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们的花儿开了

时间:2022-03-30 10:27:03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们的花儿开了

一、源起

2014年9月

我,成了初一(3)、(4)班的语文老师,初一(3)班35位孩子的“孩子王”。

2014年10-12月

日子如流水一般,一天天就这么不知去了哪儿。学校为了便于管理班级,把我的办公室安排在教学楼四楼的楼梯阁中,紧靠班级。这样我每天绝大部分时间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一边“看着”他们成长,一边和他们共同成长。

2015年1月

为了打造班级文化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植物,其中有一瓶风信子。她的到来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葫芦般的玻璃瓶,洋葱头一般的外形,洁白的根。风信子被养在一个像葫芦般的特制的玻璃瓶里面,还是洋葱头的模样,在下面可以看到风信子一束粗壮的白根,一根根,洁白无瑕。我和孩子们一样,每天都会看几遍:今天这个样,明天还是这个样,学生的兴趣开始减退了。但我依然每天都会看几眼,我不会告诉孩子们,我关注的是它的根。

2015年2月

寒假来了,风信子被静静地留在了教室。

2015年3月

新学期来了,孩子们进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们的“宝贝”――上学期带来的绿色植物。当然大多数孩子关心的是:风信子长得怎么样了,花开了吗?映入眼帘的是风信子紧紧地聚在一起的花蕾。

风信子花儿开了。

我们也上到了《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背景

教育正处于改革的过渡期,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不被儿女理解。于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会有代沟,出现矛盾也是很普遍的。通过本文教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

《爸爸的花儿落了》讲述的是主人公英子经历了许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前,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说,父亲的“情”是本文的重点,要让学生明白,父亲的深情怎样影响着英子的成长。并由此联系生活,让每位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体验自己父亲对自己的爱,从而懂得去关爱自己的父母亲。

三、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们的花儿开了――父爱如“根”

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我实时总结道:“孩子们,天底下有一种爱最无私、最令人感动,那就是父母给我们的爱。孩子们,让我们永远记住生活中有一个人叫父亲,有一种爱叫父爱。好吗?”孩子们若有所思地沉默着……

“语文课代表,请你把风信子拿过来。”语文课代表将风信子递到我的手中,“从第一组开始,请大家传一圈,看一看闻一闻”,教室里面很安静,他们还沉浸在刚才的气氛中,孩子们井然有序的传着花,很快风信子传了回来。“孩子们,爸爸的花儿落了,但我们的花儿开了,请大家看我们的花儿――风信子。通过观察,我发现:你们可能一直关注的是风信子的花,不错,风信子的花单纯而淡雅,香气馥郁。可你们仔细观察过风信子的根吗?”我把玻璃瓶高高举在手中,“孩子们,你们看:一根根,洁白无瑕,假如花代表我们,绿叶代表母亲,那么根就代表父亲,一直在我们身后默默支持着我们。平时我们眼中所见的大多是美丽的花、枝繁叶茂的树,但深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我们却很少去想,今天透过这玻璃瓶让我们看到了风信子的根,如果没有这样的根,就不会有风信子美丽的花。根,就是花儿的父亲。你们同意老师的说法吗?”孩子们若有所思地沉默着……但都举起了手。

“请孩子们再传一圈,看看玻璃瓶中风信子的根。”孩子们认真地看着那一根根洁白无瑕的根。

“有没有同学数过这瓶风信子有多少根?”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但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因为他们想不到我会问这样的问题。沉默数秒之后,“如果有同学愿意的话,课后可以数一数,然后告诉大家。”我再次举起了玻璃瓶,“你们看,这一根根洁白无瑕的根,凝聚成一束粗壮的根,支撑着上面的叶和花,为她们输送着水和营养物质,不求回报,这就是父亲的品质。”

四、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有广义、狭义之分,语文教学应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与学会广义的爱,如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热情、对全人类的博爱、对社会的责任、对集体的热忱、对父母的报答等,当然也有对爱情的真诚。正是拥有了爱,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位作家说过,爱是一切创作的源泉,如果没有爱,便没有创作。所以语文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抓住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爱的教育。“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

上一篇:转变政治教学方式 推进教育绿色发展 下一篇:如何激发高中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