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改革

时间:2022-03-23 07:51:37

浅议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改革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务会计改革;会计电算化;信息化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建立和完善,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很难覆盖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入WTO,现代金融环境不断创新与成熟,企业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那么如何进行科学地筹资、投资和决策,如何合理地利用财务杠杆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如何正确估量和尽量减少投资的风险等,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理财学上的专业问题。财务会计的改革是现代企业管理必经的课程,传统的财会合一情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对财务会计的要求,企业财务、会计机构相分离,从而各司其职,已经是势在必行。

二、财务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会计信息的滞后性已不能满足企业进行实时控制和多目标决策的需要。一方面,致力于管理信息研究的相关学科的出现,使得会计学研究的范畴需要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现代企业愈来愈重视价值管理,一旦资产提供者可以实时访问到企业的数据库,那么他们将对年度财务报表失去兴趣。目前在用的会计处理过程是几百年前卢卡・帕乔利记录下来的,会计人员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是都只是一些简单的记录和计量,不适应现代信息的客观要求,终将被淘汰。

第二,发达的资本市场更需要充分而可靠的“趋势会计信息”。近年来,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学术界以及会计职业界对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普遍表示不满。认为会计报告没有能够向人们期望的那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他们认为现行的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构成的会计报告体系无法满足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由于自创商誉、不确定性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现行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逐渐失去相关性。由于货币价值的非回归变动和企业自身的要求,以及行为科学、经济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环境的变化,使得现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呈现出诸多的缺陷。会计信息严重不完整,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现行的会计报告只关注过去而不重视未来,“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

第三,为适应管理和会计业发展需要重构会计理论,重塑会计结构体系。佩顿和利特尔顿对传统会计模式有过精辟的描述:一是会计方法在本质上属于统计学,借助于账簿系统,来浓缩和简化大量的企业交易的信息;二是会计的重心是收益,而不是资产或资本,会计的计量围绕着收益确认;三是会计本身关注的并不着重于财富的质量,而是财富的数量。因此,它利用了“共同显示器”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四是会计应当以实际交易价格作为记录基础;五是收益应当通过实现时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相配比的方式来确认。虽然现行财务会计不再严格地建立在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之上,财务报告的盈余也不完全是建立在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的基础之上,但是现行的财务会计模式仍然保留着佩顿和利特尔顿所描述的绝大多数特征。

三、财务会计核算方法改革思路

第一,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的改进。绝大多数的传统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都存在着对相关性的项目没有在报表中被确认的情况,而有些不具备相关性的项目则应当从报表内删除或删减的现象却始终存在着,这种现象或者情况严重干扰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报表的可靠性和必要性,企业不仅是要求数据真实准确,所反映的内容同样也要确凿及时,更要做到企业的决策者仅仅凭借报表就能够了解和认识当下企业和这个行业的现状、企业定位和发展走向。会计信息改革不仅在于对已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而且要能反映经济活动运行状态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第二,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价值的变革。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处理工具和手段。因为大量的核算工作实现自动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从事中记账算账、事后报账转向事先预测、规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分析、决策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信息环境下,现代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承担企业内部管理员的职责还应当及时向外传递财务会计信息,为债权人、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通过财务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综合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这就意味着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财务会计人员不单单是以往单纯意义上的“账房先生”,而越来越偏重的是管理层面的参与和协助。基于此,本文将提出财务会计的改革建议与措施。

四、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的改革建议与措施

(一)对财务报告的改进

1、概括性报告和差别报告。由于现代财务报告越来越复杂和难以理解,信息过量反而使重要的信息变得模糊。为此,企业可提供一种概括报告,仅反映必须予以揭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需要详尽信息的使用者可通过传统的完整的财务报告和差别报告来满足需要。差别报告是指为不同使用者提供的有差别的报告,包括:在内容上有差别。主要是考虑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方式不同。在时间上有差别。当特定使用者提出需求时,可按任何时间和期间提供即时报表,或认为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直接与特定使用者的需求相关时,主动在业务的实际发生和终止时提供报表。

