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27 07:39:19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认为该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模式僵化、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缺陷,导致教学效果差。笔者研究了相关应对策略,采用立体化教材来更新教学内容,运用“三结合”来改进教学模式,并结合考核方式的转变,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数据库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目前,在各类高等院校中,“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已成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的主要功能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能力。但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不能利用该课程的知识解决自己专业中的相关问题。例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不会用Access在报表中实现计算和汇总,不会对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本文通过对“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一、教学现状分析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较多,同时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该课程难以掌握。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要掌握这些新知识,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多数高校教师身兼几门课程及一些其他研究课题,因此,教师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知识的更新速度缓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课堂教学内容陈旧。

此外,在同一所高校中,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基本雷同。在统一化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在教学内容、学时等因素的限制下,教师不能积极发挥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较好地将该课程引入到相关专业中来,从而导致学生不能从中体会到该课程和自己所学专业的关系。

2.教学模式

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本专业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的是应用。但目前该课程一般采用教师课堂上讲概念、讲案例,学生上机验证该案例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把上机作为验证手段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和应用所学知识。

另外,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多数课程的教学学时都在减少,按传统的系统性、渐进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上述教学模式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学完后能用它来解决什么问题。虽然最终考试成绩优秀,但动手能力较差,不会用该课程的知识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3.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手段。目前很多高校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程序题,基本概念是考核的重点。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适应现代计算机教育的需求。

一方面,这种考核方式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记忆力,临近考试时,学生死记硬背书上的内容,忽视上机操作,从而使得这门原本实践性强、创造性强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考试过后,学生又容易忘记所学的内容,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现实中,一些学生不擅长死记硬背,却能够利用该课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但在笔试情况下,这样的实践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打击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二、应对策略

1.更新教学内容

我校组织该课程的教学团队,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依托广州大学开发的“纸质教材—学习辅助光盘—在线学习资源—技能实训”的立体化教材资源,进行试验研究,重点深入探索基于“四位一体”资源下的学习效果与效率的研究,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充实、完善和建设特色鲜明的本课程的教学案例与资源。

立体化教材资源各构成部分各司其职,在课程教学各环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纸质教材:以Microsoft Access 2007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的工具,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方法,结合国家等级考试大纲编写。以学生熟悉的任务等方式引出各章节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具体任务掌握课程的应用技术和相关知识。

(2)学习辅助光盘:它是纸质教材的拓展,将各章节中任务解决过程的重点与难点操作,制作成光盘,并配以原始操作文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任务解决的过程,最终实现纸质教材中任务解决的目标。

(3)在线学习资源: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以及不同的学习水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数字化网络学习环境。

(4)技能实训:目的在于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精选实验实践内容、制定相应的技能练习题库。实验与测试相结合,以任务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指导学生通过训练,提高数据库操作与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的确定遵循“适度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原则。以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表。

2.改进教学模式

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作者在教学中运用以下“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注重授课内容的“精与简”,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问题或案例”导入,根据“问题或案例”的分析导出新知识点;通过新知识点的学习,提出“问题或案例”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举一反三,分析类似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统一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给学生更大的自和自由度。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挫折教育探讨 下一篇:浅析多媒体技术与声乐教学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