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时间:2022-03-24 10:59:35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数学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优势;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大部分数学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这种教学方式给教学实践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信息技术功能强大

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数学枯燥乏味,非常难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将形象的声音、优美的文字、生动的图像、逼真的动画等直观地展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学数学。

2.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堂数学课往往包含了很多概念、定理、例题以及图像。利用PPT演示一部分原本需要板书的内容,可以节省时间。利用超链结等功能,可以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信息技术能体现传统方式难以呈现的内容

一些数学术语,比如“任意”“有且只有”“无穷多”等,非常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呈现其含义,学生不容易真正理解。借助多媒体软件,能够将它们直观地展现出来。比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这一课,教师在几何画板中将一个向量分解成两个不共线向量之

和,再通过拖拽的方式,改变原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它始终可表示为两个不共线向量之和。通过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学生容易理解:平面内任意一个向量可用两个不共线向量来表示。“任意性”通过信息技术体现出来了,而传统的板书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相比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是在使用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1.PPT呈现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很多数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把一堂课所有的概念、定理及其推导过程、例题包括其详细的解答过程全部制作成幻灯

片。这样的做法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后果:(1)幻灯片的内容太多,不能很好地体现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幻灯片页数太多,课堂全部时间几乎都用来放映幻灯片,教师没有时间发挥主导作用,学习内容由多媒体技术灌输给学生;(3)幻灯片快速翻过,学生来不及理解和消化就要看下一页,学习效果不理想。

2.PPT预设了整堂课的进程,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自己提前预设整堂课的进程。比如,有位数学教师在讲到等角定理的证明时,先简单口头分析了一下证明思路,然后就用PPT逐步呈现证明过程,笔者认为不妥。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虽然并不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但其中涉及的几个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的思维过程

和解决方法是今后立体几何部分的一些常用方法。笔者认为,仅用幻灯片展示定理内容就可以了,其余的问题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在黑板上一起分析,一起作图,一起解决。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来,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充分体验,充分感受,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PPT演示代替板演作图,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

有些教师过分追求在数学课上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笔者曾听过一堂立体几何中的《直观图画法》课,教师用PPT演示了正三角形的直观图画法,然后总结了直观图画法的规则,最后让学生自己画正方形和直角梯形的直观图。结果很多学生都不会画,显然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没有达到。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作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学生在这方面相对薄弱。教师在这部分教学时,应该先板演,同时要求学生在下面一起动手作图,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亲身体验作图过程,体会作图技巧。最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得出直观图作图的规则。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4.教师过度依赖课件,机械操作代替了教学艺术

有些数学教师课前将精力过多地放在了如何将课件背景制作得更加美观、如何将动画制作得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学生上课的时候就关注了这些外在的东西,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对内

容的理解上,导致重点、难点得不到掌握。而此时教师一直忙于操作多媒体课件,很少与学生交流,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谈不上走到学生中去指导了。这样的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可想而

知。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如果机械地点击鼠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介绍知识点,是达不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目标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地调整课堂的发展,在讲解时恰当运用传统的板书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适时走下讲台检验反馈,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体现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辅相成,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作者单位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理科教研室)

上一篇:回头再看新版经济生活知识的衔接 下一篇:“授之以渔”教阅读,提升素质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