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澜涛:大隐于市

时间:2022-04-01 04:15:32

解澜涛的画总是给人以格外安宁却又充满动态的感觉,也许是因为这些作品并不诞生于四面围墙的工作室,它们是解澜涛全国各地一路创作而来的、新鲜又真实灵动的艺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解澜涛的座右铭。他曾经总是喜欢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繁华场所,和大家交流避免落伍,而如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时代,解澜涛反而专门选择人们最不愿意去的“荒郊辟野”去写生,他强调,必须上那种很艰苦的地方才能画好画,脱离浮华才是真正走在时代最前沿,倒是颇有古代隐者风范。

从“花卉市场”起步的艺术家

1996年,正读高一的解澜涛作为美术特招生进了张家口一个职业技术学校,那时他对“行情”还不了解,后来听说了中央美院的名气,便自己来到北京上美院的考前培训班。1999年解澜涛考上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因为执着于考央美而放弃了。虽然最后还是阴差阳错的考到了人大,但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他在人大乐团学习音乐,还兼修了油画和国画,毫不浪费时间地铺好了今后要走的路。

大学毕业之后就做职业艺术家这样的路子需要顶着巨大的压力,还得冒着前途未卜的风险。所以解澜涛原本打算找个高中当一段时间的老师作为过渡和缓冲,但最后还是因为迫不及待要实现做艺术家的愿望,2005年,他便拿着卖画赚来的钱到大钟寺花卉市场投资开画廊卖自己的作品。刚开始状况并不好,但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第一个将他带入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圈”的人,这个人在观音堂开画廊,在他的帮助下,解澜涛第一次有了自己正式的个人展览。之后便与云峰画苑合作直至2010年。解澜涛在宋庄租了两个工作室,后来越来越喜欢上了那种生活和艺术氛围,干脆搬到宋庄。

在繁华中寻找“世外桃源”

从07年开始,解澜涛开车跑遍了全国去写生,一年要去10来个地方,每次长则一个月,短则半个多月,而写生之地大多是中国的“穷乡僻壤”,并不如我们所想的惬意和享受。2009年他去山西土岗写生,睡的被子因为多年不洗“油太厚”,甚至一掰就裂;去年到承德的一个山村里,喝的水是井里攒的雨水,解澜涛说起这些艰辛显得特别轻松而充满回忆的。之所以挑这些艰苦的,甚至再过上百年就会被人抛弃、遗忘、不复存在了的地方,是因为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保持它的原始风貌,而繁华的旅游之地便不会再有纯净的心态。他感到当安静下来面对大自然并尝试和它交流的时候,会惊讶的发现竟然真的可以把身边的杂念消除,好像将自己完全放置在尘世之外,而这是种最好的状态。“这次去桂林,我画下了一片雨后的竹林,等我完成这幅画以后,我似乎从画中听到了鸟叫。”生活于都市的他认为应该体会一下那样的生活: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块儿写生,晚上吃农家饭,偶尔需要逃避一下快节奏的生活。

“我不喜欢‘系列’,每个题材画超过三遍就不再画了。”解澜涛的写生主题大多是自然风景,甚至自然放置的煤堆、坟他都画。他认为写生本身就是带着创作的思维去画的,也很有目的性—不是旅游,纯粹为了写生。至今,除了云南以外他几乎跑遍了全国,从城市到乡村。每去一个地方就会有几十张成果,当特别有感觉的时候就会画一些大体量的作品,刚开始充满激情,但画了五、六张之后感觉就慢慢枯竭了。这也是解澜涛的作品不“系列”的原因所在。自然的景致总是能激发解澜涛创作的兴趣,当他感到创作停滞后,哪怕他不再出发前往下一个写生地,也要在网上搜集风景图或者从中国古代的花鸟绘画、宋代的工笔画中汲取素材。

古典文化中最重要的是意境,而其实从中国绘画上看,局限性就比较大,有时候意境表现的并不完整。但倘若从宋词里面来看,之中便有很多让你幻想的东西。“我想把这些意境放到我的画里面,让我的画兼具画面感和意境,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东西。”解澜涛从小就喜欢诗,一直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情结,所以他的作品完全抛开了社会上一切繁杂的事物。虽然我们生活在城市喧嚣、浮华的时代,但他觉得仍可以把艺术还原到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中去,因为这就是“本源”。不管社会怎么变,而本源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意境是不会改变的。也许这种文化被现代的社会表面的浮华所掩盖,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了,但是在解澜涛的内心深处它还是存在着的。

坦然模仿吴冠中

对吴冠中作品的大量研究让他的很多作品也变得“很吴冠中”。他中意吴冠中的形式感,同时又将意境融入到了形式感中,这种融和刚好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其实是恰好适应了市场。解澜涛坚信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衰败。应对很多人对他作品模仿吴冠中的质疑,他并不借故回避这个问题,他坦言“我只画喜欢的东西,而吴冠中的画就是我特别喜欢的。”

