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药物致过敏性皮炎1例

时间:2022-03-27 06:14:36

磺胺药物致过敏性皮炎1例

【关键词】磺胺药物;过敏性皮炎

1病例资料

李某,男,35岁,2009年1月5日上午因急性扁桃体炎自服家庭备药复方新诺明,服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2片,次日上午咽痛症状减轻,出现口周皮肤瘙痒。继续口服2片复方新诺明,下午13时,出现双眼肿胀,小便终末有坚涩灼热感并感觉外阴处瘙痒,未予以重视。19时双眼肿胀加重,口周肿痛并起有小水泡,外阴瘙痒加重且伴有坠痛,自检发现红肿,包皮系带处有一(1.5×1.0)囊性肿物,奇痒难忍。于20时就诊。入院时查:双眼肿胀明显,口周红肿,周边有数个小水泡,包皮系带处有一(1.5×1.0)囊性肿物,处有数个小水泡,边缘有渗出性红斑,双侧阴囊水肿,以“药物过敏”入院治疗。给予5%葡萄糖250毫升+维生素C 5.0静点,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注,扑尔敏8毫克口服,口周、涂以红霉素软膏。次日水泡处皮肤有暗红色表面湿润呈炎性浸润,继续抗过敏治疗,并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外阴,之后涂抹红霉素软膏。第三日,抗过敏治疗的同时患处给予龙胆紫药水涂抹,并给予电磁波理疗,一周痊愈。检查其口周、局部有小块暗褐色斑块之色素沉着外,未见疤痕。2009年8月因急性胃肠炎口服泻利停2片,服药数小时后,又出现前述症状且较前为甚。患者自述除服泻利停外,并未服用其他药物,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对糜烂处仍涂龙胆紫药水,并给予电磁波理疗,一周后告愈。嘱患者日后不可再服磺胺类药物。

2讨论

复方新诺明片与泻利停片中均含有磺胺甲唑,系磺胺类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及皮疹,药物专著及临床医书均有记载,但引起囊肿,奇痒、水泡、糜烂却少提及。从患者患病部位,症状,愈后留下色素沉着特点来看,当属磺胺类药物引起的药物性皮炎或过敏无疑。由于磺胺药物体内过程的特点自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尿药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含高浓度药的尿液本身就是一个半抗原,当尿液经尿道口排出体外与皮肤接触时,能与角质蛋白结合成完全抗原,使机体致敏。此病例也正如此。因为,与包皮系带处皮肤最为娇嫩,含药尿液浸渍,局部摩擦,加上患者搔抓加重刺激,故而出现了上述症状。以后要注意避免应用磺胺类药物。

上一篇:宫内及宫角同时妊娠一例报告分析 下一篇:阿昔洛韦输注过快引起急性肾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