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容积重建在Pilon骨折诊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7 04:01:37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容积重建在Pilon骨折诊疗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重建(VR)在Pilon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Pilon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将轴位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中行MPR、VR成像,并与常规正、侧位X线片及手术结果相对照。按Rüedi-Allgwer分型,对骨折进行分型并评估踝穴关节面粉碎、塌陷及劈裂的程度。结果:MSCT改变了7例Rüedi-AllgwerX线分型,MPR能清晰地显示Pilon骨折的踝穴关节面塌陷、劈裂及关节面下骨折线,VR能全面、立体及多角度显示骨折线及骨折碎块。14例患者行手术冶疗,手术入路依椐MPR及VR确定,手术结果证实MPR及VR所见。结论:MSCT对Pilon骨折能正确分型,其MPR及VR能精确地显示Pilon骨折情况,对术前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Pilon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c)-154-02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干骺端累及踝穴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较为常见,高能量损伤致踝穴关节面粉碎、塌陷及劈裂,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以往其诊断与治疗通常以X线平片为依据,由于踝臼关节面水平走行,周围骨块重叠,因此不能准确、全面及立体地显示,影响骨折的分型,对关节面塌陷、劈裂移位评估不足,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笔者将我院2005年5月~2006年4月间35例Pilon骨折行MSCT的MPR及VR成像,以探讨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男24 例,女11例;年龄14~61岁,平均35岁。右侧19例,左侧16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车祸伤10例,扭伤3例,重物压伤1例,其他伤3例。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15例,合并腓骨骨折26例,合并他处骨折9例。MSCT扫描时间为伤后2 h-25 d,平均9 d。所有患者扫描前均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证实骨折存在。

1.2 扫描方法及图像重建技术

应用Philips Mx8000IDT16层螺旋CT机。患者仰卧位,足先进,以踝关节为中心,根据X线片所见确定扫描范围。扫描条件:电压120 kV,电流200 mA ,准直为16×1.5 mm,层厚2 mm,间距1 mm,螺距1。扫描结束后将轴位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对骨折区域进行MPR 、VR 成像,调节适当的窗宽、窗位,将图像在X、Y及Z轴上旋转,以获得最佳的观察角度,并调节灯光以增加立体感。

2 结果

本组35例中,轴位、MPR及VR像均能明确诊断Pilon骨折。按照Rüedi-Allgwer分型,单纯依靠常规X线片分型: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14例。结合MSCT的轴位、MPR及VR所见分型,4例由Ⅰ型改为Ⅱ型,6例由Ⅱ型改为Ⅲ型。35例中有19例发现新的较大骨折块。MPR可准确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及碎骨移位的情况,清晰显示关节间隙内游离碎骨,对细小骨折及移位不明显的骨折亦可满意显示,但缺乏立体感,对多发骨折的骨折线的走行及累及范围判断有困难(图1)。VR 图像均能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及范围,骨折线的长短、走行及骨折块的形态与大小(图2),通过切割技术去除距骨,清晰立体地显示踝臼关节面骨折线的走行、塌陷程度及塌陷面积(图3)。14例踝臼关节面塌陷≥5 mm,根据MPR及VR所见确定手术入路,手术结果证实MPR及VR所见,通过植骨恢复关节面的平整。

3 讨论

Pilon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是1911年由Destot首先命名,约占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6%[1],由于骨折引起踝臼关节面的粉碎、劈裂及塌陷,关节面复位较为困难,不易进行手术治疗。因踝臼关节面水平走行,周围骨块重叠,X线平片常对骨折的粉碎性估计不足,对塌陷、劈裂移位的判断不够精确。常规CT 轴位扫描图像虽然避免了重叠,但是缺乏立体感及整体感,临床医生较难判断骨折全貌,对手术的指导有一定的局限性。

MSCT可以不间断地采集投影数据,可以通过重建得到物体的体积数据,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减少动态伪影。Z轴分辨率提高,其空间分辨率基本达到轴位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多向同性,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二维MPR及三维VR像[2]。

MPR属于二维重组成像技术,可进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斜位以及任意平面的重组,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区域,可清晰显示骨折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弥补了轴位图像中骨折显示的不足,较好显示骨折线的走行、数量,显示骨骼深部、关节面下及水平走行的骨折线具明显的优势。利用曲面的MPR(Cured MPR),可以进行任意曲面的重建,对非线性骨骼的骨折线显示有独特的优势。Mc Enery等学者认为关节面塌陷和劈裂≥5 mm 为手术指征[3]。本组35例患者MPR像全部准确显示了骨折的部位、类型、骨碎片移位及关节的对合关系,关节间隙内的游离碎骨、关节腔内积血以及周围软组织肿胀亦显示清晰,其中14例通过MPR图像测量了踝穴关节面塌陷的深度≥5 mm而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术前清晰地了解踝臼关节面劈裂及塌陷程度甚为重要。

VR重建技术是对扫描容积内不同像素施加不同的透明度,通过透明部分观察其后方的结构,空间立体感强,结合关节切割技术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清楚显示骨折部位、类型、骨折线长短、走向及骨折块的数量。本组35例患者通过软件自动或手动功能切割距骨,使踝穴关节面清晰显示, 还可以通过软件计算出塌陷面积及体积,为关节面骨缺损处植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VR在创伤骨外科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总之,对于Pilon骨折,MSCT的MPR、VR 成像技术能直观、立体及全面地显示踝穴关节面的骨折情况,对骨折能准确分型,对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秋林,王秋根,纪方,等. 动力外固定器加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2):109.

[2]Rydberg J,Buckwalter KA,Caldemyer KS,et al. Multisection CT:scanning techniqu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J]. Radiographics,2000,20(6):1787-1806.

[3]Mc Enery KW,Wilson AJ,Pilgram JK,et al. Fracture of the tibial plateau value of spiral CT coronal plane reconstruction for detecting displacement in vitro[J].AJR,1994,163(6):1177.

(收稿日期:2007-04-1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07欧洲资本市场论坛在杭州举办 下一篇:对新形势下医院质量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