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时间:2022-03-31 11:25:17

构建生态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近年来,学校立足书香校园建设,引领学校文化发展,通过营造书香氛围、引领书香实践、陶冶书香情怀等一系列措施,为教师精神打底,为学生人生奠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学校倡导的生态阅读是回归自然的阅读,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力求阅读客体的异彩纷呈,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营造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培育无忧无虑的阅读心情,使阅读不是负担,而是愉快的精神之旅。

1营造生态阅读环境

环境的孕育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注重读书环境的营造,构筑起书香气息浓厚的氛围。

一是设置宣传之窗。走进校门,就会看到电子屏幕上制作的每日读书名言,“今天你读书了吗?”的温馨提示牌让师生清晨一踏入校园就开始一天的阅读生活。在校门口两边宣传橱窗上,开设“好书推荐”、 “未来小作家”等专栏。在教学楼上设置的“书香园”、“让书香充溢童年,让读书伴随成长”等醒目口号。操场四周的墙壁上,绘制以“和谐、关爱、读书”为主题的大型浮雕,图文并茂的“弟子规”、“古代礼仪故事”这些传统美德时时让孩子们受到熏陶;“科技长廊” 启迪着孩子们的智慧,“走进德州长廊”以介绍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主题,培养孩子们从小爱家乡的情感。

二是建设读书长廊。每层楼都根据学生年段的不同精心设计读书内容和主题。一楼为生命教育故事长廊,用孩子们喜欢的绘本故事、童话故事引领孩子们从小养成与人友好相处,懂礼仪、知感恩的良好品德。二楼是亲近大师系列,孩子们与伟大的科学家、喜欢的儿童作家亲密接触,于无声处树立志向、孕育梦想;三楼是读书成果展示,名著导读、读书感悟、手抄报、美文欣赏等让孩子们以读为乐、以写为趣,在读书的感悟中成长进步。

三是营造教室广角。利用班级有限的空间,规划舒适方便的阅读环境。每个教室内的黑板报、墙壁上,都开设“诗意童年”、“好书介绍”等推荐角,每个班级、每个栏目都办得有声有色,耳濡目染中提升了同学们阅读求知的愿望。

2健全生态阅读网络

学校建立了“三级”校园书香网络,拓展读书空间,为营造书香校园提供有力保障。让孩子们处处有书读,时时有书看,让书籍遍布校园的角角落落。

一是学校阅读中心“快乐书吧”。学校建有近三万册藏书的快乐书吧,环境布置优雅、温馨、舒适,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图书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学生在快乐书吧里享受着读书的快乐。课余时间,教师们在这里了解教改信息,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育业务。

二是班级阅读平台“班级书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开放式的班级书吧,每个书吧都有富有个性、充满童趣的名字,如“书虫乐园”、“爱书吧” 、“博知空间”“百味书园”等。班级书吧通过个人买、家庭献、学校借等方式,定期更换、充实。并在平行班级内组织“好书漂流”活动,让学生做到“手有一本书,可看百本书”在每届学生的毕业典礼上,孩子们都要为母校捐献一至五本读过的优秀书籍,写上自己的读书感言,学校为每个孩子赠送一张“书香北园纪念卡”。

三是楼道阅读天地“诚信小书架”。为满足学生适时适地的阅读需要,学校还特意在走廊内设置了诚信小书架,课余时间书架前围满了喜欢阅读的学生。

“室-角-架”三位一体的生态阅读书源场所,全面满足了师生的阅读需求,形成浓厚的书香氛围。

3丰富生态读书活动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了家长的读书热情。

一是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充溢书香童年。

小学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上好大阅读课:学校每周安排两节大阅读课,纳入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根据不同年级段特点,确定不同的阅读内容。低年级我们为学生讲读绘本故事,精美绝伦的插图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中年级引领学生读经典童话故事,让学生走进真善美的世界;高年级我们指导学生读文学名著、名人传记,领略名人大家的风范,让名人大师的优良品质扎根心中。

组织班级读书会:通过班级读书会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每学期每班级定期举行班级读书会上,儿童版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少年》《夏洛的网》《草房子》《腰门》《城南旧事》《我要做个好孩子》等一本本经典文学作品成了学生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我们邀请全国推动读书人物之一――淄博名师常丽华老师来校和老师们交流班级读书会的成功作法。

开展“四个一”活动:几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天早晨背一首经典诗文,中午“校园之声”由学生讲一个中外经典故事;每周布置一次阅读实践作业,手抄报、网络搜索“历史上的今天”,让孩子通过网络搜索,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孩子们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每月开展一次北园青少年读书讲坛活动;每学期举办一届读书节,每届读书节都有主题,今年我们读书节主题是亲近大师系列活动,我们自编了《北园小学学生心目中的100位名人》,让孩子们读名人传记、写读书感悟、讲名人故事。

邀请作家进校园:学校每学期都邀请孩子们喜欢的作家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与作家零距离接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管家琪、秦文君、伍美珍、马光复等知名人士,先后来我校作报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聘请人教社的王林博士为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顾问。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故事大王评选、绘本讲述、读书演讲、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比赛、阅读小博士评选等异彩纷呈的读书活动。

