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03-24 09:07:43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入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房角深度、眼压视野等变化。

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去除白内障,控制眼压,改善患者视力,值得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2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09-0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没有其他眼病存在,单由于患者的瞳孔阻滞,或患者虹膜根部肥厚、前移,导致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困难、眼压升高的一种情况;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因晶状体厚度增加,前房深度变浅,从而严重影响青光眼的治疗效果[1]。本文笔者对本院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8例(30眼),其中,男6例,女22例,年龄60―75岁,平均70.4±2.2岁;眼压21―35mmHg,平均25.53±1.82mmHg;患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视力

1.2 方法。全部患者入院明确诊断后,首先给予甘露醇、醋氮酰胺等药物降眼压,眼部有炎症者给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术前眼压控制目标为21mmHg以下,未达到上述目标者给予前房穿刺降眼压。全部患者手术前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大瞳孔,行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10点―12点方位以穹窿部为基底做结膜瓣,行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分离至角膜缘内1mm,在3点、11点方向做透明角膜内穿刺口,注入粘弹剂,穿刺口连续环形撕囊,从角巩膜隧道切口穿刺入前房,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I/A冲净皮质,前房注人粘弹剂行房角粘连钝性分离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冲洗前房后关闭切口,包扎术眼[2,3]。

手术前后行常规裂隙灯显微镜及前房角检查,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治疗前后中央前房深度,术后随访1年,检查患者视力改变情况,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P

2.2 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前房深度等比较。患者治疗后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显著;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治疗后中央前房角深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2.3 并发症及安全性。术后早期2例患者需要滴眼液减低眼压,眼压缓解并保持稳定后停用,术后远期随访显示眼压控制良好均在正常范围。前房角镜检查显示虹膜平坦,前房角增宽,房角闭合部分已经开放。治疗后发生角膜水肿3例,瞳孔区絮状渗出2例,经对症药物治疗3天后消失,全部未见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是由于患者的前房角关闭,眼内的房水排出受阻所致,闭角型青光眼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没有其他眼病存在,单由于患者的瞳孔阻滞,或患者虹膜根部肥厚、前移,导致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困难、眼压升高[4]。目前对于早期还未发作或仅有小发作的闭角型青光眼,激光手术或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症状,但如果前房角关闭的范围过大,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通常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眼压,对于该类患者目前常用的治疗措施是施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5]。

但是由于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群晶状体增厚,位置前移,导致瞳孔阻滞,前房变浅,房角关闭,眼压升高。晶状体形态和位置的变化,可使瞳孔阻滞而引起青光眼。研究显示晶状体因素在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中的有重要意义,其中,95%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关闭机制存在瞳孔阻滞因素[6]。因此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摘除可有效消除瞳孔阻滞,改善晶状体对前房的压迫作用,从发病机制方面有效阻滞闭角型青光眼的发展。但是单纯晶状体摘除一般被视为一种内引流术式,对早期房角粘连不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文献报道显示早期房角粘连关闭不足180°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患者眼压明显下降,术后不需要药物降眼压[7];但是对于房角粘连严重大部分关闭(>180°)的患者,需要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本组患者均房角粘连严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治疗后患者前房角增宽,房角闭合部分开放,视力明显改善,术后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治疗后中央前房角深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后仅发生角膜水肿3例,瞳孔区絮状渗出2例,经对症药物治疗后好转,未见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去除白内障,控制眼压,改善患者视力,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励,林胤,陈本安,等.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高眼压下单纯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4):314-316

[2] 韩瑶,韩硕,程沛林,等.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7):42-44

[3] 周鲜琳,姜海波.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5):383-384

[4] 张敏,钟广斌,陈敏瑜,等.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J].眼科研究,2004,22(5):527-529

[5] 赵俊颖,陆国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8):603-605

[6] 梁远波,王宁利,乔利亚,等.对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合并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J].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1):723-724

[7] 严端,吴文捷,陈桂钦.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6例[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2):99-101

上一篇:欣母沛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3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