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时间:2022-03-25 10:23:32

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的创造不再局限于实物资产的价值创造,企业拥有资产的形式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传统方法下无形资产的价值即无形智力资本难以确定,而无形的智力资本却成为了当前企业主要价值的源泉,因此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心倾向于智力资本。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与智力资本密切相关,而智力资本的计量又是其确认、增值以及分析过程的前提条件。现如今企业依然使用传统的以交易和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体系这一计量系统,不具有前瞻性,不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可见,传统的计量体系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一种不仅能够预测未来企业发展潜力,还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计量系统已经成为首要任务。

智力资本是指一个企业两种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即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具有非物质性、动态性、异质性等性质,智力资本的多重性使得其价值评估具有复杂性,不能用一种方法来计量所有的智力资本,也很难用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所有类型的智力资本。为了有效地对智力资本进行计量或评价,通常用到的计量方法有总体价值评估法、分项价值评估法和系统评价法。以下结合现阶段出现的几种计量方法来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从而为企业在实务中找到适合自身对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

一、智力资本计量方法分类

(一)总体评价法 总体评价即对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的总体进行计量与评价。它包括市场价值――账面价值的差额法、托宾Q法、无形价值计算法、经济增加值法(EVA)等。

(1)市场/账面价值差额法。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该企业的市场价值-账面价值,这种方法是计算企业智力资本存量最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所带来的有用信息比较少。

(2)托宾Q值法。托宾Q值即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此比值是用来衡量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是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之一,托宾Q值法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1981年)得主詹姆斯・托宾于1969年提出的。用Vm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Vr表示企业的基本价值即重置成本,则有Q=Vm/Vr

当Q

当Q>1时,弃旧置新,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高于企业重置成本,企业经营者购买新生产的资本产品有利,投资支出会增加。

当Q=1时,企业的投资和资本成本达到动态均衡。

综上所述,托宾Q值法提供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可以用来预测在经济因素之外的企业投资与资本成本所处的运营状态。

(3)无形价值计算法。其步骤为:计算企业三年的税前收益;计算企业三年的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将第二步骤的结果和行业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进行比较;将行业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乘以三年平均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超额收益=企业三年的税前收益-行业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三年平均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贴现。这种方法以计算为主,定量地衡量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是否处于优势以及企业创造了多少的无形价值。

(4)经济增加值法(EVA)。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机会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该方法使用了资金成本,使计算结果更有说服力。

(二)分项比较法 将企业的智力资产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分类,对各类型进行分别计量。这种方法可以对资产的质量和管理提供可靠信息。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即从会计计量角度的计量和从资产管理的角度,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智力资产进行分类评价。

(1)从会计计量角度的分项比较。主要包括:一是市场方法。根据市场中的替代原理即同一市场上相同或相似的资产其价格受竞争的影响将趋于一致,消费者或投资者愿意支付的商品价格或投资价值不会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替代价值,将评估对象与参照资产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并量化,从而得到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评估方法。二是成本法。指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账后,始终保持原资金额,不随被投资公司的营业结果发生增减变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因其核算过程比较简单而作为评价资产的最低价值。三是收益法。综合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将资产带来的未来超额利益作为确定市场交易价格的关键因素。通常以报酬率、资本化率、收益乘数等指标来进行折算评估。

(2)从资产管理角度的分项比较。主要包括:一是智力资本监控器。这种方法是斯维比设计得出的,1997年斯维比在他的《新的组织财富》一 书中用非财务指标构造了智力资本负债表的基本格式,将智力资本分为员工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三个层面,用成长、更新、效率和稳定等四个维度对智力资本进行度量。二是智力资本技术经纪人模型(DIC)。通过制定的20个问题判别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的绩效和公企业对智力资本的掌控程度,以178个问题对设计的智力资本指标进行审计,以模型的形式将智力资本转化为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价值。三是价值创造指数(Value creation Index,VCI)。智力资本的价值驱动因素可以决定企业的价值创造,而企业的非财务性指标可以提供较多的关于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智力资本的管理,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绩效,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安永将这种测量未来绩效的新方法称之为价值创造指数(VCI)。

(三)系统评价法 主要用于不同智力资本价值的评估,建立于分项评价法的基础之上,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将智力资本的评价与企业动态管理结合起来,揭示不同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不同类型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的综合作用。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平衡计分卡、斯堪迪亚智力资本导航器、智力资本指数等。