2、分部财务报告。集团企业提供的合并报表是高度综合的信息,它可能掩盖了处于不同行业、地区的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和差异。分部财务报告则是将集团企业所有分支机构的主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行业、地区分解,归类编制,它提高了财务报表对特定使用者的决策效用,是一般舆论报表的重要补充。

3、过去经营情况的总结和盈利预测报告。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营情况的总结报告,有助于使用者关注企业发展趋势,并据此预测未来年度的结果。在分析此报告时,使用者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报告期内,企业会计政策是否有变更;二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汇总资料是否已进行了调整。盈利预测报告是指建立在对未来经济条件和行为方案假设的基础上,反映企业预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利用盈利预测报告,还可评价企业管理当局为实现经营目标所作的努力,从而将报告使用者的注意力从短期的利润引向其他的长期目标。

(二)对财会信息披露的改进

1、编制预测财务报告。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都应急需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情况。同时,由于报表使用者自身在经验、技术和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某些欠缺,无法对企业的未来情况作出合理的预计,因此要求编制预测报告(报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只要求上市公司在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中公布盈利预测信息。另外,编制预测财务报告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用户决策与评价相关性,应当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预测信息的提供也应当注意成本与效益,并加强规范和监督,提高其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编制全面收益报告。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企业报告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间的差额,其确认必须遵循实现原则。传统收益对那些由于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不预确认。这使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本期间的全部收益,而且将未实现增值抛弃在收益计算之外进行了错误的配比,全面业绩报告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选择一下处理方法扩充收益表以包括财务业绩的所有项目。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作为传统收益表的补充,同权益变动表合并共同报告全面收益的各项组成部分。

(三)财会部门组织机构的改革

财务与会计应分别建立部门组织机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不断扩大,为财务、会计分别建立部门组织机构,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及时配套发展已经是刻不容缓。当然财务会计改革的要点主要在于,一是企业内部分设财务与会计组织;二是树立财务、会计组织独立、权威的地位;三是明确分工,即会计仍按原来的科学操作体系自理业务,而财务主要处理、分析、提供经济信息,参与企业决策;四是分工合作,两部门独立工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成为企业重要的职能管理部门,参与企业管理。

(四)加速财务会计处理手段的现代化

面对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营者为了能够及时作出预测和决策,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对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原有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已成为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仍有相当多的在职会计人员对财务软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会计电算化的知识也掌握得较少;财务软件的功能还有待提高和完善,如有的软件只能处理会计方面的数据,还不能处理关系到企业供、产、销等业务方面的数据,另外缺乏通用性好的管理型财务软件。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的改革任重道远。应着重考虑:

1、加快电算化改革的力度,使更多的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为尽快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增强变革会计操作技术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各行业的主管部门要给予指导和支持,各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纲要,引导企业逐步实现电算化。对在职会计人员和后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在电算化的进程中,人的素质是比硬件――计算机更为重要的因素。各地财政部门应组织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而各企业要肯于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会计人员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知识体系,并熟练掌握市场上成熟的财务软件。

2、完善财务软件的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会计的核算、报告以及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软件急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以满足企业变化的需求。首先,财务软件应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这一转型要想成功,离不开财政部和各地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其次,会计软件的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应由单一系列向多重系列发展,从低档平台向高档平台和多平台跨越。

(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全过程的制约机制,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责任,对重要业务实行双签制,并重点加强对授权批准的控制、会计记录的控制和资产保护的控制等。其次,设立事前、事中与事后全过程监督控制体系,建立内部独立审计委员会,开展内部常规稽核,监督审核企业的会计报表,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同时,设置一个专门监控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参考文献:

1、曾红亮.知识经济下的财务会计改革措施探析[J].时代经贸,2008(6).

2、浑晓泓,柳晓君.财务会计改革尚需完善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

3、王昀.信息时代财务会计改革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2).

4、高杰,侯巍,祝海强.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的相关探讨[J].中国市场,2010(48).

(作者单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上一篇: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下一篇:新准则实施对集团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