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思考

时间:2022-03-31 11:57:12

关于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状况也日趋严重。延长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些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十分有效的措施。但社会各界对于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看法不一,本文就延长退休年龄的利弊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关键词】延长,退休年龄,利弊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始于上世纪50年代,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在201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退”近年来的频繁提出,引发了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激起了无数关于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之争。

一、延长退休年龄的积极影响

1、可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1950年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才50岁左右,并且,人口预期寿命越长则退休年龄应当相应越高,但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4.83岁,老年人的数量在大幅度增加,这就意味着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在不断增加,解决养老保险金供需平衡问题就可采取延长退休年龄这一措施。推迟退休可以增加缴费人数和缴费年限,进而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同时也减少了养老金的支付时间,减少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 ,通过多收和少支两条渠道来改善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减轻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2、可降低社会成本,做到人尽其才。延长退休年龄可以让拥有更丰富阅历和工作经验的老年人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尤其是某些技术类或管理类人才,过早的退休只能说是对人才的浪费。此外,还可以起到对年轻一代的帮带作用,让年轻人才能够快速提高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前进动力。

3、可缓解老年人由于退休而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天伦之乐逐渐变成老年人退休后的一种奢望,空巢老人的现象更为普遍。延长退休年龄,能避免老年人退休后“无事可做”所带来的心理落差,有效缓解老年人因子女忙于工作而产生的孤独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老年人的生活更为充实。

二、延长退休年龄的不利影响

1、会加剧我国就业市场上供过于求的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日益发达,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日益减少,同时,大学的不断扩招也导致了不断出现“就业难”现象,今年就被称之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些问题本来就使得人力资源供过于求。但据统计,每年有70%的岗位是通过退休“让”出来的,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则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空间,加剧人力资源供需关系矛盾。

2、会导致社会不公现象,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双轨制,对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公务员群体则不需缴纳养老保险,其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而从事重体力的劳动者由于工作环境差和常年的劳累,他们的寿命是低于平均寿命的,延长退休年龄意味着他们要多缴几年的养老金因而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少。但对大部分公务员群体来说,延长退休年龄可以使其获得更高的利益。因此,易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贫富间差距的加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3、不利于弱势劳动群体。如果对在职人员延长其退休年龄,空缺的工作岗位则会减少,对于一些处于工作的黄金年龄的下岗人员也必将失去许多再就业的机会,但其却希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政策一旦调整,则会对其造成巨大打击。同样,处于社会中低层的低收入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到了一定年纪后身体负荷已经无法承担高强度工作,迫切希望早日退休领取养老金,延长退休年龄对其也会造成相应的打击,其工作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三、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建议

1、小步推进,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虽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但对于延长退休年龄这一问题不可操之过急,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将退休年龄隔年延长一段时间,而不应一次性大幅度延长,这样做就可在提高退休年龄的同时尽量减轻其所引起的不利影响。

2、采取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因为各类工作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不同,所以在考虑退休年龄的时候就切忌搞“一刀切”,应当有所区分,对于脑力劳动者、高层管理者、高科技人员等以专业技术知识、技能和经验为主要工作手段的工作者群体,应该对其退休年龄予以适度延长。对于重体力劳动者和特殊行业劳动者,则应该考虑按时退休,在其身体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规定提前退休。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可以充分考虑某一时期的劳动供求状况、老年劳动者自身的差异状况,建立更适合劳动力市场和老年人身心状况的退休制度。

当今形势下,延长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也是大势所趋,我国应立足国情与实际,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实行弹性的退休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危机。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关于推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17.

[2]柳清瑞,苗红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J].人口学刊,2004,4.

[3]杨艳霞,王绍瀚.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0,3.

[4]彭万. 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两面性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4.

上一篇:城镇化中的城中村改造 下一篇: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薪酬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