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3-30 07:33:39

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基础教育创新的内涵;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前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的气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注重数学思想的挖掘与渗透;注意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训练;教学与生产生活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8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之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数学课程标准》在17处提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数学课程标准》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由此可见,《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创新要求,创新方法,创新途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做法和看法。

一、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理解创新的含义,领会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方法以及创新的途径

数学创新意识是建立了一定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方法体系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数学发现意念和动机,是一定数学情境下的灵感,虽属于数学思维的范畴,但不一定有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和思维效果的真理性的特征。数学创新意识,实质上就是一种灵感思维和发现精神,或者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于数学理论的发展和数学方法产生的再现。数学创新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思维模式的训练;离不开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自由想象和对数学美的思考,更离不开宽松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的营造。所有这些,需要学生自己强化训练,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安排。数学的创新意识应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教师针对活动内容,以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学会思考,在概念学习和问题解决中,学生不断地变被动为主动,发展自己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使得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逐步形成。

二、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教育教学活动本身是一项创新性活动,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思想。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有突破,确立创新教育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思想和方法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的。创新实际上是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的潜能,只是大小不同,教师的职能是把它发掘出来并进一步培养提高。教师对某些问题的创新,不在于别人是否解决过这个问题,而在于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到,观察的角度是否独特。创新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在数学教育中实现创新,而不是脱离数学教育,搞些小发明、小制作。也不是让学生提出离奇的、荒诞的问题,去讨论解决。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勤观察、勤思考、勤研究,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活泼、探讨合作的课堂气氛,使创新的种子有一片沃土。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争强好胜,爱标新立异,这就是创新的种子。我们要善待这颗种子,并为它营造良好的气候,寻找一片沃土,让它萌芽,生根、开花、结果。教师要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合作的课堂氛围。坚决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形成符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数学教学而言,以探究式教学法比较好。教学大体有这么几个环节: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②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③解决问题。④反思总结。⑤作业形式多样化,设置开放性问题,提出一题多解。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创新的种子,有了问题才会引起思考、分析,才会产生探究活动,并进一步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视角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直观地提出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设疑和解疑的过程中,甚至在思维困境中,使学生形成对概念的本质认识和数学问题的解决的策略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数学思想挖掘和渗透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概念、命题、规律、定理、公式、法则、方法和技巧等的本质认识和反映,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数学认识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数学观念。初中数学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有抽象思想、概括思想、归纳思想、转化(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类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与模型思想等。许多年以后,学生的数学知识可能忘了,而数学思想却在生活实践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①立足数学本源,挖掘并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思想隐藏在知识的背后,需要把它挖掘出来,使其显性化、明朗化,并有效渗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②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思想的发生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丰富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都蕴含数学思想及方法。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是训练学生数学思想的极好机会。③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凸显数学思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质是命题的不断变换和数学思想的反复运用的过程,数学问题的步步转化无不遵循数学思想的指示的方向。④在知识总结过程中,归纳数学思想。⑤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增强数学思想的运用。

六、教学过程中注意进行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

初中数学常用的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等。使用一些常用的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逆向法、归纳法、演绎法。进行常用的思维方法训练,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演绎,还要加强逆向、发散、整体、构造、直觉的思维训练。

七、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践

在生活中寻找并提炼数学问题,设置问题情境。为数学知识、模型寻找现实生活背景,教学中设计适量互动探究,是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把数学知识镶嵌于有趣的故事中,把概念、定理、规律隐藏在学生探究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现、获得的过程,及时给予评价鼓励,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②教师在课堂上要精神饱满并且充满激情,以真情去感染学生,以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去吸引学生,使课堂活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教师身上。③利用数学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制作美的图案、作品。④适当开展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铁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如何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下一篇:高中生物概念的有效性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