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营改增”条件下企业的税负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

时间:2022-03-26 12:44:15

试论“营改增”条件下企业的税负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

摘要:营改增作为我国当前财税体制改革以及企业结构减税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税制困境。本文基于笔者水利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开展“营改增”以来企业税收负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若干应对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税负;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2004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2011年又出台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开展交通运输业及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工作,随后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湖北等地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营改增作为我国当前财税体制改革以及企业结构减税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税制困境。本文基于笔者水利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开展“营改增”以来企业税收负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若干应对策略。希望一方面能够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另一方面切实解决交通运输行业更好地做好“营改增”财税工作的现实课题。

一、“营改增”对企业税负造成的影响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企业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过程中,企业税负存在较为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明显减少。“营改增”之前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的营业税税率为5%,现在则调整为3%,在剔除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大部分服务型企业税收负担有着明显的降低。对于交通运输业而言,虽则营业税率与增值税率皆为3%,但是由于增值税按照价外税征收,相比营业税按照含税销售额征收,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在“营改增”之后税收负担也会降低。

2.一般纳税人税负有所减少。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只要购进环节准予抵扣的进项税较多,营改增后企业税负会有较为明显的减少。对于固定资产设备更新较快的企业而言,因其产生可抵扣税额,故而企业税负有着明显降低。

3.少数企业税负显著增加。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交通运输行业中的物流企业出现了税负增加的情况。在税改之前,物流企业的营业税税率是3%,而改征增值税后,税率为11%,再加上物流企业可抵扣的项目主要包括运输工具、修理费等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而过路费、保险费以及人工成本等在物流企业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的项目却不在抵扣范围。这就造成“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尤其是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会出现增加的情况。

二、企业应对“营改增”的主要措施

如上所述,“营改增”作为我国当前重点推进的税制改革项目,对企业的税收负担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交通运输行业,需要扎实学习和实践国家的税务政策,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调整。

1.未雨绸缪做好“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准备工作。考虑到“营改增”对企业税负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企业管理层应当积极安排财务部门人员参加税务部门主办的相关纳税培训工作,以便及时了解“营改增”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财务负责人要组织本部门员工根据“营改增”的情况及时调整相关的财务方法,确保财务工作在新的税务政策指引下有序有效开展。总的说来,“营改增”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不失为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企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遇,就需要我们首先掌握“营改增”的相关政策,适时地享受国家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以及其他优惠政策,确保企业尽快与税制改革接轨。

2.合法安排纳税筹划,合情享受财政补贴政策。任何一项政策的推出,在其起始阶段,一般都会形成一种政策洼地效应,“营改增”政策也不外如此。交通运输企业应当积极有效的开展纳税筹划,比如利用增值税降低采购成本,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相关补贴优惠政策(增值税零税率、免税政策)应享尽享。部分企业会存在税负增加的情况,到时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申请,具体做法是,财税按月进行监控,财政按季进行预拨,资金则按照年度来进行清算。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在申请过程中需要确保各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严格遵守相关申报法规。

3.做好账务管理的明细账,加强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做法:1)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及时关注最新的国家财政和税收政策,对“营改增”可能涉及到的影响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在遵规守法的前提下,尽量按照增值税的专用发票计提进项税额,与此同时,还要主要做好账务处理工作,比如区分原收入和成本费用记账核算方法的不同。2)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及时规避资金管理漏洞,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在“营改增”的条件下,因增值税涉及税收抵扣,如果发票管理和使用上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企业蒙受一定的资金风险和法律风险。因此,要求企业内部制订相应的发票开立、领用、使用和核销的管理制度。

4.提高会计核算水平,防范风险于未然。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推广使得有关企业面临会计核算工作的很大挑战。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税采用的是抵扣模式,这就导致了会计核算体系的重大变革。在“营改增”之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相对简易,很多中小企业都是采用记账或者兼职会计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很难应用于“营改增”之后显著增加的会计核算工作。因此,为了防范税制改革带来的风险,企业最好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及时调整,同时加强企业发票管理的规范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作为我国当前重要的税制改革内容,有助于减轻企业的税负。虽然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还不是很适应这项改革带来的变化,但是我们要积极做出调整,努力解决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通过把握这次财税改革的机遇,切实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

参考文献:

[1]鲍永锋.浅谈水利企业“营改增”中如何进行纳税人身份选择[J].治淮,2013(10).

[2]夏杰长,管永昊.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意义及其配套措施[J].中国流通经济,2012(3).

[3]黄海静,陈光.浅谈水利服务业单位“营改增”[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作者简介:蒲定莉(1974-),女,四川自贡人,会计师,从事财务管理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我国黄金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