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潜行 22期

时间:2022-03-24 09:37:32

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通过信贷方式购车,这在此前并不多见。部分专家将此归因于年轻人超前的消费理念,“汽车金融”的概念亦因此变得更加流行。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以来,尽管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汽车信贷渗透率却在逐年递增,预计这个趋势还将持续下去。中国目前的汽车金融渗透率大约为20%,相较于欧美市场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据调查显示,80%的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考虑融资服务,这意味着该领域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且有望在未来数年内达到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度。

五六年前,我曾说中国的汽车金融渗透率五年后会增至20%至25%,大部分人都觉得我在说笑。但今天看来,这并非虚言,而且我预计三年后还有可能发展到30%至35%。作为一种更具智慧的消费理念,汽车信贷被客户接受是早晚的事。其中的道理也非常简单,比如银行有很多收益率为3%至5%的金融产品,如果消费者在买入这些产品的同时再以零利息贷款购车,这难道不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吗?

此外,买车的本质是为了使用,就像如果有人在A城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去B城,他就无需在A城买一套房子,直接租住就可以。同理,在德国消费者大约每三四年就会换一辆车,他们考虑的是使用一辆车三四年的成本,是否拥有它并非问题的关键。

就此而言,汽车金融从业者还应关注个体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移动性,为不同人群、不同品牌和车型提供最合适的金融产品。比如,大众旗下的甲壳虫适合年轻家庭、时尚人士,辉腾作为豪华车型则适合高端成功人士。虽然都是大众的品牌,商业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也是一样的,但我们仍需为他们设计不同的金融方案。

当然,仅仅帮助消费者实现贷款买车还远远不够,汽车金融从业者需要将业务覆盖至保养、延保、出行及未来发展等多个领域。比如甲壳虫的用户现在大多年轻时尚,之后他们会结婚生子,等事业一点点起来后,又需要换大一点的车。从业者应该根据客户不同时期需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目标是成为客户出行的终身伙伴。

仅就当下而言,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还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无论个贷还是融资,风险控制都是重中之重。跨国企业有一套全球统一的风险标准,但也应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出调整。

值得提及的是,在任何一个国家,不论你如何防范风险,总会出现个别恶意欺诈现象。遇到这种骗贷行为时,从业者应及时和当地政府合作处理。就行业普遍预期来讲,中国的数据表现仍然不错,在全球范围内处在正常坏账水平,属于可接受的情况。要知道,没有坏账是绝无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从业者也无需过于谨小慎微,把风险降至最低,这对公司来说也不是健康的发展态势。因此把握好平衡非常重要,健康的财务状况、良好的风险管理,才是衡量公司优劣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从业者需要驱动更多运营项目的优化,比如用户满意度等。在我看来,多重指标的平衡异常重要,这其中就包括了业务规模、服务质量及风险成本等各个方面。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奠基期,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才是真正的创新发展时期。多样化的出行选择和创新产品会层出不穷,从而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人群。当然,创新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执行。我确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能激增至30%至35%,甚至更高。

任何有远见的企业,都不应错过这场盛宴。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 宋家婷)

上一篇:遥远的救主 下一篇:惟精而已 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