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成驱动的产学知识共享动力模型研究

时间:2022-03-29 01:24:10

基于集成驱动的产学知识共享动力模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学之间的知识共享已经成为当前知识创新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了产学知识共享集成驱动的基础与机理,重点探讨了产学知识共享的外在动力与内部动力。本文认为,产学知识共享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驱动的企业和大学合作创新行为。

关键词:产学合作 知识共享 集成驱动

现今,知识共享与知识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和自然界一样,组织的生存环境中也有类似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的生态链。在“生态系统”环境下,为了寻求更好地生存、生长与发展的需要,不同的组织之间应加强不同层面的共享,以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企业与大学属于国家创新分工体系中的不同主体。大学承担着知识创新的任务,负责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而企业则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系统在进入国家创新体系之后将与知识创新一起丰富其内涵,从而创造新的效益与价值。

产学知识共享的集成驱动系统

产学知识共享的动因可以从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产学知识共享的性质来看,产学知识共享实际上也是受多因素驱动的合作行为,它是由一个双驱动系统来共同推动的:一个是外因驱动系统,另一个是内因驱动系统。从产学知识共享决策过程的顺序来看,产学知识共享的决策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可能是同时进行的,也可能是次序进行的。本文认为产学知识共享是由外因之轮和内因之轮两轮共同驱动的(如图1):外因之轮主要回答产学知识共享的经济、环境和知识背景,即产学知识共享的外部驱动力问题;内因之轮主要回答产学知识共享带来的双方能力与效益提升的问题,即产学知识共享的内部驱动力问题。

图1中,横坐标表示企业,纵坐标表示大学。由BA表示产学知识共享运行轨道。它是连续变化的过程。“产学知识共享”之轮沿着这一轨道双向滚动,促进产学知识共享整体过程的转变。“轮式动力模型”清楚地显示出企业、大学为“轴心”的主体机制,以及内外因的作用机制。

产学知识共享驱动系统的基础在于基于企业与大学优势匹配的知识战略驱动。产学知识共享决策受企业或大学发展战略的影响,其根本目的在于追求企业竞争上的长期战略优势以及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非单纯追求短期财务赢利。战略驱动型的产学知识共享其实隐含了长期价值效应,其足以弥补短期内的财务损失。驱动产学知识共享两个轮的基础在于企业能力和大学优势的匹配作用。首先是建立在企业能力基础之上的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等。企业并不需要同时具备以上优势,当具有比较合适的互补优势时,产学知识共享就可能发生。其次是来源于大学的能力或优势,这些能力或优势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研究人员数量与质量优势、研究设备先进优势等。当企业优势和大学优势能够进行匹配时,就可能产生驱动力量,从而推动产学知识共享的发生。

产学知识共享驱动系统的机理在于基于企业与大学知识价值链的双向互补和增强。虽然产学知识共享基本属于一种战略,但作为产学知识共享的主体组织企业来讲,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营利;对于大学来说,则是提高大学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大学筹集科学研究经费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产学知识共享的结果一般表现为企业和大学共同进行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从而获得了两家组织知识资源的共享。从知识价值链角度研究,共享通过价值链的交互作用,实现了双方竞争能力的聚合或倍增效应。反过来说,正是知识价值链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组织竞争能力的聚合或倍增的效应驱动了产学知识共享的发生。

知识价值链。组织中所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各种活动,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从知识内容、知识活动以及知识价值三个方面可以获得对知识价值链更全面的认识,知识内容是价值链的源头,知识活动则是价值链的主体,知识价值则为最终取得的成果,从知识内容到知识活动及到知识价值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演进都提供了下一阶段的知识增值。

知识价值链的交互作用。产学知识共享使企业和大学形成了一个紧密或半紧密的知识合作体,产学知识共享通过合作体内各知识价值链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包括企业和大学知识内容、知识活动和知识价值之间的互补和增强,使每一个组织的知识价值链得以改进,从而最有效地利用合作系统内的知识资源,促进企业和大学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衔接,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

产学知识共享的外因驱动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新的知识合作模式,产学知识共享的出现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共享的背后是经济发展的知识特征与日益激烈的竞争、知识专业化的推动与知识势差的客观存在、创新环境日益复杂性的深刻背景。这些因素就是产学知识共享的外在动因。

