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要忽略保健

时间:2022-03-27 10:39:41

春节不要忽略保健

春季是老毛病的多发期,您要特别留意。春节期问,您千万不能因为儿女都回到了身边,高兴得只顾着忙乎孩子们,而忘记了照顾自己的身体。三大纪律是:不激动,不熬夜,不牛气。注意呢?请看下文。

立春已过,天气一天天地暖和起来,一些老年人认为,严寒的冬季已过去,在保健上就不用太注意了。对此,专家提醒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春季是一些疾病的多发期,老年人春季需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体魄。

在春天,老年人要注意饮食调理,宜多吃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肠胃引发疾病。胃寒的老年人早、晚喝点姜糖水,既可以御寒又可以起到防治感冒的作用。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老年人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间,老年人不要频繁出入人多的公共场所。为增强抵抗力,老人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或吃几瓣生蒜,或采取在室内熏醋的办法。

春天是老年人走出家门参加健身活动的大好时光,常到户外活动,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阳光还可以杀死细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所以春季老年人要走出去,多进行室外活动。另外老年人外出时一定要注意着装,春天天气多变,忽寒忽暖,老年人不要过早地脱掉厚衣服,而应适当地“捂”一段时间,以便身体各个部位能适应。

春节即将来临,赶早给老年朋友提个醒:节日善待自己,全家平安健康。

操劳不宜过度:节日到,家家忙,忙打扫,忙采购,忙送往,体力消耗大极易疲劳,如患有慢性病更容易导致旧病复发。不妨退居二线当顾问,不必算钱算物,劳费心思,简单过年,与时俱进,过个祥和的节日。

兴奋不宜过度:节日亲人团聚,喜气洋洋,老人添寿,孩子长岁,不亦乐乎。喜庆气氛难免使人心情激动,但兴奋过度易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尤其冠心病、高血压病人易发生脑溢血、心绞痛及心肌梗塞。需保持平和心境,调整好心态,平安过节。

娱乐不宜过度:节日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应量力而行,不能像年轻人一样熬夜,更不能通宵达旦地看电视、搓麻将,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饮食不宜过量:不可因节日饮食丰盛而过量进食,防止发生消化不良、胆囊炎等。少食海鲜蛋白以防导致痛风。家人团聚,最好不敬烟敬酒让饭。患有糖尿病、胆囊炎、心脏病、消化性溃疡的老年病人,切莫为美酒佳肴而开禁,否则会引起胆绞痛、心肌梗塞、胃穿孔。

饮酒不宜过量:节日亲友相聚,小酌几杯并不为过,但餐餐不离酒,不加节制,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有病不宜停药:节日期间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不可图吉利随意停药或忘服药,以免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应坚持治疗和护理。节前要检查家庭药箱,备好药品,以防万一。

有病不宜忌医:节日期间有的老年人患病怕麻烦,不愿去医院。患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否则会错过最佳诊治时间。春节气候乍暖还寒,是感冒、流感、肺炎等多发季节,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人,在家休息为宜,少去公共场所。

新加坡华人过年习俗

新加坡华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5%,他们向来都非常重视中国农历新年。因此,新加坡华人的新年活动与饮食等习俗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既保留着浓郁的传统风俗,又富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新年活动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在新春佳节,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古已有之。古词曰:“儿童行礼说辞岁,长辈分他压岁钱。一见簇新原辫子,磕头领去喜连天。”新加坡华人如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每当新年临近,新加坡人都会到附近银行换取价值为2新元到20新元(1新元约合0709美元)不等的新钞,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间,装入印有图案及写有吉祥祝愿词的红包之中,再分送给自己的儿孙或其他前来拜年的孩子,压岁钱从5新元、10新元和20新元不等。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不用给孩子红包,但结了婚的人就需要给自己有关系的晚辈红包。现在,一些有能力的晚辈也不忘行孝心,在新春佳节之际给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送上一个红包,或是请父母去餐馆享用美味佳肴,或是送他们去国外休闲旅游。

随着时间推移,今天的红包内容当然是花样百出,里面可以是购物礼券、银行礼券,也可以是地铁车资卡、纪念邮票或钱币等。总之,目的是能够让收红包者善加利用,同时祝愿他们岁岁平安,事事顺利。

早在过年前,新加坡华人会将住家彻底打扫干净,进行称之为“春节大扫除”的宏伟工程。此后,就会购买各种新年饰品,如财神、门神和春联等,而今年有关老鼠图案的金色与红色装饰物特别畅销。同时,他们也会到花店仔细挑选自己喜爱的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树、象征开运聚财的开运竹、具有吉祥与发财之意的、象征财源滚滚的金钱树等。

在新春期间,华人依然保留走亲戚、互道吉祥的习惯。大年初一,儿子儿媳和孙子辈都要向父母和爷爷奶奶拜年,女儿女婿和外孙辈则是初二上门道贺。当然除了红包外,也会送一些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水果与花卉等。

春节饮食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团圆饭,是华人新春期间最为重视的一顿饭。它既是一次家庭成员的大团圆,也是一次品尝美食的好机会。因此,这顿饭不但丰盛而且讲究寓意。

新加坡华人以中国福建人和广东人居多,也有部分海南人和客家人。潮州人过年少不了卤味,客家人少不了豆腐,海南人则一定要吃鸡和寓意久久昌盛的韭菜。鱼象征吉庆有余,自然是华人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现在许多新加坡华人新年也开始吃火锅,方便实惠,另外火锅也叫围炉,这与过年吃团圆饭的说法也甚是贴切。

新加坡华人中也有一些中西合璧的特殊文化。这些人非常重视春节。他们制作的新年食品有寓意“旺来”的黄梨挞,祝福人们步步高升的九层糕,象征家人“粘”在一起的糯米类食品等。

