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别把爱人当父母

时间:2022-03-29 09:12:24

夫妻相处,别把爱人当父母

急诊诊断书

姓名 杨清 性别:女 年龄:26岁 职业:文化公司职员

姓名 熊凯 性别:男 年龄:28岁 职业:出版社策划编辑

自述:妻子希望丈夫像父亲一样给予她细腻的关爱和呵护,丈夫却希望妻子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生活。

诊断:角色期望错位导致婚姻中矛盾重重。夫妻双方都要给自己和对方一个合理的定位,让爱双向流动,达到平衡。

咨询师 明天

“性格不合,几乎天天吵架。”妻子坦率地告诉我。

丈夫点点头:“是的,她多愁善感,我却是乐天派;她总是将问题考虑得很复杂,我却是个粗线条。”

我问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在你们当初相识、相恋时就应该发现,为什么当时是互相吸引,现在却互相排斥呢?”

夫妻俩面面相觑。

他们的夫妻之争真的是源于性格不合,还是另有原因?

杨清:

他根本没将我放在心上

大学时,我是校诗刊社的社员,小凯是诗刊社的美术编辑。他给我递过几次约会的纸条,可我并不怎么上心。但不久,他用行动打动了我。

我在诗刊上发表了一首诗《带露珠的草莓》。小凯便借了一辆自行车,凌晨3点起床赶往郊区,采摘了一大篮“带露珠的草莓”,然后又赶在太阳出来前,将草莓送到我手上,让我“手捧露珠,心像花儿一样绽放”。他的细致和浪漫俘虏了我。

大学毕业不久,我们就结婚了。我在武汉一所中学教语文,小凯在广州一家出版社做策划。两地分居对于深深相爱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煎熬。我们在“谁跟随谁”的问题上纠缠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我做 “牺牲”,辞了工作来到广州。

结束两地分居的相思之苦,从此朝朝暮暮,我以为我们会更加相爱,生活会更加幸福,可没想到,我们却开始了“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的生活。

其实,我们之间也没什么大的矛盾,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到广州后,一时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暂时到一家小公司做文员,这让我心里很委屈。我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希望小凯能去公司接我,然后我们手牵手散步回家,可小凯却说:“这不是浪费两个人的时间吗?你干脆打车回来吧!”我在公司受了委屈,回家向小凯哭诉,希望他能安慰安慰我或给我出些点子,可小凯总是不耐烦,说:“就你们女人事多!我可没闲心管你们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上个星期,婆婆从哈尔滨来广州看我们。不擅厨艺的我特意到烹调班学了几个东北特色菜。婆婆来的第一天,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精心制作了一桌菜,没想到,婆婆尝了一口,马上皱起眉头,小凯马上附和道:“嗯,不好吃,没味道。”我委屈的泪水差点掉下来。小凯却装作没看见,依然和他妈兴致勃勃地说话。我借口身体不舒服,放下碗筷就去午睡了。傍晚,我约小凯出去散步,小凯赖在沙发上不肯挪步,嘟囔道:“你想减肥啊?那就到跑步机上锻炼吧。”我撒娇说:“我想和你说说话嘛。”没想到小凯却没心没肺地大声说:“你有什么话不能在家里说,一定要到外面说吗?”婆婆抬起头,一脸狐疑地看着我。第二天,我发现婆婆对我的神情和语气都不友好,我私下向小凯抱怨,小凯却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我妈就这脾气,你别没事找烦。”

我并不是计较婆婆什么,我只是觉得小凯对我太不上心,一点儿都不关心我的感受,这和当初那个为了采摘一篮带露珠的草莓来回骑车4个多小时的小凯有着天壤之别。我不知道是小凯当初欺骗我,还是现在他已不再爱我或者是我们的性格本不相容,走到一起本来就是错误。

熊凯:

