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信息产权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时间:2022-03-31 02:59:28

考虑信息产权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摘要: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条件下,会计信息产权企业所有权的分享紧密相连,只有明确会计信息产权的归属问题,才能最终了解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会计信息产权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从会计信息产权角度寻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最终提出如何维护会计信息产权。

关键词

关键词:信息产权;会计信息;失真

自从会计产生之日起,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就屡见不鲜。除了我国,在世界上其他各国也都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从财政部的调查来看,近些年总体上来说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以及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都有显著地提高,不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依然存在着,甚至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目前尤其是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种现象对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等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现代生活中,会计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信息中介,连接了投资者与经营者所管理的企业。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评价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都受到会计信息的重要影响。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造成投资者的决策失误,而且也会严重干扰我国市场经济的秩序和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说,失真的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如何有效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已是我国会计界以及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剖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

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强调会计信息应该准确的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求会计信息应该无误地、没有偏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在内容上,会计信息要求必须遵循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不能存在虚假、重大遗漏或者不可利用性,企业的会计信息只有同时具备了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才能满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原则的要求。

通过近些年对一般企业的各种专项审计和工商年检,发现在审计和年检过程中一般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以往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财政部曾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检查了150多家企业。通过检查发现:有20余户企业的不实资产比例达到5%以上,所占比例为约15%;有80余户企业的不实利润比例达到10%以上,所占比例为约54%;有6 户企业虚亏实盈,在其财务报表中显示亏损了约1.5亿元,而事实上则是盈利了约4亿元;有5户企业虚盈实亏、利润严重不实,在其财务报表中显示的利润为盈利了约3500万元,而事实上则是亏损了约2亿元;违规设置账外账的有16户企业;所有被检查企业存在不实所有者权益共约41亿元,不实资产共约56亿元以及不实利润共29亿元。福建财政厅抽查了全省 100 家企业,调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通过调查发现 60%以上的企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虚假的会计信息,这些企业共虚列资产约4亿元、所有者权益1.8亿元以及损益约1.3亿元;沈阳黎明服装公司虚假签订了许多的购销合同以及造假了很多的购销业务,对经营成果进行造假,谎报为盈利约5200万元,而实际则发生亏损约3500万元;开封京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某公司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其出具的三份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没有经过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及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但却向社会公众证实了该公司虚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

(2)多转成本、少列收入、隐瞒利润、少缴税金。就一般公司来讲,通常通过隐瞒公司的利润,从而达到少交税金的目的。一般是采用多转成本、少列收入,或者是专门通过税法与会计上的不同,减少利润。

(3)私设小金库,资金账外循环,侵害国家以及投资者的利益。通常有以下一些表现:第一,部分生产型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将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残次品和大量的边角料计入到产品成本中,而在账面上完全就不对这些残次品和边角料进行列示,当进行变卖以后,所得的收入也不入账,而是直接将这些收入装进个人的腰包或者进入账外的小金库。第二,有部分公司以低价把该公司自己的产品转让给其在账外非法设立的公司,由账外的公司实现产品的利润,从而偷逃国家税收、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第三,部分施工企业一次性把在工程中使用的交通工具以及办公用品全部计入到工程的成本中,而不在账面上进行列示,而是直接将很多在完工之后使用状况仍然很好的设备在账外进行处理或者使用,从而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第四,以下情况也出现在我国审计的实践中,企业将自身的利润转移到理不清关系的关联方,有些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子公司采用不一样的税收政策,这样企业通常就会向采用优惠税收政策的企业转移利润,例如:主要生产农产品且免交增值税的某大型农场,它所投资的食品加工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交纳增值税,该农场就以高价将自身的农产品销售给该食品加工企业,从而使该加工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大,进而达到减少增值税的效果,直接侵害了国家的利益。

二、从会计信息产权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直接原因——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于市场交易的特定信息,各参加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样,部分参加人掌握的信息比其他参加人要多。会计监督的前提就是会计信息不对称,如果被监督者同监督者拥有同样的会计信息,那么也就不再需要进行会计监督了。

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收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劳动市场的逆向选择会使企业招聘的会计以及经理人员的素质下降,这是逆向选择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主要表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是会计人员和经理人员的低素质。另一方面是表现为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一般是指交易合同达成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益而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比如:国有企业的人是厂长或者经理,而国有企业的委托者是国家,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的目的是最大化自身的薪酬、晋升、闲暇等效用,而国家注重的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企业的会计信息被企业经理人员所掌握,这样,就可能会使得经理人员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而扭曲企业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本身也可能通过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贪污、挪用公款,即会计人员本身也存在道德风险,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2、根本原因——会计信息产权的制约作用

由于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产品,因此同样具有产品的基本属性。按照在经济学中,按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对产品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公共产品、公有资源、自然垄断和私人产品四类。排他性,也称独占性或专有性,是指可以阻止其他人消费这些产品;所谓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某种产品时,减少了其他人消费这种产品的能力。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物品被称为公共产品;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为公有资源;而自然垄断是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被称为是私人产品。

企业的会计信息根据上面的划分标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公共会计信息产品和私人会计信息产品。公共会计信息产品,例如企业对外公开披露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产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争性,主要是用来满足外部部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的产生就主要是源于这种对会计信息公共产品属性的认识。公共产品又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纯公共产品具有完整意义的非分割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完全的公共产品,人们不用付费就可以享受这类产品。准公共产品不同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但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所以又被称为混合产品。私人会计信息产品如管理信息等,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主要用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吴俊英.会计信息产权与政府管制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9.

[2] 杜兴强.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产权博弈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胡讫程,刘冠宇.会计信息产权的内涵及其交易的制度安排[J].商业时代,2009,3.

上一篇:中心集控站运行管理浅谈 下一篇:改造工程常见问题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