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失眠1例

时间:2022-08-02 05:00:33

【摘要】1名67岁女性肺内感染患者,为抗炎治疗,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1次/d。两天后,患者出现入睡困难、易醒等失眠症状,立即停用该药并更改静点药物医嘱,两天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睡眠。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失眠

1临床病例

患者,女,67岁,主因发热、头痛,伴咳嗽、咳痰3d,于2009年8月9日入院。来院前曾自服“罗红霉素胶囊”及“扑热息痛片”。入院查体:T38.3℃,P99次/min,R21次/min,BP120/80mmHg(1mmHg=0.1333kPa);神志清楚,精神略差,全身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左上肺闻及湿性口罗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17.5×109/L,N0 0.92,RBC 4.32×1012/L,Hb 138g/L;胸片提示左上肺纹理增粗,呈炎性改变。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一日一次,静脉滴注;罗红霉素胶囊150mg,一日两次,口服;双黄连口服液20ml,一日三次,口服。用药两天后患者自诉出现失眠症状,表现为无睡意、入睡困难、易醒。经询问,该患之前从未有过此症状,也从未使用过沙星类(喹诺酮类)抗菌药,怀疑为左氧氟沙星所致的中枢兴奋症。遂停用该药,更改医嘱为:头孢曲松钠注射液3.0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一日一次,静脉滴注;口服药同前。2天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睡眠状态。

2讨论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近年来,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用前无需做试敏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多。该药品的不良反应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主要有:头痛、焦虑、思维混乱、幻觉、谵妄以及失眠等。其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具有脂溶性,组织渗透力强,可透过血脑屏障,抑制脑组织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不仅使γ-氨基丁酸从自主神经末梢释放减少,还竞争性抑制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受体的结合,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的一系列症状。

本例患者年龄较高,此前从未有过明显的失眠症状及相关家族史,也从未用过沙星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两天后出现失眠症状可以判定为该药物所致。据文献报道[2],高龄是左氧氟沙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60岁以上人群ADR发生率是60岁以下人群的2.3倍)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高龄患者体内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同时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地退化又致使药物的代谢减慢,二者共同的作用结果是进入血脑屏障的药物浓度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鉴于左氧氟沙星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笔者建议在临床工作中,为了预防和阻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充分考虑风险/效益比值及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特别是高龄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该人群在必需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时应注意剂量的调整,同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损害。

【参考文献】

[1]董彦会.左氧氟沙星相关精神障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4):281.

[2]张小青,王绍娟,刘军,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04,1(3):79.

上一篇: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下一篇:误服百草枯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