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和“两知”

时间:2022-03-30 06:46:35

怎样才能判断出新闻价值的高低?

这是一个问题。

我的方法是考察它的“三度”和“两知”:即新闻事件或事实变动的“广度”、“深度”和“长度”,而且它们是否社会公众“未知”和“想知”的。它们构成了判断新闻价值大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5元素。

新闻价值在理论研究者那里有N种定义,最易理解的定义应是这样的一条:“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这个定义里的 “新闻事实”和“社会需要” 两个概念实际上已告诉我们,新闻价值必须从“社会需要”和“新闻事实”两个方面去考察。

“三度:从事实本身判断新闻价值

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新闻事实总是在变动中的,有专家说,没有变动就没有新闻。那么,什么样的变动才有价值呢?那要看它的“三度” :一看新闻事实变动的广度,二看新闻事实变动的深度,三看新闻事实变动的长度。

“广度”是指事物变动的空间大小与规模大小。空间和规模越大,新闻广度就越大,新闻的影响面就越大,价值因素自然越大,反之,空间和规模越小,新闻广度就越小,新闻的价值因素自然越小。这应该容易理解,比如,一种流行病,在一个小村庄流行和在一个大都市流行,谁的新闻价值更大?当然是后者。

“深度”是指事物性质发生变化的程度。有一句人们不一定认同的话, “坏消息就是好新闻”,它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这里的“坏”指的就是新闻事实性质变化的程度。事物变化越复杂、矛盾越集中,或性质越恶劣,它的新闻价值就会越高。一次车祸,死1人和死10人,其新闻价值因素大小是不一样的。一个贪官贪污10万和一窝贪官贪污1亿,都是犯罪,但其新闻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性质恶劣程度不一样。

“长度”是指事物变动和推移时间的长短、发展趋势的大小。同样是突发事件,有的突然发生突然结束,有的则是长时间延续,并不断有新的变数和发展趋势,后者的新闻价值比前者大。陕西“假宝马”事件、孙志刚事件等有影响的新闻,都是由事件的时间长度和事件进程的不断推移变化决定的。在事件的不断变动和发展中,社会公众的新闻需求和期待不断得到新的满足,新闻价值不断得到增加。如,陕西“假宝马案”从2004年3月23 日刘亮坐上宝马车在全市巡游宣传成为新闻,一直到当年12月3日西安中院对杨永明等作出一审判决,这一新闻事件的长度历时近9个月,成为当年中国最重要的新闻。因此,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媒体往往会用很长的时期段来关注,表现在报道形式上往往是追踪报道或系列报道。而不少媒体的新闻给人的感觉是零敲碎打,东放一枪西放一枪。原因也在于它们的记者编辑不善于发现和预感有“长度”的新闻。

“两知”:从社会需求考察新闻价值大小

新闻事实具备了必要的深度、广度和长度,是否就一定有新闻价值呢?未必。它还必须能够适应和吻合社会需要。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考察你所报道的新闻是不是社会公众“未知”和“想知”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未知的东西太多太多,如果人们不想知道,换句话说社会大众不需要,你偏偏在那里连篇累牍地报道,自然犯了大忌。每天报纸和电视上的垃圾新闻就是这样产生的,把鸡零狗碎、鸡毛蒜皮、每天都重复发生的事实当作新闻来做,这是新闻的悲哀。两三年前,电视新闻“南京零距离”受到学界关注,被称为 “民生新闻”,大家交口称赞,但各地纷纷克隆后,我便有了一种怀疑,这种在新闻频道里出现的“民生新闻”会不会将新闻引入背离新闻价值的歧途。当然,另一种“官相新闻”同样背离新闻价值,电视镜头全是领导视察,报纸头版头条全是领导讲话。读者一看就生厌,更甭想让读者喜欢了。

一些教科书上还提到“应知”概念。“应知”应该是从读者的知情权层面来理解的,即公众依法应该知道的一切事实真相。但这个词很容易被偷换概念。“应知”变成了权势者们根据他们的判断和需要而强加给读者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理解下,一些真正应该让社会大众知道的事实成了保密的东西,一些没有价值的却变成了“应该知道”的内容。办报人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也就迷失了方向。某一个工程,也许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但我们看到的一些报道怎样呢?它偏偏不报道那些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应知内容”,而是在那里大篇幅地报道领导剪彩和领导讲话。因此“应知”更多包含的是宣传价值因素,而不是新闻价值因素。有一天,当“应知”回归到本原意义上来,它才能用来作为考察新闻价值的要件之一。

(作者单位:安徽新安晚报)

上一篇:新闻从业者的心态与调整 下一篇:从传媒炒作看道德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