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技巧例谈等

时间:2022-03-24 05:19:45

一、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团结、友爱、平等、积极的班级氛围,为后进生创造积极进取的环境

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积极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调动集体的力量带动全体同学的进步,激发每一个同学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这不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优秀学生的需要,更是后进生的需要。作为班主任,首先不能歧视后进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团结友爱,搞好同学关系,特别是与后进同学的关系。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风的建设,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后进生来讲更为重要。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和特长,加以利用

运用赏识教育,有意识地在班级、学校、家庭给他们创造有利于他们施展特长的环境,鼓励他们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潜能、特长发挥出来,得到别人的肯定,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从而使他们自觉地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三、教师处理后进生的错误时要善于运用“冷处理”或“热处理”的方式

“冷处理”就是教师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有时引而不发,视而不见,故意冷淡,稍后再处置。“热处理”就是对班级中发生的某种事件或矛盾,要触机而发,及时补救。善于运用“冷处理”或“热处理”的方式就是要善于控制火候、把握分寸、择机而发,即要适度。教师要明确“冷”与“热”是相对的,是动态的,选择“冷处理”还是“热处理”,必须因人、因时、因事而定。

四、教师要用自身树立榜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后进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象道德范例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心理,对学生的影响比语言教育更深刻。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说到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苏霍姆林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学生在他的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能转化为信念。

五、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爱护后进生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尊重爱护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感情基础。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后进生,在生活上体贴细心;在学习上帮助提高,坚持鼓励表扬,正面教育,但要注意适时、适度,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坚信他们在爱的关怀中定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万月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乐清的经济已跻身全国百强,乐清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然而,由于人们忙于经商赚钱,许多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人看管。在我从所教的八年级两个班级112名学生的访谈中得知,父母在外经商或打工的有65人。全校1260位学生中大约有50%以上的学生是由祖辈代管-的。隔代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预防和解决好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父母因外出经商隔代教育家庭的学生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教育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这类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空虚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如打游戏机、上网吧、看武侠小说、集伙赌博等,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学习与作业,学习成绩差甚至有的逃学。班主任及相关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并且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要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

2 用爱心和友情弥补亲情

这类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少情感交流,与祖父母辈存在代沟,没有共同语言,内心感到孤寂。班主任及相关老师对他们要充满爱心,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认真倾听他们的叙述,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们交流思想,并且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中,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感到幸福,更加激励他们要努力学习。

二、对祖父母溺爱产生隔代教育的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培养学生有爱心

班主任在尊重主体――学生,变“生硬说教”为“情理交融”。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应,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振,唤起情感共鸣,以此驱动学生道德、行为和品质的形成。如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热切地关注和耐心地帮助他们。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用爱心打开他们紧锁的心扉,常以自己成长过程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与他们交流思想,倾听他们的叙述,以情换情,同时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班级氛围。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会关心自己,懂得关心、理解和尊重别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美好,逐渐学会适应生活,摆正自己的位置。

2 辅以严格的要求

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除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外,也要有一定的严格教育和要求,对原则总是不能迁就。通过班团课、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他们的行为起到提醒和约束作用,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如果有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要以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严肃的班级纪律处理相结合教育他们。

三、对单亲家庭产生隔代教育的学生的应对策略

1 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家庭现状

面对婚姻离异的单亲家庭学生,应让学生明白,离婚是父母的事情,与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孩子也不宜过多地干涉父母的权利。以此来降低青少年对父母离婚的恐惧和仇视,培养学生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品行。而对那些因疾病、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单亲家庭学生,应让学生明白自身的处境是因不可抗力所造成,不能因此而意志消沉,教育他们要树立起生活的勇气,正确面对挫折,战胜困难,使其明白,当前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生活的本领,将来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来说,由于生活在残缺的家庭中,已经不能享受到完美家庭的温暖,我们应给他们以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他们高雅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引导到良性发展的轨道,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于学校来说,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然后选派优秀的教师去结对帮助。同时班主任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

上一篇:你的学生有“问”提吗? 下一篇: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