(一)经济发展的知识特征与日益激烈的竞争

知识成为了现今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存量的迅速增加,使得知识分工开始变得更为深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真正到来,需要各种类型的知识拥有者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创造和创新,在分享彼此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产学知识共享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企业和大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分别承载着不同的社会经济职能和使命,并有自身独特的运行机制。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两类机构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系统。各类组织对优质资源的反复争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大学与大学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迫使两类组织都把目光转向外部,谋求跨组织合作以扩大或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

(二)知识专业化的推动与知识势差的客观存在

与位于科学教育场域的大学相比,位于经济场域的企业与之的知识差异是多方面的(如表1所示)。

正是这些不同,使得今天企业和大学的知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依靠传统闭门造车的方式参与竞争的组织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天“竞争力=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知识创新”的新模式之下变得毫无意义。知识专业化要求不同组织之间加强知识的交流,以共同创造新的价值。由于企业和大学性质的差异,知识在这两类主体间的分布显然是不对称的。因此,在产学合作知识的传播和流动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来保障知识的合理分享,以帮助企业和大学的合作在难以预测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三)创新环境的复杂性

在今天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影响创新的各种环境因素越来越复杂,其成功与否的不确定性增大,效率高低或者速度快慢有时候成为取胜的关键。产学知识共享可以使得企业更为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创新资源,这种知识创新资源很可能又是大学这个知识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产学知识共享可以将企业的“市场头脑”和大学的“科技头脑”结合起来,可以帮助企业大大提高创新的效率,缩短创新时间,降低创新风险,压缩创新成本,为抢先占领市场创造条件。同时,通过产学知识共享,可以帮助大学获得必要的知识收益,进行更为深入的科学研究。

产学知识共享的内因驱动

如图3所示,产学知识共享的内在动因,就是企业和大学能从知识共享中获益,这些收益不仅在于经济收益,还在于企业和大学各自核心能力的提升。产学知识共享的内在动因可以表述为:组织变革的内在需求、节约成本与费用的推动、提高组织创新效率和降低风险的要求、知识资源合理整合与优化的需要。

(一)学习型组织变革的内在需求

在获得企业和大学的互补知识和科学技能基础上,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建设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与大学开展产学知识共享最为重要的内在动力。企业和大学选择参与知识共享,其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跨组织界面的知识共享,在吸收和利用新知识的同时,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一方面,企业和大学的自有知识多为隐性知识,要学习对方的知识就必须建立知识共享的合作联盟,知识共享实际上成为组织变革的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应用知识与大学基础知识是知识价值链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两种知识类型,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企业需要获得基础知识以发掘技术与市场机会,大学需要应用知识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为社会服务,针对性地改革学科与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节约成本与费用的推动

要获取企业和大学都需要的不同知识资源,组织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费用。而产学知识共享的实现,使得企业和大学能够以较共享之前小得多的代价来获取这些知识资源,从而为企业和大学减少创新成本提供了可能。在科学技术领域与经济领域,获得相应R&D的成本正在飞速增长,产学知识共享能够消除双方重复投入的部分,缩短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之间的时滞,从而在产学知识共享中实现共生经济和规模经济。

(三)提高组织创新效率和降低风险的要求

通过促进创新系统各主体(企业与大学)间知识的流动,加强创新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产学知识共享能够帮助各自的组织提高创新效率。同时,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较快,机会窗口稍纵即逝,新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导致自主研发的不确定性增大,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创新风险使企业和大学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成果。产学知识共享能够帮助企业和大学的合作研发更贴近市场需求,从而降低创新风险,增大成功几率。

(四) 知识资源合理整合与优化的需要

现实情况中,企业往往研发时间较长,风险较大,研发人员不足;大学则往往出现知识能力过剩、研发脱离市场需求和研发资金不足。因此,知识资源浪费极为严重,产学知识共享能够帮助平衡知识供需矛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为企业和大学实现知识的合理利用与重组。

产学知识共享是由外因驱动轮和内因驱动轮两轮共同驱动推动的企业和大学合作创新行为。基于企业优势和大学优势匹配是产学知识共享两轮共同的驱动基础;产学知识共享驱动机理是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互补和增强。

参考文献:

1.葛秋萍,李正风.知识共享与知识专有传统的张力变迁及动力机制[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2.林莉.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理论的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5

上一篇:资产管理公司事业部制管理研究 下一篇:博弈论理论体系及其应用发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