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自助”悲喜录

时间:2022-03-29 08:54:33

现在的楼层高了,房子大了,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却由此拉远。特别是那些职场内外的新妈妈们,是不是很怀念那姐妹成群、邻里相帮的年代?至少忙乱之际可以有人支个招、搭把手。

其实,多一些创意和主动,从更大的“圈子”里寻求互助,妈妈们也可打造新时代的“守望相助”,让这个城市更得更和谐、更温暖。

“你+我”=“自助+教园”

关键词:白领妈妈“自助”当老师

背景:择校从幼儿园开始。妈妈们都知道,想要找到一家合心意的幼儿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师资太差就是收费高昂,于是,有些妈妈想到了自已来开园……

松松妈怀孕之后就从外企高管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一来自己也是38岁的高龄高危产妇,二来这10多年的外企经历也确实让她心力交瘁,想趁着生育孩子这两三年好好休整一番。宝宝提前一个月横空出世,瘦瘦弱弱的放在暖箱里让人心疼不已,松松妈也就这样安下心来做了全职妈妈全心照料孩子。

孩子的头三年时间过得特别快,嗖得一下,松松就从当初干瘪虚弱的小松鼠长成了如今活蹦乱跳的皮猴子,眼看快到上幼儿园的年龄,松松妈不由地犯起愁来。她认为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幼儿园的选择相当谨慎,收费便宜的公立幼儿园环境师资不如人意,条件好的私立幼儿园收费太高,而两者共同的问题就是――孩子送进去后出来的是一个模子里刻出的娃娃,毫无个性化教育可言。

正当松松妈为此事愁眉不展之际,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为她打开了一扇窗,也由此改变了松松踏足社会的第一道人生轨迹。原来,班上的女同学们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困扰,但大多也就随波逐流,只有同为高龄生子的桐桐妈和松松妈一拍即合。两人一开始也就是互相倾诉,后来也不知是谁提的一句“要不咱自己办个园吧”让前路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她们把这大胆的想法告诉了身边的妈妈级朋友们,没想到另外3位对她们的想法很感兴趣,不但愿意把自家的孩子放在自办的宝宝园里,有的还愿意捐资,有的则愿意做义工。

就这样,5位妈妈中两位在职妈妈各出筹建资金的30%,另外3位妈妈分担其余花销,并承担宝宝园的主要日常工作。比如说,桐桐妈是学教育的,主要负责带孩子,而松松妈和另一个原本是做会计的妈妈则负责孩子的日常起居、生活料理和园里行政事务。

宝宝园提倡的是有规律的生活、个性的发展、创意的启蒙和自然的回归。宝宝们吃的所有食物都是有机食品,简单而有规律,园里除了冰箱外几乎没有其他电子类产品,食物都是手工做,衣服都是人工洗。园里没有教学,只有体验,孩子们可以自己搭伴做角色游戏,或是去院子里为自己和妈妈老师种的花草浇水,亦或玩纯天然采集来的木块、干松果等玩具。这里的妈妈老师不带手机,而孩子们也没有任何电子玩具;这里没有铃声、呵斥批评,有的只是每项活动开始和结束时妈妈老师们的歌声;这里,没有工作、任务、学习,有的只是最简单、最朴实、最本真的生活。

普通幼儿园一般都会教孩子识数、认字,而在这个妈妈互助式的宝宝园里没有识字卡、识数表,有的只是一些孩子的画。妈妈老师会为了让孩子明白“1”的概念,讲一个故事,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心中的“1”。桐桐妈说,孩子对数字和文字的认识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把一个字写成转向45度的样子,所以用图画帮助孩子去记忆是最好的方法,也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她认为,孩子在3-6岁时,学会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喜欢去学、想去学。也许有人会担心孩子上了小学会跟不上在幼儿园学会很多东西的小朋友,但其实只要孩子对学习是有兴趣的,那学会多少东西是迟早的事,父母要有耐心不必过于忧虑,记着:你的孩子比你想象的更有潜力。

宝宝园“杯具”:

・时间一长,妈妈互助式宝宝园的形式吸引到一些住在宝宝园附近的妈妈们,后来也陆续有一些其他家长和孩子的加入,但由于场地、人力,特别是行政许可等诸多问题令宝宝园仅限于个别家庭的互助式养育。

・当自家孩子们长到6岁准备进入小学阶段时,妈妈们容易失去互助的原始动力而退出,这令互助的形式具有阶段性的不稳定性。

・互助养育需要妈妈们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和相当的包容心,否则孩子们相处时出现种种摩擦会导致妈妈之间的不愉快。

宝宝园“洗具”:

・宝宝园一周有固定的半天是户外活动,妈妈们会带孩子们去公园玩,他们可以比同龄孩子更多地接近自然。

・这里的宝宝会和妈妈老师一起摘菜、收拾自己的碗碟和垃圾、洗碗,即使他们一开始洗的碗妈妈们都要再洗一遍,但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意识。

・让孩子玩,充分享受童年的乐趣,同时也免受电子产品对孩子大脑及身体的侵袭。

建议:

1、 妈妈互助养育比较适合有相同教育理念的家庭,妈妈之间最好知根知底、相交多年,小规模小范围更易保持创始初衷。

2、 妈妈自身要加强育儿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一些好的育儿讲座,不断充电。

3、 公平、耐心、有爱心是基本原则,所有妈妈老师必须遵守,否则会造成矛盾,特别是财务一定要公开。

4、 周末时,让父亲们也一同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给院子里的黄瓜搭个藤展现爸爸的“男性的魅力“,全家一起来才更其乐融融。

尿片换玩具 环保循环中

关键点:妈妈团自助换物

背景:现在大多只生一个,刚买的婴儿床、用了没多久的手推车、孩子的各类玩具,不一会儿就成了家中的“积灰大户”。不如把这些闲置物品拿来换些家里需要的东西,既省钱又低碳……

勤勤妈原先是个团购达人,结婚时,她的结婚照都是团购而来,怀孕时,更是愈购愈勇,不仅参与各种各样的婴儿用品团购,还开始在网上组织团购,宝宝的尿片、奶瓶、婴儿被子……除了别人送的,基本上女儿所有的用品都是在网上团购的,

在团购用品时,她认识了一批妈妈,这些妈妈有和她差不多时间生宝宝的,也有已经有了宝宝的,她们定期会相约一起出来吃个饭聚聚。有次聚会,婷婷妈跟她说别人送了她一个奶瓶消毒器,而她自己也买了一个,多出的一个不知道怎么处理,勤勤妈当时正好也想买,于是婷婷妈顺水推舟,原本160的消毒器打了对折,80元转给了勤勤妈。两人由此开始越聊越热络,彼此一一细数了别人送重了的物品,结果勤勤妈发现她想处理掉的一套婴儿被,正好婷婷妈要,两人就此做了互换。自此,团购达人开始了交换达人的转换――勤勤妈也关注起网上的各种二手闲置物的交换了。

勤勤妈算过一笔账,团购不管怎么便宜,还是需要付钱,但是以物换物,既能处理掉自己不用的东西腾出空间,也能不用花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好事在她这个做会计的人看来,是再合算不过的事,因此,当她做完月子后,就养成了每个月清理一次家的习惯。当然清理的重点都是宝宝的东西,小孩子长得快,一个月一过,衣服就不能穿了,别人送的小号尿片也不能用了。衣服,考虑到卫生问题,只能和QQ群里认识的姐妹们互换,尿片她就拿到论坛里,跟人换玩具。

她换到的最令她开心的是一个婴儿床。她原来给女儿睡的婴儿床是一个朋友送的,朋友没结过婚生过孩子,对此没有经验,买了一个真正的婴儿床――女儿睡了三个月就睡不下了。那段时间,她在网上发了好多帖子,也找了好多帖子。她知道这似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有大的宝宝床想换出来的,必定想要一个更大的床,而不会要一个小床,所以她认定这一定会是个需要多次换才能换到的物品。可是没想到,有一天她发现别人给她留的言里说他有一张小床可以换给她,而且想要换进的,就是她那张婴儿床。她忙问他,为什么他要大床换小床,他说因为妹妹刚生了小孩,别人送的床刚出生的宝宝睡太大,怕小孩子睡的时候四周靠不着会有不安全感,妹妹从美国回来,对这方面有要求,而他在换其他东西的时候正好看到她换出的床就是适合新生儿睡的,所以就给她留了言。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一次就完成,这令她很有成就感。所以,她相信,只要你足够用心,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循环再利用。

而且,这不正是现在推崇的环保生活吗?

换物“杯具”:

・换晕头,跑偏题。勤勤妈有一次想用一套别人送的芭比娃娃去换一个婴儿座便器,结果先是换了浴盆,接着换了高跟鞋,而后邀约上来的都是离题太远的换衣服、换鞋、换首饰,还有换护肤品的,不一而足,但就是没有换座便器的。最后她只能自己去买了一个打折座便器。

・估价错误,悔青肠。这是勤勤妈转述的另一个网友的经历。她的一辆从美国带来的婴儿推车,想换一个宝宝汽车安全座椅。当互递快递换回来后发现,那个座椅什么性都没有,除了需要你的忍耐性。

换物“洗具”:

・换物的省钱之处自不必祥说,而低碳环保又是当下倡导的生活理念,妈妈们可以大大方方来换物,不必担心别人说你是“小扣”。

・成就自己的圈子,换来的还有朋友。其实二手置换不仅让闲置的物品找到了最需要它的家,更重要的是,妈妈们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别样生活圈。大家在交换物品之余,还能交流育儿经验、分享生活喜乐,东西越换越有用,而朋友也越“换”越多。

建议:

1、 你派不上用处的东西等于废物一个,于你的价值为零,你想要的东西,价值基本等于价格,所以任何易换到你手并且是你需要的东西,不论它原来价格几何,都是值的。抱有这种想法,可以提高易物成功率。

2、 尽量减少易物中间的交换环节,以你需要物易她需要物,直接简单。

3、 易物和购物一样,也需要定力,别被任何花花绿绿的东西诱惑了,最后换回一堆无用的东西。

4、 增加朋友圈或者网友圈,在msn、qq等可以随时更换标签的地方贴出自己想换的物品,可以提高易物成功率。

家长手牵手 团结就是力量

关键点:家长委员会为大家谋权益

背景:现在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都是“朝南坐”,家长对有些关系到孩子切身利益的事心存疑虑或有质疑总是无处诉说,而事实告诉我们:要建立和园方平等对话的机制,团结是必须的……

罗明儿子去年上了幼儿园,这是家私立幼儿园,仿照的是国外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幼儿园想体现它的国际化,所以在其他方面也按照国外的规矩来,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目的是监督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包括伙食、幼儿起居、教育、安全、收费等等。当儿子的老师邀请她参与家长委员会时,罗明爽快地答应了。

这个幼儿园小班一共60多个小孩子,他们选出了10个家长作为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委员会的会长是个台湾人,以前在华视做新闻记者。刚进家长委员会的罗明,觉得这可能也是幼儿园为了招徕生源的一个好听名头,并不把这个当做一回事。没想到那个会长做事认真负责,每个月家长委员会都要召开一次会议,每次会议都会讨论当月幼儿园的不足之处,会后他还会把详细记录发给各个家长,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会罗列整齐递交园长。

两个月下来,罗明发现这个家长委员会还真管用。比如,幼儿园招生时跟他们说好,幼儿园有外教教英语,但是进去以后才发现,每周的英语课是本园的幼儿园老师教,外教偶尔才来一次。她在开会时提出外教应该每周或者每两周教孩子,这样才符合招生时的许诺。参与开会的八个家长都一致同意,会后,会长就把这个意见呈交了园方。园长随后跟他们解释,如果需要外教定期教,则需要另外再收费。那个台湾会长坚决不同意,到底是做过记者的,他详细列了十几条理由,甚至都引用了法条,来证明幼儿园这样做是有欺诈嫌疑,如果联合家长集体抵制、不缴费,幼儿园将得不偿失。最后园方妥协,答应每两周由外教教英语,费用园方出。

这个台湾会长EQ也非常好,拉了家长委员会的另一个家长,答应免费帮幼儿园小孩子上棒球课,一周一次。所以园方和家长委员会的关系倒还颇融洽。

今年,儿子要上中班了,在这个幼儿园儿子学得很愉快,罗明觉得自己仿佛也成长了,在家长委员会里的这十个月,她跟这个台湾会长学了很多沟通技巧,比如要想得到自己的利益,首先你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诉求,然后寻找到两个诉求间的共同利益点,这样你才最容易得到你想要的。再比如,轻易不要和人谈判,只有当你找到一个压得住别人的点,你才能和别人讨价还价。罗明把家长委员会里学到的这些东西全运用到办公室政治里,发觉还颇得力。单位领导已经跟她谈过一次话,问她年底她的直接领导退休后是否有意担任此职。

委员会杯具:

・委员会不要越俎代庖,要更多地征求其他家长的意见。在家长委员会成立早期,罗明还记得他们十个家长委员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应该给小班的孩子上课,应该让他们尽情玩,于是向园方呈交了意见,但随后园方就告诉他们,很多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学东西,这样孩子跟其他幼儿园小孩子比不会显得太落后。他们并不相信园方的解释,就分别在接孩子时和其他小孩子家长聊,后来发现园方确实没有说错。以后他们每次的意见和建议都会在幼儿园公示一星期,倾听各方意见,而后再正式成文递交园方。

委员会洗具:

・涉及到减少费用、提高标准的,委员会的作用最为明显,从而奠定了委员会在家长心中的地位。罗明参加的家长委员会曾经有段时间发现园方列出的伙食单和自己孩子说出的伙食有出入,于是开完会也出了公示征求意见,没想到第二天很多家长就跑来跟她说,他们早就对这个问题心存疑虑,但一直不知道如何去争取自向的权益,现在有委员会替大家说话,家长们就像找到了组织一像心存温暖。