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提高了写作水平,增强了创新能力。在学校的展室里,摆满了孩子们创作的图文并茂的手制书、个人文集及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班级文集,网络上孩子们创建了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刘丛、王浩宇、李丹琪等许多学生的作品被刊登在《北园校刊》《少年文萃》《当代小学生》《德州晚报》上。还有很多孩子的作品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

在2008年读书节开幕式上,学生李明月的手制书《追着彩虹的毛毛虫》获得了儿童读物联盟主席的高度赞扬。一年级学生康雪莹自编的绘本故事《大米粒和小米粒》发表在国家级儿童读物《芝麻开门》上,现在上三年级的她还用心耕耘着自己的博客,小小的年纪俨然成了一个小作家。在学校组织的个人文集评选中,张晨辰的《成长足迹》、梁可欣的《我的青草地》获金奖。孙瑞启创作的诗歌《听―多么美妙》《看―多么醒目》《想―多么快乐》系列诗歌发表在《当代小学生》刊物上。

二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积淀精神底色。

学校积极倡导教师读书,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是和读书密不可分的。教师如果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自身发展后劲就不足;教师知识面不够宽泛,那课堂就缺少一份激情与理想。我们引领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教师。

读书网络化:学校建有电子阅览室, 20台电脑供老师们课余时间上网阅读。今年又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实现了电子备课。

购书经常化:电子阅览室和快乐书吧都设置了报刊书架,订购了几十种教育教学报刊供老师们随时阅读。每年每位老师自己订阅两种与本学科有关的杂志,其中一本学校予以报销,老师生日时收到的礼物也是购书卡。学校举办的一系列读书比赛活动,奖品也是老师们喜欢的书籍。

阅读常规化:学校把“教师读书”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提出“三个每”计划,每学期要求教师读一至两本教育教学名著,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每周写三至五篇教学日志。

级部引领化:学校有六个级部,每个级部根据级部特点确定读书篇目,明确书香级部、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比细则,学期末进行评选。发挥级部的读书引领作用,带动全员读书。

形式多样化:

个人研读。根据学校规定篇目与自选篇目,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先后向老师们推荐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陶行知文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夏山学校》《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等几十本教育名著。读后进行读书交流。学校还组织老师编写了《北园小学教师眼中的教育大师》。让老师们亲近大师,提升自我。

集体阅读。学校领导班子每周例会学习教育管理的文章,共同学习了《岗位精神》《胜任就是硬道理》《三分能力 七分责任》等管理书籍,提高管理者的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各部门树立为师生服务理念,每学期党员干部举行读书演讲,在教师中开展系列读书学习活动,组织读书沙龙、教育沙龙,谈感受、讲收获。举行教师美文诵读、诗歌朗诵及语文教师诵读教材比赛,打造学习型团队。

成立读书会。青年教师自发形成了“心灵之约”教师读书会,读书会现有成员40多人,选举出会长,副会长,设计出读书会徽标,不定期组织读书论坛、好书分享、户外郊游等丰富多彩活动。

撰写教育日志: 教育日志分两部分,一是摘抄,二是撰写。把优美的文章段落摘抄统一印制的《教师日志》上。 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博客,2007年7月开始,学校的博客群正式建立,多名教师在学校网站、新浪网、人教网论坛都进行了注册。读书写作成了北园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阅读的日益积淀,提高了师能师技。李开梅、崔慧敏、韩萍、鲁强、王朝霞、王文香等老师的20多篇作品发表在《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上。

三是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营造心灵家园。

学校是阅读的主阵地,家庭更是阅读的分会场,我们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努力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争创书香型家长。对家长的阅读学校有几项措施:

一是创建家庭书架。倡导每个家庭根据各自的情况建立“家庭藏书屋”和“家庭书架”,形式自定。藏书不少于100本。

二是提倡亲子读书。学校编写的《亲子阅读手册》是引领家长和孩子共读的宝典,倡议家长做到“三个一”和“两个间”:“三个一”即:每天和孩子共读一个故事、共同探讨书中一个话题、每周陪孩子逛一次书店;“两个间” 一是保障每天的阅读时间,二是提供静心阅读的空间。

三是分享读书收获。学校定期开展家长读书交流活动,在《北园校刊》开辟“亲子空间”栏目。家长走进课堂和孩子互动,涌现出一大批故事妈妈、故事爸爸和孩子们分享读书的快乐。

生态书香校园的建设,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同与赞赏,三二班张驰昊睿的家长捐资一万元让学校去购书,并赠送了360本《弟子规》;学生张雷的父亲在班级阅读交流会上,即兴写下对联“鱼香肉香不如书香,公园乐园不如校园。横批-书香北园”。四六班吴昊宇的家长捐赠了100本《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些家长的无私捐助,进一步助推了我校生态书香校园的发展。

4开发生态阅读教材

几年来,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开发了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先后编写了《做幸福的北园人-主流文化读本》《一路书香一路行》《亲子阅读手册》《读书伴我成长》《日有所记》《书香留痕》《悦读越美》《留下童年成长的足迹――我的成长档案》《读书卡》《北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北园小学学生眼中的百位名人》《北园小学教师心中的教育大师》《名师风采》等校本课程。德州论坛、德州广播电台、德州日报、山东教育,都对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给予了报道。学校校被评为“21世纪中国阅读实验基地”。

上一篇:初三数学作业的布置要讲究艺术 下一篇:英语写作合作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