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不清头绪的随笔

时间:2022-03-23 11:59:59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一个发展壮大中的群体并不能在生活中说明他所想表达的影响力,而只是局限的去让所想增加见识的人们获得被倒蛰的“猎奇性”。我一直在不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困惑中寻找我所认为的可贵和不可遗忘,哪怕只是稍有彰显艺术价值的迷人,并能让他成为世俗的先哲道识的代表,而让在“画画”的我给没有了解“画画”的他们告知这个少有迷人的新领域。虽然还未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当代中国艺术在表达现实的作品中能让大众去踊跃的思考和对人和事的行为做出良好改观,但在见识了众多艺术创新和思潮的小团体中并有的利益获得和为人所附加的艺术表现中无形壮大。所知者不多,所了解者更少。即便有不同的语言、材料、技术、思潮、媒体和社会群体在支撑他的存在。所谓我所认知的当代中国艺术所迸发出的警世育人,完善个人素养的基本美智教养中并没做出有益于国人精神幸福感的作品可耐读的品评性。当然,物质的压力很能让人丧失对美的欣赏。所以,构成本文的是以自诩为吉光片羽的散碎方式略吐我所认识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情态以及同传统艺术的区别展望。掠影式的展现了我所认为的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和处世意义。

把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同处于艺术表现的界定总感觉远堕而不可收,我总觉得两者在语言的表达稍有可似之处外,并无互相特点的可取与可表现。当代艺术在根本上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处于领先地位而驱跟以文化艺术的世界引领和发展的潮流,这与我们的本性没有根本的衔接,只是在后一种错觉的盲目的分封和跟风。本身的绘画美被冠以当代而让观者惧怕误读。实质是同传统艺术的表现意义所做的对抗,但我觉得根本上没有跳出文化范畴的圈子,也许是跳不出的。我所看到的则是“美”的表现在千变万化,直至达到不美和丑美,暂且不提这种艺术现象所要表达的意图。小到美育,再到美智,后至美的享受,至七十年代末所谓的“当代艺术”兴起至今,所做到的是极致的市场商业化,小群体的爱好者推广者在玩弄自己的思想并给予这种思想的表达手法定义为当代艺术。在给予大众真的美智中无多大改观,多数人的退化更落后于晚清民国,以致什么是“好看的”这最基本的感官都让群人都不信任自己的判断。甚至是不敢有自己的决定权。这就造成了观看角度的不同,和当代艺术无所谓惧、无规矩的、世俗的一切皆成艺术。各抒己见即便很好,但一味的无限制加之国人普遍的做事无底线定会鱼龙混杂,用简单的低俗去戕害美育的灵魂。继和传统艺术的的行业规范性出现对笔墨的标准极端看法,同样是死标准死定义。一左一右。极端法则。我所念的当代艺术只是局限的表达与生存于世的从职者在用自我想做的一切文艺活动,及已经过去的还在被人们欣赏的、把玩的,共享的统称。虽然定义已有的定义很无聊且稚趣,我只是想不要用科学的严肃和狭窄的范围去对待在做事的人,让从事者在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被作品的定义所限制,我们已经限制了影视传媒的众多精彩。