建议:

1、 委员会一定要由各方不同诉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家长组成,这样可以照顾到各种层面的需求,也会对孩子更有利。

2、 委员会一定要有一位思路缜密、有决断力、谈判能力的人做会长,并且他(她)还要热衷于做这事。

3、 委员会不要和幼儿园、学校站在对立面,应该寻求平衡点以使双方的利益都可能得到满足。多沟通、协商、妥协,不要顽固地站在一个立场,这样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4、 委员会的每个委员应该分工明确,利用各自的特长担任相应的工作。

5、 委员会不能停留在口头笔头上,必须有执行力的人把每次的建议最后落实到具体事务上,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心理专家谈“妈妈自助”――

王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培训部主任、讲师。(有照)

至今,生于2000后的这一代被称为是“独二代”,他们的父母大多是80后,属于“独一代”。当“独一代”遭遇“独二代”,社会上又像以往一样,对这种现象充满了担忧和疑虑。“妈妈自助”这个现象对这种担忧给了一种积极的回应,80后们在积极的、更有时代特点的做爸妈,他们的想法充满创意、灵感和智慧。

“妈妈自助”首先弥补了“独一”“独二”代在小家庭范围里的一个缺陷:孤单、孤独、没有玩耍的伙伴、没有可供参考的榜样。“独二代”这样可以有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一个群体里他们可以找到玩耍的伙伴,消除了孤独,更可以在相处中学会伙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好的行为有了榜样的作用,不好的行为也会在集体中被发现、被点评、被消退,这比一个小孩子自己在家里某件事做的不好被父母批评有更多积极的意义。

而“独一代”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在群体中修正以往家庭教养方式中传承下来不好的部分,相互学习好的部分,相互交换闲置物品、交流信息、生活上面相互帮助,他们,也像是找到了更多的兄弟姐妹。这不仅在行为模式上具有积极意义,在心理层面更是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无论“独一代”还是“独二代”,都承担着家庭中6个以上长辈的期望,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起以前富足了很多,但是这种“期望”带给他们的精神压力是前所未有的,而时代带给他们的竞争感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常说“富二代”飙车、一掷千金……仅仅从行为上面批评他们而没有关注到他们内心的苦闷是片面的,而如今这种“互助”、“自助”的形式正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支持。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终身的:因为爸妈永远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操心,但是怎样“操心”如何“操心”,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建议年轻的父母,除了“集体自助”这种方式,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可以多学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内容,不要对孩子包办太多,给孩子更多自己成长的空间,多一些挫折教育,对适当年龄的孩子给予适当的“责任”去承担。

采编后记:

我们做过一些“两难”的话题,如这期的“圆桌”讨论――“孩子3岁前,你愿意做短期全职妈妈吗?”这类讨论往往没有定论,而我们也无意寻求真理,只是想帮你梳理你想要的生活。但一点是肯定的,现代的主妇特别是职业主妇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她们往往没有前路可循,没有姐妹的依托和邻里的相助,她们,大多孤独而无助。

而有些妈妈是开拓创新者,她们不甘孤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把人与人之间那根隐藏着的守望相助的引线牵得更近。无论是成立妈妈团来教孩子,还是在换物圈里交朋友,都是一种积级的互助态度。我们希望,抛砖引玉,点燃你心中的热忱,温暖这座城市。

链接:

全世界都有妈妈自助团体,不过和中国不同的是,好多西方的自助团体更多的是帮助有心理疾患或者弱势妈妈来解决她们的实际问题,而非自己寻求一个组织,进行妈妈自助。这可能是因为西方更崇尚自由和个体。

美国:妈妈自助忙

在美国,有很多心理工作室会有新妈妈自助团体,帮助刚做上妈妈的女性进行心理疏导。一般都是由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带领,由新妈妈们自述她们的困惑,先由其他妈妈听后运用自己的经验解答,最后专业心理工作者会用一些专业方法去纾解这种困惑,帮助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感同身受的经历,来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此外,教会及其他一些女性组织也会有帮助单身妈妈的自助团体,比如帮助她们互相倾诉,学技能,让单身妈妈在那儿寻求到实际的帮助。

英国:少女妈妈自助多

英国是全世界少女妈妈最多的国家,很多女孩子在未成年就生育了孩子,所以英国有一些专门帮助少女妈妈的自助团体。通常,她们会让女孩子们在一起,由专业人士做引导,她们自己各自叙述自己的故事,女孩子们可以从她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可以反观自己行为的错误,同时也有专家对她们做心理辅导,教她们技能及养育孩子的知识。

上一篇:明眸进行时 下一篇:“洋太太”,上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