在新加坡,春节最为独特的一道菜是“捞鱼生”,即切成一片片的新鲜生鱼肉配以瓜丝、水果丝和各类蔬菜,再加上蜂蜜等,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用筷子将各种美味高高夹起,一边用广东话说“捞起(喜)!捞起(喜)!”,借着“捞喜”的谐音祝福来年事业发达。

现在,随着餐饮业的发达,许多新加坡华人都会到餐馆享用年夜饭,也有叫餐送到家的。为迎合农历新年,新加坡的餐馆与酒店纷纷推出精美的各式菜肴:如“喜悦祥和宴”“富贵满堂宴”“骏业宏图宴”“恭贺成功宴”等,价格的尾数也多取与“发”的谐音8。今年狮城最昂贵的团圆饭是由位于乌节路的华亭餐馆推出的价格为5888新元的豪华大餐,用料来自澳大利亚、智利与印度等国。也认识新朋友。您可以在上边随便说两句,也可以正儿八经地发表作品。不论哪种形式,都会有一群人来围观您。

过年那些事儿

过年走亲串友,沟通感情,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良好的文化传承。但在当下的社会形态里,这种占老的交流方式,也暴露出了许多的不适应和落后状态。时代需要一种全新的过年走亲戚和侯客人的方式,将疲于劳顿的人们从过年中解放出来,用一种新的年文化替代旧的年文化,让人们真正享受到过年的轻松与快乐。

送走最后一拨客人,我和妻子才真正松弛下来。妻子长出了一口气说,今天我们总算过完年了,要不我实在是支持不住了。昨晚我们躺在被窝里,身子都像散了架一样,腰酸腿疼,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五十岁的人,还真经不住这个年的折腾。过年真累!我们家的年尤其累。

人们都说过不了十五就过不完年,我家的年就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我家的年前前后后要忙活一个月,我和妻子是过年的主角。一进腊月,我俩就开始盘算这个年怎么过,预算过年开支,罗列年货清单,规划走亲戚的路线图,谋划年后候客的事宜。到了年根,我便抽时间置办年货,妻子打扫卫生、整理家务,进入过年的实战状态。

我家过年的真正含义,其实就两条:一是走亲戚,二是侯客人。我家的亲戚特别多,尤其是老亲戚居多,光老亲戚就十几家。前些年我的三个姑奶奶家都走动,就连我爷爷的老娘家都在走,直到我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以后,路途实在太远了,彼此才终结了过年走动。不过,我父亲的老娘家至今还在走动。老亲戚加上我们晚辈的新亲戚,走起来真是一大难题。没办法,我只好和弟弟家分开走。

原来都在老家时,我在镇上工作,忙得不可抽身,妻子大年初二开始替我走亲戚,一直走到过了十五开学还走不完。她骑着自行车,车把上、后座上都放得满满登登,每天就像一个驼夫一样,顶着严寒穿梭在冬日的乡间。赶到雨雪天气,或者喝几盅酒,妻子也免不了与自行车扒骨碌,馒头与饼干散落一地,酒瓶子也会就地开花。为这事妻子没少埋怨过我。没办法,亲戚不走不行,来而不往非礼也。

搬到新城以后,再挨家挨户走亲戚,根本不太可能了。我便改变了方式,大部分亲戚春节前就走,找部车一天串完。东西不少拿,就是不再挨家吃饭了,一家呆上半个小时,见个面,聊聊家常就走人。这个办法,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今年腊月二十六我们就基本走完了亲戚,腾出时间处理其他的事情。

其实,现在走亲戚的压力还不是太大,侯客人才是最累人的活。所有的客人都要年后来,不论是到老人家去的,还是来我家的亲戚,都要有我和妻子负责招待。每年都是这样,从大年初二一直侯到快过十五才能结束。今天来一家,明天来两家,每天侯客不断溜。父亲曾建议给所有亲戚下个通知,确定一个日子统一在酒店招待,不来的以后不再招待。我说这样太武断,各家有各家的盘算,咱不是一级政府,怎能搞“行政命令”。

侯客人只能“守株待兔”了,来多少侯多少,谁来侯谁。今年的亲戚来得很猛,算计到的,没算计到的都涌上来了。从大年初三开始,一直侯到正月十二才算基本侯完。有几次亲戚来得太集中,一天能来十几口,只好安排在酒店招待。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和妻子张罗饭菜,在家里招待。我们出去买菜,回来烹调。择菜、洗菜、切菜、炒菜、盛菜,拉桌子,摆凳子,让位子,还要陪着客人说话、喝酒、吃菜,里里外外,忙得团团转。送走客人,所有的锅碗瓢盆还要洗刷一遍,房间卫生也要重新打扫一遍。有时中午的亲戚还没走,晚上又接着来了,你侯也得侯,不侯也得侯,再累也得强打精神,笑脸相待。

不知是我们老了,还是接待任务太重,每当客人一走妻子就喊自己快撑不住了,一脸的疲惫和不悦。也难怪妻子喊累,今年过年事儿特多,我侄子的婚事,妻子侄子的买房,我姨家弟弟的婚变,这些烦心事都一股脑地涌上来,更加重了我们过年的负担。

应该说,过年走亲串友,沟通感情,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良好的文化传承。但在当下的社会形态里,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也暴露出了许多的不适应和落后状态。时代需要一种全新的过年走亲戚和侯客人的方式,将疲于劳顿的人们从过年中解放出来,用一种新的年文化替代旧的年文化,让人们真正享受到过年的轻松与快乐。

上一篇:探寻醉美张家界 下一篇:论将文化因素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