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东渔船号子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2-03-24 02:33:44

浅析山东渔船号子的艺术特征

摘要:山东渔船号子是当地渔民们在多年劳动斗争中创造的一种的劳动歌曲,大多是一领众唱的演唱形式,主要集中在山东沿海的一些地区。一整套的号子包括“溜网号”、紧橹号”、“捞鱼号”、“爬爬号”等十多种。本人通过从渔船号子的称词称腔、节奏、旋律、结构四个方面论述了渔船号子的艺术特征,并希望通过对其研究分析,为保护和传递这一宝贵的民间珍品做出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

关键词:渔船号子;用词特点;节奏特点;旋律特点;结构特点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31-01

一、渔船号子的用词特点

由于海上环境复杂多变,渔船号子的用词一般没什么词句结构,所以演唱会运用了大量的呼喊、吆喝的虚词与衬词,如“哎嗨哟”、“嚎嚎啊”、“咳喂”等。这些与山东方言紧密相连的衬词一般会贯穿全曲,这样就突出了渔船号子浓郁的地方特色,让人们感到无比亲切。

渔船号子会运用大量的虚词,但由于具体的劳动强度不同,造成了渔船号子形式的差异。劳动强度较轻的号子,领句一般多用五字、六字或七字虚词,合句的部分多用四字或重复领句的虚词。劳动力度较强的号子,领句与合句的用词简练并且相对集中,一般也只是用一个或两三个字,以表现情绪的紧张。

二、渔船号子的节奏特点

(一)平稳缓慢类

这种号子一般用于人们集体劳动开始的时候或劳动强度较小的时候。它的特点是节奏较为缓慢自由,旋律比较流畅,律动性较强。如溜网号、上网号、拾锚号等。

(二)紧张短促类

这种节奏的渔船号子一般用在情绪紧张,强度大的劳动之中。它的节奏较为密集,短促有力,音型变化不是很大,一般是以不断重复固定的节奏音型为主,律动感极强。例如:《紧橹号》等。

(三)综合类

这种号子一般用在强度多变的撑蓬劳动中,例如《号》。

“撑蓬号”是一种比较大的号子,它的节奏会随着力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开始升蓬的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太大的力气,所以节奏一般较为缓慢,情绪也比较稳定。当蓬升高时,这时渔民会加大力气,这时节奏也会加快情绪也变得激烈紧张。等蓬完全升起后,整体气氛就会缓和,当缆绳收尾的时候,号子的节奏会变得自由一些,但仍然会保持着节奏的律动感。

三、渔船号子的旋律特点

山东渔船号子的音调和音乐风格是各具特色的。由于地域差异、生活阅历、劳动作业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会使山东号子具备多种多样的音调。根据地区的划分,山东渔船号子又分为北海号和南海号。

南北号子采用的调式调性造成了渔号旋律色彩性的变化和差异,北海渔号多为六声或七声音阶,调式多为宫、徵调式,具有大调的色彩,风格开朗豪放;南海渔号则多采用纯五声音阶,一般为商调式或羽调式,具有小调的色彩,旋律婉转柔和。另一方面,在强度大的劳动中,旋律线条起伏变化不大,音调急促紧张,节奏性较强,旋律的作用相对会减少;而在强度较小的劳作中,渔号的旋律性较强,起伏性较小,旋律温婉柔和。

四、渔船号子的结构特点

渔船号子的曲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是由于海上劳动的要求而决定的。山东渔船号子一般分为一段和多段体结构。

一段体是山东渔船号子的主要曲式结构。如:推船号

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渔号作品。八个小节构成了一个乐句,上句和下句构成了一个乐段。上句的终止音落在调性的属音5上,所以不太稳定,下句落在调式的主音上1上,所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种一段体结构的渔号可以不断进行重复,呈现回返似的特点。这类渔号的特点是曲式一般简洁明了,语言非常精炼,结构坚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

渔民在海上捕鱼时,许多劳动是由慢到快进行的或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的,因而在演唱时会出现多种变化。有时渔船号子的乐段结构往往不够独立,曲式结构不清晰,所以劳动者有时会根据劳动现实来进行节奏的变化和篇幅的缩减。

总之,渔民号子体现了山东人民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是渔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份宝贵的财富。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渔船号子逐渐被渔船、轮船等所取代,这样对渔民号子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搜集、整理、拯救渔船号子,将这笔宝贵的财富永远珍藏,传承后人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民间工艺美术之皮影 下一篇:设计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