(1)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是组织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主要是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运作流程角度、学习和成长角度等四个层面来衡量企业的智力资本。一是财务层面。通过对财务业绩指标的计算来定量的评价企业战略及其实施与执行是否对改善企业盈利做出贡献,其指标主要有有营业收入、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二是客户层面。企业的管理者通常用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盈利率,以及在目标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等指标来确定业务单位将竞争的客户和市场,以及业务单位在这些目标客户和市场中所占的分量。能够阐明客户和市场战略,从而创造出出色的财务回报。三是内部经营流程层面。组织擅长的内部流程必须由企业的管理者来确认,可以吸引和留住目标细分市场的客户,满足股东对财务报酬的期望。四是学习与成长层面。确立了企业目前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确立了企业要创造长期发展的基础框架。着重于企业员工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企业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指标,如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和技能。

(2)斯堪迪亚智力资本导航器。斯堪迪亚智力资本导航器关注企业的智力资本来源于财务、客户、流程、人力资本、更新和发展五个部分,是由艾德文森和马隆创造出的模型,同时使用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价值。一是财务。企业的财务成果反映了其经营状况,是股东对企业的一种期望,应将财务成果作为首要关注条件。二是客户。是衡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达到合格的一项指标,反应了一种自外而内审视企业的视角,所以说顾客的需求对于企业价值的创造非常重要。三是流程。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程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应该全面、准确的把握各环节的流程,为企业带来收益。四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既是组织的核心,也是组织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企业应为员工着想,创造舒适、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企业创造价值。五是更新和发展。企业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有利于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经营策略,找寻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法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

(3)智力资本指数。智力资本指数由斯堪的亚公司于1997年在其年度报告中首次使用。根据企业长期目标收集两种信息,即创造企业价值的智力资本和衡量业绩指标,通过计算智力资本指数来反映智力资本存量变化,为企业智力资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二、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评价法下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体评价法要求在一个宏观的范畴内整体计量企业的智力资本。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总结出在总体评价法下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二)分项法下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分项法下各种方法的比较如表2、表3。

(三)系统评价法下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通过前面的阐述,可以总结出在系统评价法下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如表4所示:

三、企业智力资本计量选择方法

(一)一般生产型企业计量方法选择分析 对于一般生产型企业来说,在它的市场价值中,账面价值要远远大于其智力资本的价值,这是因为该类型企业其主要的资产体现在厂房、生产设备、存货等有形资产上面。而其自身的智力资本又往往局限于企业商誉和少量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上。这就决定了企业很少对其无形智力资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因此,该类型的企业在计量自身的智力资本时往往会选择计算简单,资料容易得到的方法。例如:市场与账面价值差额法,托宾Q值法。这些方法计算快速,上市公司的资料又容易得到,同时计算公式容易理解。

(二)知识型企业计量方法选择分析 知识型企业是将知识作为企业的重要投入或开发新知识作为企业的重要产出的组织。所以,智力资本对于该类型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别于一般类型企业的智力资本,知识型企业的智力资本,在质上具有高增值性潜力,在数量上,知识型企业的智力资本所占企业资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普通企业。

知识型企业所选择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要能够做到价值计量的充分与准确。这就要求选择的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要能够精确反映价值。在分项法下的成本法、收益法、智力资本技术经纪人等方法,它们少了主观的判断,通过计算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价值,最符合财务管理的理论,从理论上最让人信服。这些方法不需要很多的资料收集和计算,这就是说,该类型的企业不必需要有很强大的独立的智力资本核算平台,因为这些方法计算比较其他的方法简单,所需分析数据容易得到,不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费用。从而针对知识型企业的行业特点,应该选择诸如成本法等方法。知识型企业由于其智力资本在其市场价值中占据大部分,所以,对智力资本的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种科学的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计量方法,就会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的流动,资产的合理分配提供新的管理视野。

(三)网络型企业计量方法选择分析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网络型企业得到发展。这些企业大多在初期很少有自己的固定资产,其市场价值体现于智力资本,其账面价值少而又少。这就要求该类型企业必须对其智力资本的计量更加精确。大多数该类型企业选择平衡计分卡,斯堪迪亚智力资本导航器等方法。在这些方法下,企业可以将其智力资本的计量与企业经营的战略设想和财务绩效相结合,将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和智力资本的管理相联系,使企业的未来和现在联系起来,提供全面的系统的评价体系。

四、结论

由于不同的企业,特别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智力资本的构成上的不同,引起企业在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选择上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一种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是否科学,不应单单从企业的行业特点出发,更应将企业特点,行业特点和计量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努力避免其方法存在的缺点,最终为企业计量智力资本,评价管理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朱中勇、陈彬:《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安徽工业学报》2007年第7期。

[2]王勇、许强、许庆瑞:《智力资本及其测度研究》,《科研管理》2002年第7期。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0JK176)、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SGH10057)、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JG10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基于现金流量角度的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实证分析 下一篇:人力资本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