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人群麻疹和风疹血清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9-19 10:19:56

白山市人群麻疹和风疹血清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全面了解白山市人群麻疹和风疹血清抗体水平,按完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八道江区的新建街和通沟街共210名人群分7个年龄组进行抗体水平检测,210人中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2.6%,风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9.1%。

【关键词】麻疹;风疹; 血清抗体水平

麻疹、风疹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麻疹也是国家免疫规划重点监测的传染病,为了全面掌握白山市人群麻疹、风疹免疫现况,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风疹,白山市于2009年4―5月进行了麻疹、风疹血清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监测地区的确定 白山市所辖6个县(市、区)按完全随机抽样抽取八道江区,对八道江区的13个乡镇随机抽样抽取新建街道和通沟街道。

1.2 监测对象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每个年龄组30人。

1.3 实验室检测方法麻疹和风疹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G抗体。试剂盒由省疾控下发。

2结果

2.1麻疹和风疹IgG抗体分析

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风疹IgG抗体阳性率监测

2.2 表2人群麻疹、风疹免疫史情况

3、讨论:

3.1从表1、表2来看白山市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2.9%,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9.1%。在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析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总的趋势是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组的阳性率高,这与2006年在全省开展的14岁组的麻疹强化免疫有关。1岁组和20岁组阳性率低,主要是1岁组儿童中有9名儿童无免疫史提示母体抗体水平的下降。而20岁组人群麻疹多年来未免疫,麻疹IgG抗体阳性率逐渐降低。

3.2在不同年龄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2岁组,这主要是刚刚接种疫苗有关。1岁和20岁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主要是1岁组儿童中有9名儿童无免疫史提示母体抗体水平的下降。而20岁组人群风疹多年来未免疫,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逐渐降低。

通过以上分析提示1岁和20岁组人群为白山市麻疹和风疹高易感人群。

4 建议

4.1提高育龄期妇女麻疹和风疹接种和抗体水平监测,降低婴儿初免前麻疹和风疹发病率。

4.2确保儿童初免和加强免疫的成功率。加强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工作,重视提高20岁组人群免疫工作。

4.3 加强麻疹、风疹控制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应保证计划免疫必要经费,认真执行对麻疹、风疹控制的工作规划。落实计划免疫工作的各项指标,实行目标责任,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层层负责,保证计划免疫专业队伍的稳定,提高计划免疫人员的业务素质。

4.4 保持高计划免疫覆盖率

白山市自1996年以来麻疹接种率一直在98%左右。麻疹、风疹发病主要在4-5月份,目前年轻母亲的免疫力基本来自少儿时期的人工自动免疫,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或消失,这样传给婴儿的免疫力更弱,甚至没有免疫力,所以高峰值出现在小于1岁儿童,我们不仅应加强7岁儿童的麻疹、风疹加强免疫,还应加强麻疹、风疹初免及时性,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还应适时开展麻疹、风疹的强化免疫,对减少免疫空白人群将起到重要作用。

4.5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

在确保初免儿童高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提高0-7岁儿童麻疹和风疹疫苗常规免疫同时,特别要重视流动儿童、外来人口的输入,减少漏种和易感儿童的积累。

4.6 开展麻疹、风疹疫苗强化免疫,根据白山市麻疹、风疹资料分析,近几年来麻疹、风疹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市在2006年开展麻疹应急接种工作,在2008年对中小学开展了风疹的接种工作,为控制麻疹、风疹的发病奠定了基础。

4.7 加强麻疹、风疹知识的宣传,争取各部门的配合,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配合,在儿童入学时交儿童预防接种证,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儿童免疫,降低麻疹、风疹发病率,加强麻疹、风疹科普知识的宣传,使社会重视,家长重视,人人参与。

上一篇:塔城市区内汉\哈族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调查 下一篇:急诊宫外孕在手术室的抢救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