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术套路中的美学特征

时间:2022-03-31 08:33:03

浅析武术套路中的美学特征

摘取要:武术套路中体现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形式美和体现其内涵的意境美融合在一起的和谐美,即主观和客观在审美过程中的统一。

关键词:武术套路; 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8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59-001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在演变过程中凝聚了中国哲学的智慧、美学的意境、艺术学的神韵和文化学的精神,最终成为了相对稳定、独立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在此过程中,武术逐渐展现了其艺术美的文化形态,武术套路则是这种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主要是通过外在形式与内在神韵的贯通,表现出了形式美、技击美、节奏美、和谐美、战术指挥美和崇“德”美等美学特征。

1.形式美

武术套路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复合体,其形式美主要通过动作造型、运动路线等要素及这些要素间按照美的规律有机组合展现出来。动作造型在套路编排中可起到某种稳定中心或重心的作用,且这种稳定作用往往带有象征意义。如地龙拳中的原地跪卧,形象逼真的展现了地龙的习性,使其造型赋予了灵魂,变得栩栩如生。在套路演练过程中,运动线多以弧线为主,兼具直线,弧线体现的是活力和动势,且符合人类的审美习性;直线尤其是垂直线展现的是健拔刚劲,如旋风脚720°,不仅展现的是刚健且象征团结和谐。点、线、面的组合变化形式引起的不同感觉的引力场,具有或稳或跃或刚或柔等的性格特征,充分展现了运动美的魄力。

2.技击美

武术套路乃技击的艺术化,套路中的动作大都来自于技击,显示了其重实效的一面,但随着人类对武术审美需求的增加,其技击动作已更加趋向于艺术。套路是对实战技击动作的艺术渲染和夸张,如器械套路中的各种舞花组合,使人在眼花缭乱中愉悦身心。职业运动员将充满动静疾徐、攻守进退、刚柔虚实等矛盾动作的套路演练的出神入化,不仅体现了形神兼备的意境,也使观众悠然于美妙的艺术意境之中,给予了心灵美的陶冶,这些上层的艺术效果是技击动作艺术化的结果。

3.节奏美

节奏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本源、艺术美之灵魂。武术套路中的节奏,主要体现在攻守进退、动静急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的规律中,使其在清晰、分明的变化中给人以美感。

武术套路演练中完成动作的速度体现了快慢节奏变化,“拳似流星,眼似电;踢腿带风,出腿似箭”,体现了动作的速度节奏变化。动作节奏的快是相对于慢的动作而言的,如果没有先前的快,也无所谓慢,同样慢也需要快来衬托。套路中节奏的运用历来是在保留原有拳种、器械原理的基础上,依具体动作而定,“柔”之后不一定是“刚”,“高”之后不一定是“低”,它可以是一串相同类别的动作之后再现其他类型的动作,如旋子转体(高)旋风脚转体720(高)+纵叉(低)的变换等,使其在瞬间的动静韵律中,清晰地表现节奏。这种节奏展现的越充分,动感美越动人,演练者的心志、意向等内在活动也越表达的充分,从而演练者“忘我”和观者“忘情”的境界也就越浓厚。总之,武术套路合理的节奏标志着力量、速度等的合理运用,标志着套路运动神与韵的真正体现。

4.和谐美

有着哲学、美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套路,必然拥有和谐美。武术套路的价值不仅在于诸多组成要素的数量,而且有赖于武术家把它们安排得统一、和谐,且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套路中的和谐美主要体现在攻防、进退、虚实、刚柔、急缓等矛盾动作的对立统一规律之中。譬如剑术“刚柔兼备、神剑合一”的特点,使剑术美在多样的变化统一中展现中和之美。可见,套路运动员在向世人展现手、眼、身法、步形美的同时,也要有精、神、气、力、功内在美的融合,从而展现内外相合的整体和谐美。

5.战术指挥美

国家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推出“高难美新”以来,使套路竞赛更具可比性、激烈性,运动员要想夺取比赛的胜利,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更需身心素质的合理运用,这样方可使动作节奏分明、动作规范、技术风格淋漓尽致的发挥,否则比赛将会失去悬念。因而,比赛场上战术指挥的作用尤为重要。武术套路竞赛场上,风云变幻,也许某个动作的失误,就有可能由第一名跌出前八名,失去比赛意义。比赛场上,机遇对双方的影响是均等的,机遇来临时,能够敏锐的抓住它,不但取决于运动员本身,而且取决于教练员战术的指挥。如一名体能相对较弱的运动员,若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教练员则需在充分考虑运动员的体能分配的前提下,巧妙的运用比赛规则,将难度组合放在一、二段体能充沛时,使其从容的摆脱被动局面,使劣胜优;体能相对较好者,难度组合往往放在三、四段,展现饱满精神,博取比赛主动权,增值竞技实力。

6.崇德美

崇德美是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风度、意志和情操的美。套路运动员在向世人展现娴熟技术和健美体形的同时,表现出的胜不骄败不馁、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是人性格情操美的集中体现。套路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恭敬的“抱拳礼”姿势、潇洒的动作演练和高水准的动作质量,将运动员的风度展现的淋漓尽致。武术技能的增进与道德意志的磨砺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职业队员、武校队员长时间大强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在他们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了伤病,但他们始终如一的坚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备受世人敬仰。武术中的德育美不同于一般的美,它是在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和实践中逐渐流露出的情感,其对运动员是一种自我提升,对观众是一种美德陶冶。

综上所述,武术套路中体现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形式美和体现其内涵的意境美融合在一起的和谐美,即主观和客观在审美过程中的统一。只有这样,方可彰显出中国武术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体现出武术东方美学特征的一面,散发出武术文化的气息,进而照耀出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唐守彦,张旭.论武术套路运动员音乐节奏感的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166-167

[2]廖勇胜.对中国武术套路中节奏的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9):79-80

[3]李平.论武术套路之美[J]搏击・武术科学,2008,10(5):40-41

上一篇:林业会计制度准则的建立 下一篇:浅谈教师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