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水平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3-27 11:49:41

大学生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水平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SCCS、SES、CSES对1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 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各维度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之间,除自我刻板 性与之无显著相关外,其余均两两相关且非常显著。回归分析表明,集体自尊对个人自尊回 归效应显著,集体自尊对自我和谐回归效应显著。结论 个人自尊对集体自 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起了中介的影响。

【关键词】 自我和谐;个人自尊;集体自尊 ;大学生

Relationship among Individual Self-esteem, Collective Self-esteem a nd Self-consistency Congr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Fengzi,ChanW e nliang. Gu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 Commerce,Guangz hou 51085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 consistencycongruence with individual self-esteem and collective self-esteem. Me th ods SCCS, SES and CSE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d 189 college students.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turn were used on the data.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wecn collective self-e steem,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conomicsituation in self consistency congruence; self consistency congruence, individu al self-esteem, collective self-esteem and its dimensions negatively correlate dsignificantly with each other. Individual self-esteem, collective self-esteembo th got into the return equation of self consistency congruence. Conclusi on Indi vidual self-esteem was a mediator factor between collective self-esteem and se lf-consistency congruence.

【Key words】 Self consistency congruence;Individual self-esteem;Coll ective self-esteem;College student

自我和谐是C.Rogers人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实现自我潜能的过程中,自我概 念与现实经验的协调一致性,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1]。关于自尊,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个人自尊。这种自尊,强调的是自我的个人方面 ,即个人的价值感、尊重感和良好感。这些自我感受与自我评价来自于个人的特点、个人的 能力以及“我”与“他/她”的区别[2]。随着自尊的跨文化研究,人们发现在不同 的文化或群体中,自尊存在很大差异[3],自尊具有主观性和社会性两大特点。它 是个体在一定的社 会文化背景下,对自身总体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社会认同理论更提出:人们 是部分地根据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或群体种类来定义自我的[3]。由此可见,除了 影响个人 的自尊,还存在指向群体和社会的集体自尊。在我国,集体主义文化一直为大众所接受和推 崇,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的自我,可能带有更为强烈的集体性和社会性,这种自尊,强调的是 集体的价值感、尊重感和良好感,这些自我感受和自我评价,来自于集体的特点、集体的能 力以及“我们”与“他们”的区别。张力为在一项运动员生活满意感的研究中,以集体自尊 作为生活满意感的指标之一,得出结论认为:集体主义文化中的群体,集体自尊对其生活满 意感的贡献不容忽视[2]。目前,关于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水平,自我和谐与人格维度,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 意度的研究[4-6],已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而有关自我和谐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 的关 系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的关系研 究,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之间的关系;同时设想:个体在体验到集体 的归属感、集体价值与集体尊重时,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接纳程度将随之提高,进而促 成对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一致,实现自我的和谐状态。因而,本研究的假设是:集体自尊 与自我和谐之间,个人自尊将发挥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共200名,发放、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 9份,有效率为94.5%,所选被试男96人,女93人。

1.2 研究工具

1.2.1 自我和谐量表 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7],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 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点式(1~5)评分,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2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计为总分,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3 个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85,0.81,0.64。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649。

1.2.2 自尊的测量 个人自尊采用编制的《自尊量表》[8]进行测量。该量表为单维量表,由10个条目 组成,分值越高,表明自尊程度越高。本次测量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5。集体自尊通过《集体自尊量表》[9]进行测量。该量表共16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 由集体成员自尊、内在集体自尊、外在集体自尊和集体认同4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含4 个条目。本次测量的Cronbach α系数为:全量表0.72;集体成员自尊0.56,内在集体自尊 0.70;外在集体自尊0.68;集体认同0.29。以上两个量表均为7级李科特量表,分数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3 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要求被试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影响 的自我评定。

2 结 果

2.1 个人自尊、集体自尊总分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见表1。

表1给出了个人自尊、集体自尊总分及其各维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相关。可以发现,除自我 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灵活性与自我刻板性,自我刻板性与个人自尊、集体 自尊相关不显著外,其余两两之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2.2 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和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为了检测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对自我和谐的预测作用,我们对这3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 第1个回归方程考察集体自尊对中介变量个人自尊的预测作用;第2个回归方程考察集体自 尊对自我和谐的预测作用(包括SCCS、1、2、3);最后,考察集体自尊、个人自尊对自我 和谐的预测力大小。为了确定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我们必须明确如下条件:在第1个回归 方程中,自变量集体自尊必须影响中介变量,而在第2个回归方程中,自变量集体自尊必须 影响因变量自我和谐,在第3个回归方程中,自变量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必须影响因变量自 我和谐。如满足上述条件,那么,自变量集体自尊对因变量自我和谐的影响在第3个回归方 程中必然比在第2个方程中更小。

表2显示,在第1个回归方程中,集体自尊显著影响了中介变量个人自尊 F(1,187)=25.10,P

3 讨 论

自我和谐反映自我对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能力, 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反映和重要标志。个体只有在对自我、客体及对客体的期望达到和谐 统一,才能接纳、信任自己,正确地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做出客观评价。

3.1 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各维度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之间,除自我的刻板性与之无显著相关外, 其余均两两相关且非常显著,表明大学生良好的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可以使其达到较高的自 我和谐水平。大学生在整合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一致性过程中,对自我价值、自我接纳的 程度以及对群体价值的感受与评价如何,直接影响其自我和谐水平。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价值,良好的自我悦纳,对集体价值的认同、集体能力的肯定和集体特点的接纳,在此基础 上,个体经验逐渐丰富,自我评价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正,最终达到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协 调一致,实现自我的和谐状态。

3.2 个人自尊对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的中介影响 集体自尊对个人自尊作出了显著预测,可以解释其变异的12%,对自我和谐总分、自我 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灵活性也都作出了显著预测,分别可以解释其变异的3%、6%和5%。当我们在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之间加入个人自尊变量时,发现集体自尊对自我和谐总分、自 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的预测力,分别由3%下降到2%,6%下降到5%,5%下降到4%, 同时,标准回归系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与此同时,个人自尊也显著地影响了自我和 谐及其各维度,分别解释了自我和谐总分变异的3%,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的7%,自我灵活性的 3%。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集体自尊对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各维度预测力的下降,部分是由个 人自尊引起的。这一结果支持了本研究提出的设想,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之间,个人自尊发挥着中介作 用。当大学生在集体中,体验到集体的归属感、集体价值与集体尊重,认同集体能力时,他 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接纳程度随之提高,进而促成了对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一致,实现 自我的和谐状态。当然,在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变量,还可能涉及到其他方面,并且这 些中介变量之间也可能存在交互作用,这将是今后探讨的方向。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各维度与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之间,除自我的刻板性与之无显著 相关外,其余均两两相关且非常显著,表明大学生良好的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可以使其达 到较高的自我和谐水平。集体自尊对个人自尊回归效应显著,集体自尊对自我和谐回归效应显著,个人自尊 对集体自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起了中介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RogersC. Client-centered Therapy Londen: Constable&Company, 1951.1 58

[2]张力为,梁展鹏.运动员的生活满意感:个人自尊与集体自尊的贡献.心理学报, 2002,34(2):160-167

[3]张灵,郑雪,温娟娟.自尊的心理结构与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07,1:126

[4]包陶迅.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 006,9:125

[5]崔红,王登峰.人格维度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9( 6):370

[6]桑青松,葛明贵,姚琼.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心理科 学.2007,30(3):552-554

[7]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社.1999:319-320

[9]张力为.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10

(收稿时间:2008-04-16)

上一篇: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 下一篇:重点理工科高校大一新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