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3-25 10:48:38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2.广西工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摘 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分析,针对出现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引言

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办学环境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高校会计信息化工作,对于全面提升高校会计工作水平,促进高校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功能强大,数据共享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高校的财务管理。本文中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指采用开放式财务管理,基于Internet技术,依托校园网,结合日常业务管理,进行动态核算与在线管理会计业务,集成多个子系统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文笔者拟结合工作实践,就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做一探讨。

1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以来,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基本成熟,并趋于完善,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数据库支持方面,大部分高校已采用数据处理能力强的数据库如ORACL、SQL等,具备了多用户操作、数据存储量大、高速安全运行的要求。但一些高校的财务系统依然采用数据处理能力弱的数据库如Access、FoxPro等,或者仍然依靠电子表格Excel来处理数据,数据的安全系数较低,数据的发表、统计不及时,不能有效地整合校园网内的资源。

系统模块实现方面,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功能模块基本涵盖了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总账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其功能模块如图所示。

系统集成程度方面,大部分功能模块的应用主要在各自部门的内部,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存在信息脱节的问题,而且内部的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充分共享,对外部提供的主要是信息服务,缺乏网络互动。

综合笔者的调查分析,高校的校园网软硬件环境基本良好,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2.1传统观念的阻力

考虑到网络安全的因素,大部分高校没有将账务系统配置在互联网环境下,而是在完全封闭的内部局域网中运行账务核算管理系统。在不能彻底解决网络安全的前提下,高校财会管理人员依据谨慎原则依旧选择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采取内部局域网形式,而不主张工作内容的全面网络化。这种完全封闭的财务管理方式虽然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可靠,但是随着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方式已明显落后,网络化财务管理将成为必然趋势。

2.2系统集成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整体规划,不能实时地采集、存储、处理、传输信息,系统衔接存在缺失,容易造成信息脱节。高校财务职能管理涉及部门比较多,以学分制收费管理为例,涉及财务、教务、宿舍管理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管理系统均是独立开发,不能实时共享数据,易造成收费信息的滞后,并存在错误与舞弊的风险。

2.3安全性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最大障碍在于网络环境下保障系统数据的绝对安全、稳定。一方面在Internet/Intranet体系下,TCP/IP协议是开放性的,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容易受到网络攻击以及网络病毒的侵扰,造成系统数据的泄漏、丢失以及财务信息的破坏;一方面高校财务内部人员在网络环境下没有恰当的岗位分离,使得系统的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造成信息滥用与流失。

3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建立数据同步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应基于集成理念,依托校园网,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建立一个整体信息共享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当将会计业务与财务信息处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集成为一体,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生成,从而真正支持高校财务工作日常作业、控制、决策。

3.2完善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功能

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只能够处理日常业务,缺乏支持决策的功能。为此,高校财务管理软件需增加财务分析等功能,通过功能扩展,建立智能型高校财务决策支持系统DSS。由此构建的高校财务DSS可以通过现行系统收集、整理、存储的内外部有关数据,结合各种辅助决策模型,如现金流量分析模型、教育成本核算模型、固定资产调剂模型等,支持高校领导进行财务分析、决策,制定高校的发展策略。

3.3加强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控制

一方面要建设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网络安全的相关规定,建立网络环境下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系统使用权限,规范系统操作,落实安全操作责任制,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对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完善、科学的高校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健全技术,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在网络平台上,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保护系统的安全。在系统平台上,要使用能够进行权限管理的系统平台,设置系统的访问权限和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随时检查系统日志,对系统进行升级,针对系统的漏洞及时安装安全补丁。在应用平台上,要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软件,解决软件中存在的漏洞。

3.4重视高校财务管理人才

网络信息化是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大量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从高校内外的相关系统直接采集,这就要求财务人员需要熟练地运用网络和电脑对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传递和管理;要不断更新会计理念,掌握现代的管理思想和观念;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为此,高校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即既熟悉计算机管理又了解财务管理的开拓型人才;同时,高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和相应的激励机制,组织财务人员培训,改善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合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财务工作者。

第一作者:宋颖(1984- ),女,本科,黑龙江七台河,助教,从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刘骝(1983- ),男,本科,江苏盐城,工程师,从事高校财务收费管理及信息化研究。

上一篇:浅析现阶段我国货代企业的经营与对策 下一篇:关于医院适应医保预付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