学会”学习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成于内、形于外的治、信、行的转化过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使学生成为适应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合格公民。这既是教学的原则也是教学的责任,贯彻该教学理念,应注意几方面:

1.坚持教育与时代特征相统一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上,与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同时社会生活的感性特点,当代社会的复杂性,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决定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教师的理性知识的指导,培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2.建构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模块

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课程,立足于生活,反应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理论指导实践。课程模块设置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学生的发展要求。在新课程的指引下,高中思想政治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特设计四个必修课“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

3.引导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堂以“引导”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应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政治的方向。着眼于学生“特点”,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好高中阶段学生成长特点,要求教师要多关心,多帮助,多尊重学生。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对 “案例教学法” 的思考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对理论知识升华、理解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案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得到更新与改进。但案例教学法收到青睐的同时,也面临着问题,有时采用案例教学法未必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案例教学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同时要强化技能的学习与训练。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指导的实践,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及理性思考的意义。

(2)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应相辅相成。教学中采用传统的“传道、 授业、 解惑” 的讲授方法,并结合案例教学,有限的课堂创造出无限的教学效果,诸如,《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卷和保险》组织学生走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了解股票,债卷、保险的交易过程,在课堂上交流体验,探究疑惑。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拒采纳案例教学法;二是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万能的”,可替代任何教学方法,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不用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示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带动学生的学校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大课堂信息量输出,给学生不同的听觉、视觉感受。

(4)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学形式应多样化,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组织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教师既不能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也不能把课堂变成教师的“言堂”。案例教学使学生置身于学习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潜移默化中将正确的世界观“灌输”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2] Towl, A.R.etal, ASCI case collection,1963

[3] 《教育大辞典》[M](增订合编本上)编纂委员会,上海出版,1997.2

[4] 靳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美〕约翰・杜威著,赵详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p216

上一篇:英语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