她离一个好妻子的标准差远了

最近一年,我们俩总是争吵不断。前几天,我妈来我们家小住了几天,杨清又和我大吵了一顿,说我根本不爱她,不顾及她的感受,故意离间她们的婆媳关系。甚至还翻陈年老账,说我婚前是在演戏欺骗她,现在是原形毕露,这真是无稽之谈。

杨清对我有很多不满,我对她其实也有一肚子意见。她完全就是一个任性、霸道、娇气、不懂事的女人,离好妻子的标准差远了。

她来广州是自愿选择的,可现在却将责任都推给我,一遇到什么挫折,我就成了“冤大头”。当初我们说好了的,她主内,我主外;她负责照顾我的生活,我负责挑起经济重担;我努力做一个成功男人,她则心甘情愿做成功男人背后的好女人。可现在,她不仅没有尽一个好妻子的职责,反而整天找茬烦我。我对生活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回家了,有饭吃;换了衣服,有人洗;累了,有人端杯茶;头疼脑热,有人嘘寒问暖。至于什么“我爱你”“你爱我”的小情小调,那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可杨清却偏偏热衷于这些烦恼事。她做了一顿饭,一定要我赏她三个吻(表示“我爱你”),否则,不准我动筷子;她给我买了新毛衣,一定要我立刻穿上,上街 “招摇”一番,否则,那就要被定上“不爱乌”的罪名;她下班,坐车15分钟就可以到家,可她一定要我去接她,然后两人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步行回家,这不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吗?

对于杨清的小女孩脾气,我常常有一种忍耐到了极限的感觉;当然,对于我的懒惰、粗心、头脑简单、态度粗暴的坏毛病,杨清也充满了愤怒。我们俩真是有些水火不容。

这对夫妻对对方都有很多不满,他们在相处中也有很多不和谐。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很大程度来自于和父母的相处模式。父母教会了他们什么?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如何定位?对他人有什么期望?这种期望从何而来?

我让他们分别谈一谈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杨清自述:我爸爸在我9岁的时候因车祸去世。在我孩童的记忆里,爸爸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他是大学老师,受人尊敬;高大、英俊、幽默,笑的样子很好看;他对我很宠爱,经常送我礼物,那些礼物总能给我意外的惊喜。妈妈还告诉我,我5岁的时候,看见桃花落了,伤心得要哭,爸爸就拿了一个小铲子,陪我去葬花。爸爸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每天放学回家,我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喊:“dady,我回来了!”然后,我就想象爸爸将我抱起来转圈,用胡子扎我粉嫩的脸,说:“我的女儿越来越漂亮了!”

杨清的眼睛红红的,她低下头,忍住了欲夺眶而出的眼泪。

熊凯自述:我上初中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我跟着父亲,姐姐跟着母亲。两年后,我姐上大学了,我妈觉得孤单,节假日便将我接过去陪她。我妈对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她从来不问我的学习,也不干涉我交朋友,她说:“我相信我的儿子。”这让我感觉很轻松,我喜欢和她在一起。但因为我毕竟是跟着我爸的,而且,不久之后,我妈又组建了新家,所以,我和妈妈在一起的机会总是很少。

咨询手记:

1.找爱人还是找父母

从这对夫妻自述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出,妻子其实是在寻找完美父亲的替身;而丈夫也在渴盼一个慈爱无私的母亲形象。这种期望错位导致他们矛盾重重,委屈满腹。

婚姻是一对思想成熟的成年男女的结合。如果抱着女儿找父亲或者儿子找母亲的心态去找爱人,那就是不理智的感情,即使结婚了,婚姻也难言幸福。

既然他们一个是找父亲,一个是找母亲,都将自己定位于接受者的角色,那他们的性格应该是格格不入的,可为什么又能彼此吸引,走到一起呢?

