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8-12 10:04:47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让人感到不尽如人意。

一是忽视效果,虚假作秀,华而不实。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手段,加强课堂的形象性、生动性,增强了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无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过分追求这些手段,为应用而应用,势必走向极端,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花里胡哨,不切实际。如学习杜甫的《登高》,有的老师不顾作品凝重的感情基调和深厚的思想内容,无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之情,只从主观臆想出发,制作的课件或选用的背景过于明丽、绚烂;或采用左右依次飞出文字的方式;或选用当前流行的曲调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用与原诗格格不入的情绪破坏了应有的庄严肃穆的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在课件的展示上,无法从内心深处来体味原诗的情感意蕴,无法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作用只能是适得其反。

二是照搬课本,可有可无,成为摆设。多媒体教学尽管有许多好处,但其制作的数量并非多多益善,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挑细选。否则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疲于课件的制作,难以拿出精力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而且也容易使辛苦制作出来的课件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如讲解古诗词,有的老师不做深入的思考,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诗词、译文、分析、评价依次输入,制成课件,依次播放,其作用无非是把课本搬上了屏幕,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呆板,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活力。不但对赏析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无益,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其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是全程滥用,一统天下。有的教师认为,使用了多媒体就可以丢掉黑板、粉笔和课本,甚至出现了一节课连课本都没翻过的现象。教师把注意力过多地用在课件的展示上,把一节语文课变成了电教课。其实,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且不说有的课程无须使用甚至不宜使用多媒体,即使要用,也不可让多媒体一统天下。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表现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的思想广度和深度上。但是,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依靠对作品的反复感知,深刻体味。学生美感的形成,鉴赏能力的培养,人文性的体现,绝不是单靠多媒体就可以完成的。语言本身所蕴涵的韵律美、思想美、节奏美、哲理美,只有从语言中才能感受到。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恰当得体的表情,中肯的评价,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情真意切的体味,有交流有争论的互动都是必要的。切不可为了时髦而把这些多年来已经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束之高阁。否则,就失去了多媒体的意义。

四是试图以多媒体教学来取代传统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把握了现代教育理解上的片面。现代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更需要的是教育方法上的现代化。而且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教学教法是不能抛弃的。传统教学中的优势也是多媒体教学无法替代的。比如教师的口头讲述,这是师生交流最基本的方式,是师生之间的真实情感交流,其中还包含教师特有的人格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做到的。因此传统教学应该结合教学实际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它们更好地整合于现行教学中,达到传统教学的优势与多媒体教学的完美结合。

总之,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不管它有多“现代化”,它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多媒体也是一样,它只是教学的一个有力工具。正如其他工具一样,它只适用于某些任务而不适用于所有任务。当然以上谈到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并非多媒体惹的祸,正如在文章一开始所说的,我们在多媒体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把握适度(即适当、适时、适量)的原则,过犹不及。同时要求我们要更新观念,改变做法,就会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Java与C++的比较 下一篇:模糊语言学中的语义模糊性与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