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心理

时间:2022-03-24 12:03:58

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但却需要恰当地激发。教学活动需要问题意识来激发,没有共同的问题意识,就无法形成共同的教学需求,所以“问题”是教学系统动力生成的核心要素。问题解决的过程即是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问题导学”即是一种培养学生成功心理的教学方法。我在此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为例,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精心设疑,激发动机

学习成功的核心要素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一旦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施教的内容与方法即能与学生的学习行为融为一体,思维就能产生共振,目标方即达成一致。所以,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强力激发学习动机,真正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而求知欲根源在于好奇心,但并非是后者的自发扩展。求知欲是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经由培育和发展起来的知识兴趣和探求需要,只有当他们在观察自然、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并索求解答时,求知欲才会发展到高级形式,即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精神。因此,激发动机应从激发兴趣入手,兴趣受辖于“本我”。它是一种带有自然和原始色彩的内在力量,其根源在人的内部心理欲求,其本身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驱动性。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认识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解释现实的。教师应使学生把新旧知识串联,激活原有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目的就是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基础出发,来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并能预见到新课学习中应该和这三个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有关,从而达到在完成第四个任务时能联想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动机。

二、引导探究,深化体验

探究性学习,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生成问题,将个体的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须精心设计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激荡进行有效的探索。

在完成预习作业过程中,学生会强化学习动机,提升求知欲望,此时教师要通过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过程、知识发展过程、策略运用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实践证明:站在终点上对过程的反顾,代替不了从起点开始对过程的经历。学生通过经历(感受、感知)―反映(认同、悦纳)―领悟(理解、内化)―生成(情感、意义)的阶段深入,始于直觉,产生联想,达成概念化,可真正把自己从抽象、虚拟的课程中解放出来。

如: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后,我提出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进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呢?

接下来就带学生进入本课的情境问题: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赢了3球,在客场以1∶3输了2球,那么两场累计,甲队净胜1球。你能把上述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一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马上就举手了,这时我对其他学生从“赢”和“输”的关系上进行启发,引导他们回忆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知识点。然后趁热打铁,继续完成课本上表中净胜球数和相应的算式。

在完成了上面两个环节之后,学生内心对新课学习的知识开始有了初步的形象。这时我再经过三步将学生的这种模糊形象提升并明朗化:第一步是完成表格后提出问题“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使学生对情境问题的认识模仿运用,再次巩固对情境问题的理解。第二步是通过《数学实验室》,从数轴模型来构造解释有理数加法的正确性,并通过实际活动完成数轴模型,列出算式,更进一步对有理数加法有了感性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环节里就是这节课的高潮所在,在这个环节里我提出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么确定?”通过边交流边发言的方式,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虽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但是通过合作理解变得丰富和全面。当学生讨论交流的热情慢慢冷静下来时,我启发学生对符号的讨论可以从同号、异号,以及有一个加数是0三种情况来分类总结,这样学生大致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最后我加以概括提炼,推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总结评价时,我对学生说:“这是×××发现整理的有理数加法法则,所以我们称这条法则为×××法则。”这种评价既风趣,易于学生记忆,又大大表扬了这位学生,使该学生有了攻克难题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对他以后攻克数学难关播下了信心的种子,同时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竞争的对手,可谓一举三得。

三、互动互促,提升自信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践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习共同体”的多向互动,促进“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和教育组织与外部环境的面体式。交往可扩大信息量、拓展思维广度、突破思维定势、诱发思维创新。学生通过交往,可加强合作,扬长补短,增强克服困难的心理力量,从而提升自信,提高学习效率。

解释有理数加法法则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有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两个有理数,挑战另一个学生,要求他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和,其他学生为中间评委,对表现好的同学掌声祝贺,对于不能一次答对或者运算慢的同学给予鼓励,为他打气,帮助他成功。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而且使学生在成功―失败、失败―成功的体验中,培养了一种“敢与强手争高下,不向困难让寸分”的挑战意识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总结反思,感受成功

“问题导学”的教学,即通过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养成“行”前广思、“行”中慎思、“行”后反思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夯实基础。反思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与科学化;反思学习行为,增强迁移能力。

我设计了这样的本课的小结环节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同学谈谈有什么收获?”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通过这节课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了,以前只会进行正数和0有关的加法和减法,现在有了负数也会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了;有的学生说:学到了分类讨论思想,以后在遇到不明确的数的运算时,会想到分情况讨论了;有的学生说:感受到了知识的连续性,昨天的知识对今天的学习很重要,今天的学习也是为了明天学到更多的知识;有的学生说:通过这节课感受到了竞争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用“问题导学法”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思维等效果显著。只有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欢乐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成功。

上一篇:如何利用文章线索猜测生词含义 下一篇:《建筑识图与构造》创造性教学的几种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