他们的相爱其实有其必然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两面性,如,从积极方面看杨清的个性,是细腻、温柔、多情等;从消极方面看,是娇弱、多愁善感、任性等。在恋爱时期,每个人都像孔雀开屏一样,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对方,而且情人眼里出西施,对方看到的也是你积极的一面。所以说,温柔、多情、细腻的杨清对于熊凯来说,是一种母性的诱惑;而勇敢无畏、擅于行动的熊凯也让杨清感受到父爱般的深情。他们个性中的积极面正是对方所需要的,所以他们彼此吸引,走到了一起。

然而结婚后,特别是杨清放弃稳定优裕的生活环境,“投奔”熊凯后,他们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杨清认为,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你应该感谢我,给予我更多的爱;而熊凯却认为,这下好了,杨清来到身边,可以更好地照料我的生活,我可以衣食无忧了。在这个时候,深藏于他们内心的分别对父爱、母爱的渴望就显现出来。他们都将自己定位于索取者的角色,而寄希望于对方的给予,这必然造成婚姻中的不平衡。

所以说,这对夫妻自称的“性格不合”其实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错位的角色期望。从当初择偶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没有给自己和对方一个合理的定位。恋爱时期,杨清其实并无能力给予别人母爱般细致和无私的关爱,熊凯的心智也没有达到能给予别人父爱般呵护的程度。而婚后他们都期望爱人像父母那样照料自己,这同样是不合乎事实的。

婚姻就如跷跷板,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调整来实现平衡:一是调整双方的重量,该承担责任的承担责任,该减轻责任的减轻责任;二是调整两人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即权衡双方的期望值,该离远的离远一点,该拉近的拉近一点。

2.给双方一个合理的定位

我让他们各自写出理想中的配偶形象。杨清写的是:“宽容、大度、细心,关心我的感受,对我知冷暖,与我共悲喜,能哄我开心。”熊凯写的是:“善良、贤惠,对我细致入微,默默奉献,毫无怨言,勤俭持家,将家务打理得有条有理,不用心。”

我问他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一个是按父亲的标准要求对方,一个是按母亲的标准要求对方?”

夫妻俩面面相觑,好像并没有完全理解。

我给他们仔细分析:“在你们的成长经历中,一个缺少父爱,一个缺少母爱,你们将这种遗憾带进婚姻中,寄希望于配偶来满足内心的渴望。所以说,杨清你希望丈夫能像父亲那样对自己细心呵护,关心你的感受,满足你孩子气的要求,比如,与你散步回家,赏给你三个吻等等。可熊凯你却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埋头成长、不关心其他事的懵懂男孩。你希望妻子能像母亲一样料理好你的起居饮食,你只想着接受,不愿意做任何付出,因为母亲是无私的,不要报答的,所以说,你根本不屑于妻子细微的情感变化。”

熊凯点点头,说:“是的,您说得对。除了工作,其他的事,我真的不想费太多的神,我认为,妻子就应该料理好家务,全心支持事业。”

杨清马上回击:“这是你的一厢情愿!谁规定了要我们女人来照顾男人?当初你追我时,说要永远保护我、照顾我、做我生命中的大树。”

“这……”熊凯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说:“这很好理解。每一个孝顺的儿子都有保护母亲的大无畏精神,这个时候他显示出的是父亲般的责任感;同样的,每一个孝顺的女儿也会有照料父亲的感恩情怀,这个时候,她会显示出母性。所以说,你们不必怀疑恋爱时对方言行的真实性。但是,作为一对夫妻,不论是将自己定位于父母角色,还是将自己定位于儿女角色,都是不合理的,夫妻之间的爱,是双向流动的,而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常常是单向流动。夫妻之间需要彼此给予、彼此接受,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平衡。”

杨清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作为妻子,既不能像熊凯所期望的那样像母亲般无私奉献,也不能像我所表现的那样如一个女儿般渴求呵护。”

“对,你必须给自己一个妻子的定位,妻子需要给丈夫适当的照顾,也需要丈夫来关爱你。你对自己、对丈夫的期望都必须是合理的。既不要求自己承担不必要的重任,也不能纵容自己放弃应该履行的职责。”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担子是不需要承担的?什么样的职责是必须履行的呢?”熊凯马上问道。