他认为其实中国画已经有了很多程式化的模本,相像的很多而大家都觉得顺理成章。但是一旦和吴冠中的东西相像,大家便开始议论纷纷,其实只能说明吴冠中太独特了,中国可能就这么一个人。还有就是关于风格的问题,解澜涛学美术史的目的并不是作为一种盘查工作,看一看哪些风格大家没有用过,再去标立一种新的风格来达到与众不同。在他看来,不按喜好来做的艺术,或者看美术史以这样的目的,就完全是在做生意,好像要抓住市场先机似的。解澜涛毫不掩饰他刻意模仿吴冠中的技法,就是出于实在太喜欢,甚至连作品的名字都取得和吴冠中的作品名称很相似,比如《误入桃花源》、《桃花时节》、《理还乱》这些引自古典诗词里面的元素。他完全知道可能会引起非议但还是这样去做了,而且等他突然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好事,需要转变风格的时候,意识到对吴冠中的研究竟已有十年之久。

“吴冠中有一句话叫‘光天化日,提灯觅人’,他觉得找不到知音。自己所表现的东西别人看不到。人们也许只看到了他的画‘很当代’、很贵,但更深层的东西理解的人不多。”虽然他现在已经探索出自己新的东西了,好像是从吴冠中的影子里走了出来,但他依然认为吴冠中作品中想表现的东西就是他想表现的。他认为唯一要固守的其实应该是思想和内涵,而不是看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他这么多年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转变风格。如今他终于说服了自己,转变风格并不是舍弃自己所喜欢的手段,只是为了获得一种识别性。于是解澜涛毁掉了大多数和吴冠中相像的作品,他意识到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贴上自己的标签了。解澜涛现在正研究自己的绘画理论,尽管思绪还没有完全成熟。

传统而自我的精神

解澜涛在大学刚开始学的是油画,两年后便转去学国画,他说当时接受不了西方的东西,犹豫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其实现在也接受不了!”除非像波洛克那些形式感、音乐感特别强的作品,或者毕加索作品中对事物的解构和重组,除了这些还能欣赏外,西方的很多抽象作品他都表示“看不懂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当代的西方表现主义。解澜涛的传统文化情结实在是根深蒂固,画中国画只是对整个中国文化情感的其中一个体现而已,除此之外,他还读诗词、玩瓷器、吹笛子和萧,甚至连做梦都会梦到满山的康熙年代青花瓷,第二天便有了《梦游青花谷》的作品;还有一次是听到一首笛子曲《春到湘江》,一阵激情的创作之后便又是一件油画作品的出现。解澜涛说:“我听音乐会特别激动,有时候浑身都能起鸡皮疙瘩。”

“气韵、意境、张力、简洁”八个字是对解澜涛作品特点的概括。他在创作中一直有个亘古不变的中心思想,就是传承中国的文化。在这个二维空间的创作中,他却要把音乐的点线面、音符缭绕的感觉都放进去,让画面简洁而不失张力。“在形式上,拿车来说,像奥迪、路虎这些设计的比较成功的车型,给人感觉线条特别流畅且不缺乏细节;在意境上,比如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以及在文人身上都能感受到。”解澜涛并不画传统的国画,他认为太死板了,比较适合古人而不符合现代的审美。他虽然非常钟情于中国的古典文化,却批判古代的绘画作品局部好,但没有整体的张力。所以他一直在探索,希望将古代的意境放到现代的形式中去。

解澜涛的创作是自我的,他认为画家本身就是具有个性的,就应该表现自己的东西,他把自己的画称作“纸上的世外桃源”。他认为如果非要说到他作品的社会性的话,那么唯一的就是有一种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责任。对于媒介形式,他认为自己掌握的油画和国画技术已经足够用以表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他觉得以后还是会和大自然多接触,他说:“我觉得没有错,师造化,古人说的东西永远都受用。虽然现在的社会很浮躁,这些话会让人不以为然,但时间长了,当你去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确实是那么回事。”

那些唐诗、宋词、元曲、易经等等古典文化,在解澜涛看来并不是些老掉牙的东西,其中的道理和现在的社会很挂钩,即便处于现在的语境下也都可以用得上。“比如易经里面的‘潜龙勿用’,就是告诉我们时机不到的时候不要太张扬,当你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不需要自己去宣传自己别人也自然会看到你,因为你的东西就搁在那儿呢。”关于形式和内涵的关系,他还谈到:“我的骨子里是传统的,思想内涵是传统的,但是在形式上我又是背叛传统的,比如作品完成后的题字我并不会用古代人的方式,人在当代社会生活就要适应当代的时代背景,用内心的东西来指导外在的形式,这样发展的画会更有根,不会变得盲目。”

上一篇:京城“气质”之战 下一篇:中小学德育,想对味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