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信贷人员队伍素质应尽快提高

时间:2022-09-29 06:13:48

农信社信贷人员队伍素质应尽快提高

信贷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贷人员素质高低是决定信贷工作优劣的直接因素。据调查发现,目前,且不说农信社信贷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就现有信贷人员队伍素质状况看,已明显暴露出了许多因信贷人员素质偏低而造成信贷风险的现象。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当前,农信社信贷人员队伍素质要得到尽快提高,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严格岗位标准,实行优胜劣汰。岗位标准是衡量一个岗位能否根据职责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工作质量标准。就目前农信社信贷岗位设置情况看,岗位设置较全,各岗位职责划分也比较明确,但问题的关键是对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缺乏严格的标准,且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比较普遍,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某些领导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信贷岗位成了职工“下岗再就业”的“救助”渠道,人员构成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较差在信贷岗位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而,造成人员素质标准与岗位职责要求严重不匹配。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根据信贷岗位的职责要求,确定好能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人员素质标准,比如:年龄标准、文化水平要求、专业技能程度,等等;其次,要在确定岗位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考试考核的办法,对现有信贷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对于新调整人员按照岗位标准择优选配,以达到信贷人员的最优化。

强化岗位培训,提高专业技能。近几年,由于信贷队伍人员较少、业务量增速较快,大部分信贷人员把时间都用在了忙于对日常业务工作的应付,缺少了对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再提高。同时,也有不少单位的不少领导对信贷人员素质的提高缺乏长远战略意识,只求眼前工作应付,放松了对信贷人员的在岗培训,致使信贷人员知识更新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专业技能得不到及时提高。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一要通过组织短期培训,把新业务、新知识和上级一些新的信贷政策不折不扣地及时灌输给每一位信贷人员,使其快速提高应对岗位工作的能力;二要为信贷人员创造一个在岗自学的良好环境,建立在岗学习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鼓励在岗自学措施,激发信贷人员的学习热情;三要组织信贷人员开展专业技能练兵活动,如:技术比武、综合技能演练等,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调动信贷人员学技能、练技术的积极性。

加强岗位考核,规范工作行为。目前,信贷管理工作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对信贷市场调研分析工作做得普遍较差,市场信息闭塞,信贷市场开拓不够,信贷投向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贷后管理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仍然是信贷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人员自身的市场调研分析能力不强,对市场研究分析不准确甚至就根本不懂得如何研究分析市场,从而,驾驭市场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二是信贷人员缺乏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工作质量不求高标准、严要求,只求工作表像过得去;三是多年来的传统信贷管理模式在不少信贷人员中已成痼疾,对现代化信贷管理方式、方法接受能力较差。因此,要改变这些现象,一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岗位考核,严格岗位质量标准,增强工作责任心,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或因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现贷款质量问题的要严查严处;二要规范信贷工作行为,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规程,加大对操作流程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制度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上一篇:浅析农村信用社ATM风险管理 下一篇:加强合同管理 防范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