“这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一对夫妻的情况不一样,比如,有的夫妻约定妻子做饭洗衣,丈夫挣钱养家,他们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可以做到和睦相处;而有的夫妻却认为这种约定是不合理的,妻子不想囿于家务,她也要走出去工作发展,丈夫也希望能和妻子共同分担经济压力和繁重家务。所以说,如何确定各自的职责,这需要夫妻双方不断沟通。”

我帮他们作了一个现场训练:

生活情景:假设熊凯在外应酬,很晚都没有回家,杨清很生气。

训练题:

第一步:杨清写下自己的期望

杨清写出的期望是:希望他每天按时回家或者能带上我去应酬。

我问熊凯:“你可以满足她的期望吗?”

熊凯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不可能!我应酬都是工作上的事,是身不由己的,怎么能保证按时回家呢?既然是工作应酬,更不可能带上家属!”

我又问杨清:“你认为你的期望合理吗?想一想,这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要求还是一个小女孩对父亲的撒娇?”

杨清沉默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笑了:“也许吧,这两个要求是有点孩子气。”

我说:“通过写下自己心中的期望,一是让对方明确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让他行动有目标;另一方面,也让你自己审视这个期望是否合理,有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当明白了自己的期望时,就会知道自己生气是否有理。”

第二步:调整期望

我问杨清:“你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期望,既能够让你满意,而且他也更容易达到?”

杨清想了想,说:“那这样吧,他如果不能按时回家,就提前打个电话告诉我,让我有个心理准备;而且,他在外面应酬的时候,最好每隔一个小时和我联系一下,以免我担心。”

熊凯马上说:“这两个要求我都可以满足。”

我问他:“那你对杨清有什么期望呢?”

“当然有。我回家晚了会主动和她联系,希望她不要总是给我打电话,这会让我在客户面前很尴尬。另外,我回家的时候,希望她不要总是盘问我今天和谁在一起?干什么事?工作的事我不想在家里说。”

杨清点点头:“好吧,这两个要求我会尽量做到。”

我说:“你们现在对对方的期望就不再是儿女对父母的无理要求了,而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彼此尊重。这种期望是合理的,双方都能实现。”

明天观点

1.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你们是夫妻,夫妻是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两个独立个体,夫妻之间的爱是均衡流动的。如果你是妻子,那你就必须给予丈夫适当的关爱,同时要求和接受丈夫对你的呵护;如果你是丈夫,你同样也要给予并接受妻子的爱。将自己扮作肩负重任、无私奉献的父母角色或无忧无虑、渴求照顾的儿女,这都是错误的定位。

2.明确表达期望。你希望对方怎么做,这只是你的想法,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一定会给你送上一束鲜花,一定会发现什么时候你不高兴了。将你的期望明确告诉对方,他(她)才知道怎么做;否则,他(她)的行为也许就会与你的期望背道而驰。

3.调整期望值。在玩跷跷板游戏时,既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也要给对方一个合理的定位。他(她)应该是什么重量?他(她)离支点是近是远?你的期望必须与他(她)的实际情况相符。如果你们在相处中出现不和谐,那就是跷跷板失衡了,看一看,是你的责任变轻了,还是他的责任加重了?是你离婚姻轴心太近了,还是他的距离太远了?

婚姻与家庭杂志网站特开辟专家在线板块,由本杂志的特约专家为您解答情感婚姻上遇到的难题。您可以登录婚姻与家庭杂志网站www.省略进入读者俱乐部“婚姻急诊室”板块写下您的问题

或登录明天老师的婚姻咨询网站www.省略(爱家人论坛),会有专家为您解惑。

E-mail:

Tel:(010)51026393

上一篇:爱不是单方面的施舍 下一篇:分手后,她怎么成了前男友的“合法”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