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HCG变化在诊疗早孕先兆流产及宫外孕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3-27 11:12:18

监测HCG变化在诊疗早孕先兆流产及宫外孕的临床意义

【摘 要】目的:对监测HCG水平变化情况在早孕、先兆性流产、宫外孕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孕、宫外孕、先兆性流产患者病例各42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甲组、乙组、丙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β-HCG、P、E2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组患者的β-HCG水平明显高于乙丙两组,乙组患者的β-HCG水平明显高于丙组;甲组患者的E2水平明显高于乙丙两组,丙组患者的E2水平明显高于乙组;丙组患者的P水平明显高于甲乙两组,甲组患者的P水平明显高于乙组。结论:早孕者的β-HCG水平会明显升高,宫外孕患者的P和E2水平会明显降低,先兆性流产患者的β-HCG水平会明显降低且P水平会明显升高,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对三种疾病进行诊断鉴别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评价指标。

【关键词】HCG;早孕;先兆性流产;宫外孕诊断;诊断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66-01

通过对正常早孕、先兆流产、宫外孕患者血液中的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进行测定,发现上述实验室指标在三种妇产科疾病鉴别诊断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可以为临床对上述三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1、2]。本次研究对早孕、先兆性流产、宫外孕患者的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早孕、宫外孕、先兆性流产患者病例各42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甲组、乙组、丙组。甲组中未产妇28例,已产妇14例;患者年龄17-32岁,平均年龄(24.3±0.5)岁;体重43-68kg,平均体重(52.8±1.4)kg;孕周5-11周,平均孕周(7.4±0.7)周;乙组中未产妇26例,已产妇16例;患者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4.5±0.6)岁;体重42-69kg,平均体重(52.7±1.5)kg;孕周5-12周,平均孕周(7.3±0.8)周;丙组中未产妇27例,已产妇15例;患者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4.6±0.7)岁;体重44-69kg,平均体重(52.9±1.3)kg;孕周4-11周,平均孕周(7.2±0.8)周。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三组患者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的第二天早晨,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并采用我原先有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进行监测。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三组研究对象的β-HCG、P、E2三项指标的水平进行对比研究。

1.4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形式表示所得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如果两组数据P值比较结果小于0.05,则数据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β-HCG、P、E2水平

甲组患者β-HCG水平为(5416.29±253.17)IU/L,P水平为(31.25±10.51)μg/L,E2水平为(1608.33±221.07)ng/L;乙组患者β-HCG水平为(3768.22±198.05)IU/L,P水平为(8.56±2.39)μg/L,E2水平为(282.40±51.14)ng/L;丙组患者β-HCG水平为(2644±41±145.86)IU/L,P水平为(52.47±13.28)μg/L,E2水平为(852.36±56.49)ng/L。上述三项指标数据三组中任意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β-HCG水平进行测定是临床对早期是否妊娠进行诊断的最主要的一项实验室指标,也是对宫外孕进行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在临床上伴随出现失血性休克宫外孕患者人数占宫外孕患者总人数的10%左右,该病主要具有发病急,失血多的特点,及早对该疾病进行明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3]。宫外孕发病时,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输卵管内膜没有完好的蜕膜反应形成,以对滋养细胞合成的侵袭进行抵抗,且由于输卵管肌层的厚度相对较薄,血供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滋养细胞的发育水平出现异常,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的β-HCG量明显减少,尤其是随着受孕时间的不断延长,正常早孕与宫外孕患者血液的β-HCG的差别也就越大[4]。早期先兆流产疾病由于母体、胚胎及免疫等因素的作用,使胚胎的发育状态相对较差,因而由滋养层细胞产生的β-HCG与正常早孕者比较相对较低。因此,在孕早期,特别是早孕时间不足35d,超声技术往往不能够确定是否为宫内孕,血清β-HCG浓度测定在临床上可以作为对宫外孕疾病进行诊断一项重要指标[5]。

E2水平在早期妊娠期间会明显升高,该物质主要来自于患者的卵巢和胎盘[6]。在正常早孕者中,E2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卵巢黄体,在1O个星期以后主要由胎儿的胎盘单位负责合成[7]。本次研究中宫外孕由于受精卵着床的输卵管肌层的厚度相对较薄,血供情况不是十分理想,胚胎的发育情况不良,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说滋养层细胞均较正常早孕和先兆流产者低;先兆流产者由于母体和胎盘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胚胎的发育情况不是十分理想,因而与正常早孕组比较E2水平相对较低。

P在宫外孕患者机体中的分泌量相对较低,宫外孕发病时,由于输卵管肌层的厚度较薄,血供情况欠佳,滋养层细胞量相对较少,且活动能力低下,黄体的刺激能力低下,使黄体的发育出现严重异常[8]。因而滋养层细胞产生的β-HCG水平与正常早孕者比较相对较低,妊娠黄体水平较低,所以由滋养层细胞和妊娠黄体产生的P水平会明显偏低。

结合β-HCG、E2、P并动态观察,对于反复阴道少许流血,孕周小宫腔内B超不能检查出孕囊时,早期诊断宫外孕有一定的意义,可减少宫外孕大出血的发生,增加保守治疗减少手术的的机率。

参考文献:

[1] 刘珠凤,黄荣丽.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2(15):251-252.

[2] 胡志远,程红,杨薇薇.经阴道超声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杂志,2009,14(11):312-313.

[3] 郭瑛,王冬娥,彭建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监测在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6(10):780-781.

[4] 黄鲁,张雪玉,马鸿云,等.血β-HCG联合孕酮测定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3):242-243.

[5] 樊世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16(14):200-201.

[6] 卢慧琴,郑荷芳,赵红樱.70例休克型宫外孕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3):2068-2069.

[7] 许建营,陈淑霞,朱红鹏.输卵管妊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363-1364.

[8] 魏秀莉,宋阳,邓高丕.β-HCG、雌二醇、孕酮及雌二醇/孕酮比值对早期输卵管妊娠的鉴别诊断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5):386-387.

上一篇:医患关系恶化的因素及措施 下一篇:优质护理对小儿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