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机电专业技能课程建设的探讨

时间:2022-03-23 11:39:16

对中职机电专业技能课程建设的探讨

摘 要 加强中职机电专业技能课程建设,不仅是中职学校提升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强化自身品牌建设,摸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有效途径。作者结合教学过程当中的经验和思考,对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进行现状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机电 技能课程 建设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培养现代机电类专业技能人才与传统的技能人才不同,其更突出了综合职业素养。在机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建设中,必须解放思想,改革传统的职业技能观念,打破旧的办学模式,创造出新型实用机电类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子。

1机电专业技能课程内容选取定的原则

课程的选择要根据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全面的整合,力求先进、科学,能及时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紧密结合劳动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要求,选择课程内容。

1.1选择多种课程模式来安排课程内容

如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围绕项目组织教学和实训”、以“职业实践活动导向”等课程模式来安排课程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例如《数控机床与维护》课程中,数控机床操作内容可按照“准备启动机床―夹紧工件―输入数据―移动刀具―启动机床―加工工件―测评工件―结束工作”这一工作顺序来编排。这一顺序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作过程系统”。

1.2循实用原则来选定课程内容

妥善处理好“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两部分内容。“陈述性知识”是指事实性、概念性知识和理解性、论证性知识。前者解决客观事物“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解决客观现象“为什么”的问题。“过程性知识”是指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前者解决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怎样干”的问题,后者解决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干得更好”的问题。

1.3课程内容由单一学科的完整性向T多学科的综合性转化

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可将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等内容综合,按机械设计的实际组合上述内容。同时,课程内容逐渐由纯科学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转化。

2机电专业技能课程建设的组成

2.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安排了为本专业技能培养所必备、必须的课程。基础理论课以“适度,够用”为度,要强调教学以技能实践和实用训练为主,理论知识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如本专业中对机械制图、识图能力(技能)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所以针对制图、识图能力的要求开设《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加上必要的实验使学生的相关能力、技能得到了初步训练,形成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

2.2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实践教学的好坏是衡量中等职业学校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实训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非常重要教学形式,可以说,中等职业教育搞得好不好,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关键要看实训教学搞得好不好。

2.3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以兴趣小组和技能比赛的形式进行。兴趣小组一类学习兴趣小组,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尖子生和技能骨干为主,安排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创新性;另一类兴趣小组则以学习互助的形式进行,针对一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一般安排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技能比赛包含三种情况:一种是专业内部的技能比赛,一种是校级技能比赛,学校艺术节时安排的相关技能比赛,还有一种是参加市级以上的技能比赛。通过技能比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进一步促使专业技能的养成。

2.4能测评

主要有考证和企业试题测评为主。考证是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职业资格证的报考工作,通过考证促使学生在相关技能上的突破和养成。如本专业中安排的数控操作工中级考证、CAD中级考证等。企业级试题测评是指用企业所提供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可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模拟面试的形式进行,也可对收集的企业级试题通过整理后在校内进行。由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所以企业所提供的考核内容应该作为整个专业技能培养的指导意见。

3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

3.1加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鉴于中职机电专业的特殊性,首先需要适当调整好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间的关系,降低文化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增加专业课的课时、课长及比重,近而使学生学到更多与将来的工作联系更紧密的知识。其次要坚持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将之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过中职学校对接社会资源,突破传统的学校课堂的思维局限,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将企业、项目纳入到框架范围内,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安排相应的实践企业及项目。

3.2坚持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将之顺序替换为学生预习并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注重学以致用,在每一课程或每一单元教学完毕,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程任务书,并验收考核。

3.3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师资和教师团队实践经验的缺失,一方面,学校需要转变思维,加大师资投入力度,为教师团队争取社会实训机会和项目,聘请业界知名人士出任学校外聘教师,有效地改善机电专业教学条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向政府寻求补助,争取教育科研项目,争取校企合作单位的捐资捐物,与其他高校开展联合办学等,加强师资的配套保障。

当然,课程建设要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实践表现、项目参与、企业实习实践等多元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保证考核结果形成良好的导向,鼓励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上一篇: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DSGE模型的影子银行与信贷传导研究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