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为什么要和我争爱?

时间:2022-03-28 11:26:42

刚有妹妹安安时,姐姐佳佳依然是个可爱、天真、善良、懂事的小女生,和我们一样,天天围着这个吃奶的婴儿转来转去,享受着妹妹给全家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可是两年后,安安能说会道,得到家人更多的喜爱和关注,大她10岁的佳佳却开始情绪多变、争风吃醋、沉默寡言。

一次,我给安安买了一些书,佳佳欢快地奔过来:“是我的吗?”边说边伸手去拿,一看全是婴幼儿书籍,她脸一下子沉下来,把书随手一扔并嘟囔着:“怎么又是她的?”说完,就闷闷不乐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又一次,朋友送了一台儿童电子琴给安安,佳佳看到了很想弹。不懂事的安安看姐姐霸占了她的宝贝,小手说时迟那时快“啪”一巴掌拍在姐姐脸上。佳佳被打蒙了,上去就给安安一拳头,安安便号啕大哭。大人自然对佳佳说教一番,佳佳又赌气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一天,安安独自跑进了佳佳房间,半天不见动静,等我们发现后,佳佳的书和作业本都被安安乱涂鸦了。佳佳顿时火冒三丈,冲着安安大吼大叫:“滚一边去,我再也不想看到你。”

……

佳佳的内心变化直接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出现了不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及格、被叫家长、起居饮食无规律等状况,还迷上了网络。

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自从有了安安,我总觉得佳佳是大孩子了,应该更懂事,便要求她事事都让着妹妹。我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安安身上,却疏忽了佳佳的心理需求。处于青春期的佳佳更需要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我却没有意识到她的青春叛逆期真正来临了。每次面对佳佳的异常行为,我都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结果我越是吼,越是骂,她就越叛逆。

于是,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我采用书信方式和佳佳交流,在信中和她聊生活、聊她的兴趣爱好、聊与人相处,从她的角度出发,多一些理解和谅解的话语,淡化和她谈学习,同时也向她诉说我的辛苦。无声的交流很快就打开了佳佳封闭已久的心扉,佳佳开始给我回信了。

我记得她在一次回信中这样写道:“妈妈,当我看完您的信,才知道我一直把自己关在一个玻璃罩子里,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却听不到你的呼唤。我总认为您只关心安安而不关心我,所以我经常感到十分孤独,我羡慕安安。我喜欢她,但有时又讨厌她。我现在才重新认识到您对我的爱。妈妈,请您原谅我,我是那么那么爱您,原谅我的自私和狭隘。”

这封信彻底化开了我和佳佳之间隔着的那层东西,我深深认识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她的行为有多叛逆,个性有多张扬,思想有多善变,我都要静静地陪在她身边。我努力收敛着自己粗暴的脾气,让佳佳能真切感受到我对她的爱。

一天,我正在博客上给安安写成长日记,佳佳走过来,说:“妈妈,我也想开个博客。”我说:“好啊,你小时候不流行开博客,妈妈没能把你的成长故事记下来,一直是个遗憾。你现在可以自己写自己呀。”

我和佳佳一起注册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博客,并约定内容完全由她负责,我只是帮她把把关。私下,我呼吁在育儿网上认识的妈妈们,常去佳佳的博客串门留言。看到那么多网友关注、鼓励自己,佳佳的自信得到了大大提升。那段时间,她几乎迷上了写博客,进而也重新点燃了学习热情。

在生活上,我也试着放手,给佳佳更多的自:信任地让她自由支配零用钱;让她与同龄人去旅行;为她买一些适合青春期孩子看的书,并陪她一起看……

佳佳在变,我也在变。当孩子的心为你打开后,便没了冷漠、没了嫉妒,佳佳还会主动照顾安安,陪她一起做游戏、做手工、学画画。

姐姐对妹妹的耐心多了,妹妹对姐姐的依恋多了。如今,安安已经成了佳佳形影不离的小尾巴,几天见不到就彼此牵挂。受佳佳的影响,安安也喜欢上了画画,姐妹俩常在一起快乐做画,彼此欣赏。

专家点评:

