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经验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时间:2022-03-30 04:56:58

结合经验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建筑业脚步的快速前行,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还关系到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健全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能够使企业的建筑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能够为建筑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还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作者主要针对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其浅显见解,希望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实践;建筑施工;管理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drive the construction pace fast forward,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own development problems. Sou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resources get optimal configura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s to provide effective safeguard, also can achieve enterprise's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efficiency unification. The author mainly for how to strength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ts simple idea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counterparts.

Keywords: practic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建筑的施工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的施工能力,施工状况的好坏,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情况,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信誉,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工作,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牢靠的基础。

施工工作是复杂的,要根据建筑的类型、样式、规模或天气情况等不同的因素,进行不同的施工作业。有时施工中会涉及多工种交叉施工、综合运用不同技术或者较多的工序搭接状况,这时,施工管理的作用就能充分显现出来,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保证施工作业正常有序的进行,为工程达到质量标准、使用过关奠定了基础,并且,也能对建筑的成本有所控制,减少相应支出。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在建筑业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装备,因此,对于建筑业在施工上,也会提出新的要求,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建设新工程,其结构可能更为复杂,工艺流程也会越来越繁琐,这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上,无疑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见,选择高效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意义重大。

以下为某一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在建筑的施工中,一些楼板的设计厚度本应该是70厘米,但实际厚度约为10厘米,屋面的保温层中竟然夹杂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说承建方在利益驱动下偷工减料,置建筑质量于不顾,那么相关监理部门应该明察秋毫,遗憾的是,这一环节同样废置。负责工程建设第一监理公司,收取了高达42.3万元的费用。在最后一个验收环节,负责验收的建筑工程监督单位,结构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基本达到相应验收规范的规定。为此,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建筑的施工管理的重要。同时也为施工管理的创新奠定基础,创新能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空间,延续企业的生命力,增强其综合实力,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对施工运作和人才培养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建筑施工混凝土材料管理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建筑施工混凝土材料管理。在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其二是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首先就混凝土材料质量给予分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混凝土合理地搅拌,满足不同强度的建筑使用。针对柱子的混凝土,尽量少用水泥,少用水灰、加大石子的用量,调整好粉煤灰以及相关外加剂的使用比例,混凝土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其次是混凝土的温度的控制,必须小于抗拉的强度,对碎石浇水必须温度适中,通常在25℃左右,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二)施工项目管理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之二是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不因抢工期而增加施工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施工工期;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主要有:有关单位的影响、意外事件的出现、施工条件的变化、技术失误、施工组织管理不当。其中施工单位采用技术措施不当,造成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这些技术管理措施将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而影响施工进度经常遇到,例如我国隧道施工常对“洋技术、洋机械”感兴趣,但是“食洋”不化,没有深入研究,拿来就用,往往对机械设备性能及适应性了解不透,慢慢摸索,既增加了成本,又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只有在隧道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使施工项目管理达到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这一根本目的。

(三)加强工程结算管理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之三是加强工程结算管理。工程的结算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着工程的预算工作。只有加强工程的结算管理,才能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建筑工程的地域分布,制定适合预算额度范围。其次,要重视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减少建筑施工中的造价波动,达到工程决算与工程设计的合理结合,对工程的设计人员的图纸进行审核,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结算管理的顺利完成。

(四)加强土建施工的质量管理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之四是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应该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并以书面方式分发给每一个员工,落实施工中质量管理责任。同时也要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的督促工作,及时解决应质量问题带来的安全事故。对于那些质量存在问题的项目第一时间汇报。通过实验的形式,对施工中全过程的材料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测,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配施工材料,保证施工中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五)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之五是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而且也加强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这也是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管理,有利于建筑的安全施工,也有利于确保施工中的人员安全,有效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各个施工部门的关系,保证施工的资金、人力的安全。

(六)加强施工中的监督工作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之六是加强施工中的监督工作。施工中的监督工作对建筑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中的监督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的停水以及停电现象,可以及时排除施工中的故障,杜绝建筑施工造成停工情况。加强施工中的监督,可以处理好施工的纠纷等情况,督促施工人员认真工作,加快建筑施工的进程,提高施工人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及时对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工程,进行整改,保证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七)施工人员管理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之七是施工人员管理。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就不能忽视对工程的安全管理,这关系到建筑交付后的使用性能,也影响着企业的名誉和管理的水平,因此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管理工作中,要时时刻刻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严格保证各项施工都达到安全指标。在施工人员的管理上,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施工中存在多方的沟通交流,当不同人员产生矛盾、意见不一致时,只有相互尊重的沟通交流才能逐步使意见达成一致,和解双方的矛盾,进而使施工工序稳步顺利的向前推进,完成施工作业并不只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情,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互相团结,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大家共同朝一个方向努力,必然能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品。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事关重大,我们首先要增强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和具体措施的建设,同时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现场施工的有效管理,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做好预防突发事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切实打造优质管理品牌,使建筑施工管理发挥最大效能,也使建筑企业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美]笠兹纳.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杨爱华,杨磊,

王增东,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徐伟强.论建筑施工管理及其创新.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202

[4]邱创兴.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今日科苑,2010, 8:160

上一篇:《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