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专业镇对我国农村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3-30 04:49:30

试论专业镇对我国农村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通过分析专业镇的概念和特点,论述了专业镇建设对农村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在农村县域中建设和发展专业镇具有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专业镇 网络化 可行性

专业镇是近年来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有时被称为“块状经济”或“簇群经济”。它是在镇域范围内,以一种或两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为主,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主导该镇域经济发展和就业格局的乡镇经济形式。专业镇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相当多的专业镇是自发的、偶然的,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少,因此,专业镇的发展模式适应于我国广大农村乡镇的经济发展。

一、专业镇的概念和特点

1.专业镇的概念

专业镇,就是镇区域内拥有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服务产业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体系,产供销一体化,形成具有国内外产业竞争力优势的乡镇。由于在镇域内产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所以企业间往往形成一种网络化格局。这种格局是介于市场机制和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种状态,它既保证了对市场信息反应的灵活性和企业内部资源调配的高效率,又缓解了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额外交易费用,同时弥补了大企业组织成本过高的缺陷。所以这种经济体系往往具有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范围经济性,有利于学习和创新,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城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专业镇的特点

专业镇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划架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行政资源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以及人缘关系和地缘文化的认同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这一背景下,借助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吸引力,各类生产资源和产品的聚集使专业镇经济板块逐渐形成,形成了一定的辐射能力,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品牌性,各专业镇在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形成自己的企业品牌、行业品牌;(2)专擅性,在镇域内确立1~2种主导产品,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成为其主导产业,其他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3)集群性,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吸引关联产业在镇域范围内集聚;(4)协同性,随着镇域内主导产业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促生相关配套产业,推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5)开放性,积极利用镇域内外市场,吸引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进入本区域;(6)创新性,专业镇要求有观念创新、制度转型、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等组成的创新链,这些都是专业镇发展的持续动力。

二、专业镇在农村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

1.专业镇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

我国的县域经济是多样性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上有农业和非农产业,地域分布上有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专业镇可以借助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形成以某一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依托的专业化产业区,使相同或相关联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区域空间内,并获取深度分工与专业化协作效益,从而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专业镇拓展了就业空间

专业镇往往聚集了某一特色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上的众多生产环节,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拓展增多了就业门类,扩大了就业容量。而且,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新企业的不断衍生就会形成对劳动力的动态需求,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3.专业镇的扩散效应和累积效应利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随着专业镇的形成和不断发展,专业镇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在空间上不断拓展,周围欠发达地区将会被纳入其中。通过资金、劳动力[摘要] 通过分析专业镇的概念和特点,论述了专业镇建设对农村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在农村县域中建设和发展专业镇具有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专业镇网络化可行性术、信息等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专业镇将大大推动临近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专业镇规模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增强其集聚效应,对域外企业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新的生产企业和供应企业会不断加入并形成较强的累积效应,促进专业镇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随着人口与企业的日益集中,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金融、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也提出了匹配发展的要求,进而加速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在农村县域中建设和发展专业镇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专业镇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农产品及其加工专业镇。它是建立在传统优势的农产品生产或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专业镇。这种专业镇有稳固的生产基地,利于建立龙头企业,并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二是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镇。它是从营造专业市场开始,以销促产,进而发展形成产、供、销体系而形成专业镇。三是国际产业专业促进型专业镇。它是在“三来一补”业务或外资企业多、同类产业又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发展的。四是产业配套性专业镇。它是依托周边已成规模的产业或成熟的品牌,发展与之配套的、相关联的产业,从而带动本镇经济发展的专业镇。这四种类型的专业镇,除农产品加工专业镇是建立在资源丰富的基础之上,其他三种专业镇都不一定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对于农业和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广大农村乡镇,尤其是人多地少的乡镇来说,走这三种专业镇发展模式来发展乡镇经济应该是可行的。

专业镇的产业一方面可以以专业生产为导向开拓市场,进而发展成为专业镇,即在农村原有优势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产生专业户,再辐射成专业村,最终发展成为专业镇;另一方面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办新产业发展专业镇,即通过市场选择准确的主导产业。此外,发展专业镇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人才、交通等基础条件的支撑。所以说,在我国相对数量的农村县域中,建设和发展专业镇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方中权余国扬:我国专业镇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开放导报,2005.8:109-110

[2]任巍王殿茹:我国专业镇增强经济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城镇建设,2005.2:31-33

[3]韩晓强余国扬:论发展专业镇[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3:17-20

[4]周霞: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构与培育[J].广东科技,2006.9:11-13

上一篇: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初探 下一篇:旅游城市淡季市场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