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时间:2022-03-27 05:13:54

浅析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接收无力以现金方式支付农村信用社债权的债务人和担保人的抵债资产数额不断增多,虽然挽回了一定的资金损失,但由此带来的抵债资产接收、处置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风险逐步暴露,应引起各级农村信用社的高度重视。

主要风险

抵债资产接收不合规。一是不通过法院、仲裁机构裁决(定)或协议两种法定方式接收抵债资产。主要是部分农村信用社接收的抵债资产只在核算上纳入抵债资产科目,但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裁决(定)或抵债协议书。 二是取得抵债资产后不及时办理过户手续。部分农村信用社接收的抵债资产,未及时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手续,影响了事后及时有效处置。三是违规接收政策法规明令禁止接收的资产。个别农村信用社违规接收非建设用地性质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抵债资产;违规接收变现困难、估值风险较大的商标权作为抵债资产。

会计核算不规范。一是个别农村信用社收回抵债资产后,没有按规定及时转入待处理抵债资产科目,仍在原贷款科目核算,主要原因是抵债手续不完善或权属不明导致暂无法入账,违反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关于“银行应在取得抵债资产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严禁违规账外核算”的规定;二是个别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已处置完毕,损失额未作抵债资产处置损失处理仍在抵债资产科目反映。

抵债资产管理工作薄弱 。《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在抵债资产的收取直至处置期间,银行应妥善保管抵债资产,对抵债资产要建立定期检查、账实核对制度”。但是,部分农村信用社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差,对接收的抵债资产保管不善,日常检查、维护不到位,形成灭失或部分损失。主要表现为抵债房屋倒塌、抵债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被盗、报废、毁损等情况。

抵债资产处置不及时。一是抵债资产处置的主观意愿不强。部分农村信用社担心抵债资产处置损失较大,会直接影响到当年经营效益,不愿意按时处置;有的对于抵债资产处置损失的责任认定存在顾虑,不敢轻意处置,而将抵债资产长期闲置或对外租赁,虽然避免了当年的处置损失,但增加了丢失、毁损和部分资产贬值的风险;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接收抵债资产后长期挂帐不予处置。违反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关于“以抵债协议书生效日,或法院、仲裁机构裁决抵债的终结裁决书生效日,为抵债资产取得日,不动产和股权应自取得日起2年内予以处置;除股权外的其他权利应在其有效期内尽快处置,最长不得超过自取得日起的2年;动产应自取得日起1年内予以处置”的规定。

抵债资产自用手续不合规。个别农村信用社未经审批并履行合法有效的手续,将接收的抵债资产自用。违反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关于“银行不得擅自使用抵债资产。确因经营管理需要将抵债资产转为自用的,视同新购固定资产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的规定。

防范对策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随着农村信用社贷款资产规模的不断壮大,由于市场变化、企业管理等内外部原因导致借款企业不能按期归还贷款,信用社依法取得抵债资产的情况将会逐渐增多,这对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营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加大了信用社的经营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在抵债资产的接收、处置和管理上应牢固树立全局和长远观念,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及周转速度,使抵债资产成为一池“活水”,将抵债资产余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额度,以保障正常收益水平。

加强甄别,谨慎接收。一是农村信用社在接收抵债资产时应加强甄别与选择,避免盲目接收造成损失。严格把握抵债资产的范围,区分地域位置,尽量以房地产、有价证券等不易贬值的资产抵债,避免将低值易耗品、机器设备(特别是专用设备)等作为抵债资产,严格限制城市较低类别地段、县级以下和经济落后地区及划拨土地上的资产抵入;二是审慎接收抵债资产,特别是权属不明晰或实际处置变现价值远低于抵债价值的抵债资产应严格限制,对已接收权属不明晰的抵债资产要尽快完善相关手续。

明确职责,加强管理。 一是农村信用社应严格落实抵债资产管理部门责任制,将抵债资产的审查、管理和核算等环节的责任落到实处,建立抵债资产卡片账或登记簿,详细记录抵债资产的名称、数量、类别、保管方式、接收处置价格、接收处置时间、经营处置方式、经营处置损益、垫付税费、管理责任等情况,指定专人对抵债资产进行集中或授权管理,每月定期盘点,进行账(卡、簿)、帐实核对检查,做到账(卡、簿)一致,账实相符;二是建立抵债资产管理责任赔偿制度,对因管理人员失职等人为因素造成资产毁损、丢失的,以及抵债资产档案损毁、缺失,致使信用社权利无法实现的,由保管责任人负责赔偿,有关人员承担连带责任。

分类处置,减少损失。一是农村信用社接收抵债资产后尽快处置变现,不动产和股权应当自接收之日起两年内予以处置,特殊情况根据抵债资产接收权限逐级报批后可适当延期;动产以及其他权利形式自接收之日起半年内应及时予以处置,需要延期处置的,也应按接收时的权限征得上级管理部门的同意;二是把握时机,分类处置。对不动产尤其是对具有升值潜力的商铺和土地的处置根据权限报批后可适当延长时限,采取“以租收贷”的方式提高回收率,同时要加强评估、注重维护、把握时机,适时处置;对偏远地区的房产及机器设备、专用工具等资产应尽快而彻底地予以处置,防止毁损或丢失;三是坚决杜绝账外处理抵债资产、非合法方式取得抵债资产和擅自留用抵债资产等违规行为,对确有需要自用的,要根据农村信用社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上一篇:加强合同管理 防范法律风险 下一篇:优良的作风体现在业务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