体验失落,多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必修课

J 刘晶波(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反反复复阅读前面的故事,深深为每一个情节所打动,却迟迟不肯动笔。写什么呢?是列数老二的到来使老大可能遭受的各种心理伤害及其表现形式,而后给父母们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还是和父母们探讨一下如何帮助老大接纳老二、协调他们之间的冲突?毫无疑问,两方面都是必要的,也是之前在为家长们提供咨询时谈到最多的部分。但是,作为亲身经历着两个孩子之间的各种情感状态与行为表现的母亲,也作为一名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研究者,我深深意识到:所有与这些话题相关的策略与建议都需要有一个基础性的认同――对于个体儿童的发展来说,体验因为同胞而带来的失落,是他们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个孩子太孤单了!”“一个孩子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偏差!”不夸张地说,这几乎是父母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重要原因。这个原因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全天下为人父母者的一个共同愿望:将自己所得到的、所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的孩子!纵观众多的家庭养育实例,这个愿望的实现过程,正如人们由生理到心理的层层递进的需要一样,习惯性地遵循着先优化物质养育条件、再关注心理健康成长的顺序。

“生育第二个孩子”是众多父母希望帮助孩子们心理健康、创造更多幸福家庭生活的途径之一。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每个父母都对之充满着期待,与之相关的甜美温馨的生活图像不时地在头脑显现。不料想,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与新生命伴随而至的却是老大的异常:原本乖顺、可爱的孩子变得敏感、暴躁、紧张!非但不能对应父母头脑中酝酿的美好期待,而且还让他们因为老二的到来已忙碌不堪的身心,又陡然遭遇到了一系列的撞击,心生内疚、气愤、疑惑等。

这是怎么了?原本是想让老大有一个同胞和他(她)一起作伴、一起成长,可是没想到却让他(她)这么受伤、这么失落!原本指望老大能够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学会宽容、担当,可是老大却变得那么小气、自私、霸道!一心想把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东西都带给孩子的父母们,怎么能不由之而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呢?怎么能不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去修复老大的创伤、弥补老大的失落――

竭力寻找时间陪伴老大;

给老大买更多的礼物;

向老大反复承诺、表白“你仍然是我们最爱的孩子”;

激发老大对老二的兴趣、让他(她)喜欢上老二;

找机会让老大去体验因为有老二,他(她)可以收获的骄傲。

……

凡此种种,父母们的付出真可以称得上是煞费苦心!这些做法也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大的异常行为与消极情感,但依据我所积累的研究案例分析,却发现:就其根本而言,任何做法都不能真正改变老大的那一份“因为父母之爱被老二分割而导致的失落”。究其原因,并非是父母努力程度不够,也绝不是老大“太过执拗”,而是因为这种失落是人类多子女家庭生活环境中,所必然具有的一种系统性特征、一种生活事实。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就必然会体验到那份失落,因为出生顺序的关系,我们可以先从老大身上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二、老三那里也同样会充分地表现出来。作为一种系统性特征,这种失落的确会让孩子们深深体验到爱的剥夺、关注的危机,让他们怀疑原本深信不疑的人际氛围,进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负向的行为与情感;但是,也正是这种失落让孩子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坐标参照系统,从而帮助他们充分客观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就此而言,体验因为同胞而带来的失落,正是非独生子女们所特有的一种珍贵的养料,它可以自然而然地帮助孩子们蜕去专横、过度的自我中心等不利于健全人格养成的部分,帮助他们学会真正的尊重与自尊,进而更好地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当然,还原失落的真实定位、认同关于失落在儿童发展中所具有的价值,并不是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对老大的负向情感与行为就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基于之前所做过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适当的做法不是前面提到的那样竭尽全力去“弥补”“修复”,那样的话更容易助长老大“父母亏欠、对不起他(她)”等更为反向的判断,助长老大们的委屈、无助、被忽视等消极的认识与情感体验。适当的做法应该是用老大所能理解的方式让他们知道,父母知道他们失落的感受,并且,父母在陪伴着他们经历这种感受。这种处理方式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却是最有益于老大的心理健康以及全面发展的良策,因而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包括本人在内去体会、去践行。

上一篇:有趣的生活,才能流淌有趣的文字 下一篇:如何做到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