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道干线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与改善

时间:2022-03-29 02:19:46

国省道干线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与改善

摘要:随着我国国省道干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公路的养护工作愈来愈被重视,公路养护领域中出现了一个较新的理念:预防性养护。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系统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的,可以减慢道路损坏的速度,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道路的使用寿命周期费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路面的破坏形式,又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了不同预防养护措施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关键词:国省道干线;破坏;预防性;养护

随着我国省道干线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道路已进入建设与养护共同发展的时期。众所周知,道路的修建和长期服务,不尽取决于道路修建的质量,更在于道路的保养与维修。预防性养护是近几年公路养护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理念,国内的预防养护技术探索、进一步认识、发展和推广的过程中。目前,国内在省干线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专门技术方面,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少数省份如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山东省等开始在这些领域方面尝试。我国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未对其重视,其养护方式主要还是一种被动的、不经济的养护方式,是矫正性的养护方式。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要尽早开发并完善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也是我国公路养护、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沥青路面常见主要病害及产生原因

产生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除了路基强度、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碾压效果不良等外,水破坏是一个主要因素。水破坏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破坏力最大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即降水透过面层进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发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国省线干线二级公路改建路面出现主要病害有裂缝、车辙、坑槽、沉陷、唧浆、拥包、松散等。

1.裂缝

沥青路面上出现的裂缝,按其成因不同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包括龟裂)三种类型。我国省道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的破损形式就是裂缝。

2.车辙

车辙是指路面在行车荷载不断重复作用下产生的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增加了行车的不舒适感。当车辙的深度达到一定值后,由于车辙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车轮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沥青混合料稳定性差、级配设计不合理,或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及车辆严重超载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3.坑槽

沥青路面的坑槽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往往都有一个过程。开始是路面局部龟裂、松散,然后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坑槽。坑槽可分为以下几种:粘结层不牢坑槽;水损害性坑槽;路面厚度不够性坑槽;运营期间车辆运输重物刮撞形成的坑槽;基层、低基层损坏产生翻浆形成的坑槽。

4.沉陷

路面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易形成路面沉陷。常见的类型有有均匀沉陷、不均匀沉陷和局部较大面积沉陷。由于路基路面在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下,达到进一步密实稳定的表现,是均匀性沉陷,这种沉陷不会引起路面破损。基层局部强度不够,成型不足,在自然因素和行车荷载等作用下形成的是不均匀沉陷,会对路面造成严重破坏。对于局部大面积沉陷则一般是由于填方路基,特别是高填方路段的局部滑移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二、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基于费用效益的,在路面状况尚且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养护的策略。预防性养护可以延缓路面的损坏速度,维持或改善路面现有的通行条件,并且没有提高路面结构能力,通过延长原有路面的使用寿命来推迟费用较高的重建和大修活动。

路面预防性养护不同于传统的养护的理念,主要有2个观点:

1.将适用的措施在适当的时间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是预防性养护的核心要求,强调养护管理的计划性。

2.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延缓未来的破坏,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的时间更长,改善系统的功能状况。

三、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措施

1.表面处理类: 稀浆封层、雾封层、还原剂封层、超薄磨耗层、微表处、石屑封层和薄层罩面等,其目的是封水、封缝、抗滑、改善平整度,恢复表面功能。

2.路面裂缝填补类: 封缝、填缝,其目的是封水、封缝,防止继续发生破坏,从而影响基层和路床。

3.加铺罩面类: 超薄层罩面、超薄磨耗层。

四、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应用

由于路面被破坏的原因及状况非常复杂,要想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首先就必须对路面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和预测,然后还要了解各个预防性养护措施可能产生的效果及其适用性,最后根据路况、资金、交通量和气候、以及采取预防性养护的目的来选取特定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并不是任何预防性养护措施都适用于某具体路况,同一路况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不同的路况有其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针对不同的路况某种预防性养护措施有其最佳的应用时机。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应用于不同路况的最佳时机。

第一,稀浆封层。稀浆封层技术是充分利用乳化沥青材料的渗透力、粘结力强和裹覆性、流动性好的特性,封住已氧化但表面良好的路面,纠正细集料的散失和热沥青混合料的松散,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减小噪音,封住路面的微小裂缝,和提高行车舒适性。故可用于轻度纵、横向裂缝的路面,老化路面,磨耗严重、松散的路面,渗水的路面,摩擦系数较差的路面。但是当路面出现车辙较深、明显的疲劳裂缝或温度裂缝严重时则不宜采用。

第二,减少水分通过现有裂缝渗入路面内部从而引起路面结构性的破坏是填缝、封缝的目的。封缝与填缝的最佳时机是路面出现很少或者没有出现结构性裂缝之前。路面裂缝范围较小、程度较轻时应用才能体现出经济有效的优势来。填缝在当路面出现大量疲劳裂缝时就不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了。

第三,微表处。 微表处主要应用于延缓路面老化,提高路面摩擦系数,防止路面松散,以及填补车辙等用途。微表处适用于磨耗及松散,轻度纵横裂缝的路面,轻度或中度泛油的路面,抗滑性较差的路面轻度不平整的路面,渗水的路面,轻度疲劳裂缝和车辙稳定的路面。

第四,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可以用于磨耗及松散的路面,轻度纵、横向裂缝,轻度不平整的路面,抗滑性能好的路面,轻度块裂路面和轻度泛油路面。

五、确定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措施

预防性养护方案的制定要根据路面状况、交通荷载、道路等级、环境条件、病害类型、养护经费、经济效益、各养护方案的使用寿命等因素综合确定。由于该问题过于复杂,本文只研究在合适的养护时机条件下,通过对路面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确定相应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通过路况调查,充分了解路面的各种服务性能指标(抗滑性能、平整度、路面状况、强度等) 和路面的病害类型、破损程度,在对路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的基础之上,建立科学的评价。通过对路面病害的具体分析,研究破损程度( 或可能破损的发生发展) 及范围,进而对路面养护方案做出科学的分析。这是路面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性养护实施的前提条件。有效进行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中之重是如何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的效果,即选择经济性和技术性均良好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六、结束语

预防性养护是一个较新的养护理念,这项技术要得到全面推广、发展和应用,需要我们要对它有充分的认识,并从技术人才、管理体制、养护机制等各方面加以选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运琢. 浅析沥青路面预防养护[]].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5)

[2]贾广军. 国省道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市政建设

[3]王素英,张广泰,李林萍.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分析[]].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04)

[4]董彩虹.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方案[]].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

上一篇:南京四桥节段拼装设备施工方法浅谈 下一篇:分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