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创新大旗 增强发展能力

时间:2022-03-29 12:29:28

高举创新大旗 增强发展能力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连云港当前热议的话题。这方面的探索要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一、清醒认识到中国经济已进入“创新态”发展的新阶段,切实增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

发展需要创新,创新为了发展。特别是后危机时代,创新已日益成为企业、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领导者关注的焦点。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对旧的观念、旧的方法、旧的机制进行创造性、发展性的破坏,就是不断否定自己,否定旧框框,向更高更强目标迈进的过程。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的新一轮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由于诸多可能改变的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种不确定性的氛围,这种不确定性为我们创新留下了很多的空间。现在地区间竞争,看起来是经济发展指标上的竞争,实质上是思路、制度的创新能力上的竞争。这种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竞争引发了新一轮“创新态”发展新模式,即由过去以“技术发明创造”为核心的显性知识创新向整合知识创意为主的“创新态”转变。当前,我们正处于综合实力跃升期、发展方式转型期、城乡一体化加速期、和谐社会提升期的发展新阶段,必须坚持以创新统揽工作全局,切实增强发展创新型经济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和争先进位的使命感,把创新作为谋求跨越发展的灵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二、把握创新之道,切实增强创新的实际效果

创新的第一要义是满足发展的新需求。需求是创新之母,是推动创新的原始动力,创新的根本点在于围绕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通过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创新的切入点在于洞察发展大势,广泛搜集信息,找准新的需求点。创新工作必须立足现实发展的实际,号准入民群众需求的脉搏,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研究新问题是创新的开始,解决新问题是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创新实效的根本标志。解决问题越多,创新实效就越大,反之,创新就会成为作秀或走人形式主义的误区。

困难时期即是创新的最佳时期。创新成果往往具有阶段性集中出现的特征,即发展的最困难时期,既是破解难题的最重要时期,也是创新的最佳时期。俗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因为困难时期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就为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留下了巨大的创新空间,是对领导者智慧、胆识、勇气和毅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创造奇迹的最佳时期。

创新要立足于在继承中变革创新,在学习借鉴中彰显自身特色。事物发展总是在循环往复并呈螺旋式上升中前进的,就象“危机已经过去,但不是回到原点”一样,我们搞创新是无法跳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周期率的。但这个“合”与“分”都不是原来历史意义上的“合与分”,因为历史不会重演。创新也应是在继承中不断前进的,它是对未来形势发展的一种判断和选择,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结果。创新既不能割断历史、脱离实际,又不能目光短浅、墨守陈规,既要基于总结历史经验,又要与时俱进,洞悉未来的形势发展,作出正确的判断。

创新是一个永恒课题,永无止境,不能一蹴而就。发展不停,创新不止。一个地区往前每走一步都会遇到许多问题,没有问题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古代商汤就在铭文上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何况处在今天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中呢?我们应把创新变成工作常态,做到“吾日三问创新”,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三、加强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建设,谋求东海创新型经济跨越发展

1、坚持以一流的工作目标引领创新

创新的动力在争先创优的目标定位上,只有高远的目标定位,才能激发一个人的创新热情,高目标是挑战,挑战可以促进创新,因为有挑战才有应战,而创新就是应战。就我们东海而言,必须咬住“全市第一、苏北五强”这一目标不动摇,自加压力,奋勇争先,激发出东海广大干群的创新热情。创新往往都是逼出来的,只有确立一个高远的目标定位,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主动创新,敢于创新,赢在创新。创新的本质是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敢于打破工作的僵局,善于“守正出奇”,及时捕捉“厚积薄发”的发力点机遇。

2、坚持局部创新与整体规划指导创新相结合

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基层发现创新,突破创新。创新工作常常是“经验在基层、规范在中央”。这就是说创新往往是从基层开始的。因为局部涉及面少,创新成本低,风险较小。因此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切不要望洋兴叹,要善于从“小事情”上创新,寻求点上的突破。通过无数点上的“小变化”,使人眼睛一亮,进而推动大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强化对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工作作出的规划布置,强化对创新工作的全局性指导与策划,明确主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关突破,做到有的放矢搞创新,如我县专门成立商务新区建设指挥部、水晶市场发展指挥部等都是重大创新课题的决策机构,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政策保障创新,营造包容宽容的创新氛围

谋求创新发展,必须构筑创新型人才高地,加强创新型人才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型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落实保障政策。一方面要加强对创新工作的考核与奖励,把创新工作列入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考核范畴,对创新有功人员要予以重用,对创新成果显著的要予以重奖。另一方面要包容宽容创新失败者,创新是有风险的,既有成功的,也会有失败的,但失败也是创新的食粮,不能忽略创新失败,而要学会总结利用创新失败的经验。

上一篇:新时代呼唤善谋发展的干部 下一篇:创新机制 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