其次,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现代文艺所能反映现实生活和生存状态,而否定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存经验和已经成熟的思维方式,试问我们将怎样用新的信仰与文化来代替呢?不认亲爹去找后爸,用当代西方思潮的漫讽、反讽、表现、思考、出新、观念等等没有衡量尺度的标准。打倒旧的新的就一定可靠吗?用当代的美学犬儒去让百姓大脑死板的固定并未去思考自身的起伏沦落。结果只是者附庸风雅,胆大于天。可惧的只是生命的自然轮回。他们的物质富裕带动所谓的文化并借用官方的主流政治驱动艺术的价值,当中所存在的当代艺术少有的主流与多数的非主流群体所散发的文化变体而进行商业炒卖。不管新思潮推动至人的心坎,国人总在认为修身之术才值得效法,经验优于天分,城府战略远胜于坦率真挚,这不仅表现在古代,古代的各种艺术均是以禅说游戏为主的宗法关系,讲求仁义礼忠孝,艺术本身的说教性就可提高观众的精神层次。这种道德典范的联想不经意间就可使少数当权者泯生良知,况且自幼的已被多次篡改的古哲经验深入己心,自身文学所带来的雅趣更能理解意象给予己身的愉悦性实用。这是当今文化所不能的,所以我认为当代艺术并无实际的进步,也不可能在进步。进步只是一个虚词。自小生活本身的不断复制更没有在用心去体察周围的事物,所以基本的情感不存在,做事只是在拼凑,用物体的本身来来去去的折换,因为在物欲中已经没有自我。艺术表达现实的功能我们没有去争取(也不可能让我们争取)如果再用内容化的风格去反讽、去强调反映现实对错的话,我觉的大家会越来越“财会”。所以我觉的更多的艺术是具体在个人的把玩性,自娱性。表达现实的意义更体现在大范围的艺术领域,文字更甚。平日艺术家的作品也只是裙带享受的。也可尽为一种生存方式罢了。

最后,我没有去从艺术的表现和艺术品给我的感受去否定当代艺术的意义,也更没资格去品评一种被称为新生的思维表达。虽然当代艺术没有脱离用所生可见的物质或废弃物去制造艺术。在广义上说缺少实质意义上的实用功能的可挂性。我们不能有了当代艺术所谓的新观念而去一切的保守、陈旧与腐朽。传统艺术的情调与本色是永恒的经典。是不可挥去的自娱且养心性的情节,且不谈品味之语。却只求高雅的风度和理想自然的绘画美融渗其室。粉白之壁配之优雅之水墨,且慢语出自何手的价值与否,其物质属性与心理属性则意义远远的超出了一片之纸的实用范畴。它有如山川阔海、隐士怡情、百鸟配美树而鸣,并其画不易满,不易设色多,只求黑白衍于万色,不需更多陪衬,也足以让观者怡人、抚爱,激赏。并可在合适的地方同时忽略其使用功能,亦可取出把玩养心。且家家均喜,想想这种普通的模式所带来的普遍性亦可在新时展成为个性的追求。前提是当代思潮能做到可挂补壁。当下的中国,随着社会形态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不同文化理念的杂乱旁交,齐喊存在的道理,真美亦越“读”越美的绘画已然很少,人们在得道一些东西的时候总以失去其他东西为代价,且不谈价值美,内涵美,取向品行等等。出新的是多了。但“低价”的也不少了。”晒族”文化的兴起,强调个性的时代观。种种的这些造就了当代艺术的勃发,同时也改变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情趣关系。已无法改变心理属性和社会价值的契合,自艺术领域的氛围中产生各种运动以来,抽象艺术、波普艺术及行为艺术等是同样有针对性的,是对艺术家各人表现主义的严肃回应,他们的表现特征突出,从艺术家所回应的计划那里,用工业的方式制造,得到了非人格化的东西。手工与器械清潇寂静、中正仁和的表达与喧闹繁杂情绪外发同时共存,同时,传统文化的可用性适度的可解决同时代人类情绪和社会危机的“暴掠”。多种新材料的出现于废弃物的在利用也成就了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这种广义性是成功的,这些对社会环境有利的意识着我们应当同居家赏玩般的去推广与交易。当代好多艺术品都是“死画”我们看不到情感,更甚的是看不到道德底线。一味的沉醉于形而上的自我,是一种无病的美学观。古人常将自己的绘画心态说为“笔墨游戏”,并没有将艺术看为定国安邦之大事,现当代艺术即使在艺术的范畴内,也不一定代替其他的文化形式,除去陈列推广宣传只能在有限的环境下去反映社会,更多的是自娱、补壁之说,顶多能显现同感。这有什么不对呢?

作者简介:王亮,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在读硕士

上一篇: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与动因 下一篇:对非合理性三公消费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