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文化离散与构建

时间:2022-06-27 09:12:15

论乡村文化离散与构建

摘要:乡村文化离散并日益失去自我整合能力已是不争的事实。乡村文化离散是中国城市化、市场化的副产品,整合并重建乡村文化势在必行。乡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在乡村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乡村文化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一、乡村文化离散并失去自我整合能力

乡村文化离散意味着传统社会特质的破坏,农村社会处于多变的、不稳定、不完整状态。

(一)乡村社会边缘化与乡村文化的虚化

乡村文化因其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但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据调查,当今乡村娱乐呈现出一种光怪陆离的色彩。许多地方村民娱乐时间趋于标准化,以往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形成的狂欢逐渐逝去,国家法定节日和一些“洋节”成了乡村娱乐的借口;在娱乐方式上,传统与现代并存,但现代娱乐方式逐渐占据主动。许多民间艺术要么后继无人,要么缺少市场,逐渐被城市强势文化所淹没。

在一切以金钱为价值标准压力下,乡村本土文化秩序也解体了。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的以年长者为主导的前喻文化迅速向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后喻文化过渡,年长者在乡村文化秩序中迅速边缘化。……而那些经济上的成功者恰恰又远离乡村生活,对于当下的乡村文化生活秩序而言,他们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不足以积极介入乡村文化秩序的积极建设之中,乡村本土文化秩序瓦解也在意料之中了。更为关键的是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解体,利益的驱动几乎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而成为乡村社会的最高主宰。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的内涵。

(二)乡村价值空心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乡村出现人才资源的空心化,并由此带来价值空心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常年或不定期脱离了农村生产实践。因为人才的大量流失,土地粗放经营、粮食种植单一化、乡村基层组织涣散、乡村人际关系疏离、传统文化和手艺后继无人、老无所养、少无所教等后果已经日渐显现出来。因此,黄波断言,乡村不再是一个让人心灵安妥的地方,在精神层面,当下的乡村还有没有独具的价值已成疑问,当然更无法输出价值,无法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一极了。

(三)乡村伦理危机

传统的乡村伦理对维系农村的社会秩序、传承中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中,城市的“文明”和“非文明”会同时影响或侵蚀农村原有的文化根基,乡村价值取向前所未有的混乱、多元、模糊。

随着现代性的因素的影响,传统社会的伦理价值逐渐被抛弃。家庭失和、邻里失信、古道热肠的善举日少,图名逐利日多,乡村吸引力减弱、公德操守缺乏、恣意破坏生态增多等,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传统价值观已不大认同或存在认同困难。但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没有成为当代农村主流的价值观。

二、乡村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历史上看,乡村文化危机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缩影。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历次劫难或追捧中变得模糊了。基于现代性的追求,“城市”就会被当做是富裕、文明的象征、文化的中心,而农村则是贫穷的、野蛮的,是文化的沙漠。本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遗留给乡村文化的并不都是田园牧歌式的温馨与浪漫,对乡村文化中的封建、愚昧、涣散、狭隘、偏执等落后思想和观念进行清理也是必然的。但是,鉴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非线性的,前现代因素、现代因素、后现代因素同时存在,三者交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文化转换的难度。一方面是文化发展中前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另一方面是后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后现代因素是对现代的消解和解构,使得现代性扑朔迷离,很难予以准确把握,而现代因素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现代化往往意味着标准化、同质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而乡村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差异性,而且受方言、风俗习惯、等影响,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无形中加大了传承的难度。

第二,从文化生长的环境看,当乡土中国变成离土中国,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遭到破坏后,故乡只是一种形而上的仰望。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乡村文化的解体,其核心正在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由原来的集体经济转向农村分散经营机制,村民观念中的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农村人际关系离散,传统伦理约束力下降。农民的流动改变了乡土社会的基本构成,也改变了乡村文化和风俗习惯,转型中的乡村出现文化断层。三是乡村工业化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那种和谐与宁静不复存在。四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现代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但同时也淡化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对动植物的禁忌保护,这种建构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观念与宗教意识在现代社会日渐式微。失去敬畏的乡村文化自然也就没有约束力了。

第三,从文化传播方面看,伴随着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乡村文化消费已经越来越和城市同步,都市强势文化之下,乡村文化日渐萎缩。首先,从娱乐方式上看,村民过去群众性和组织性的文娱方式被自主的休闲方式所代替,一些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诸如耍狮子、唱大戏等娱乐活动难以开展。其次,从传播内容上看,媒体的目光始终紧盯在城市受众上,对于消费能力较低的农村受众,则普遍采取放弃的做法。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要么太少,要么虚假。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文化高地”的信息。而真正的都市文化、现代文化并没有或未能真正走近农民,消费主义文化伴随着各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几乎所毫无悬念地占领了农村市场,乡民在这些貌似先进的强势文化面前必然会惶恐、焦虑,对自己固守的价值观产生怀疑、鄙视甚至完全放弃。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意义重大

首先,有利于重建农民的生活价值,解决过渡时期农民,特别是80、90后年轻农民的归宿(重要的是精神归宿)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考虑到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完成城市化的时间可能还要长。其实,即便是城市化率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也不会同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正如贺雪峰所看到的那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0年,农村人口只能十分缓慢地转移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将长期保持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农村目前‘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也将长期延续。”这就意味着农村依然是多数农民最终的归宿。

其次,有利于激发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现代意识,增强村庄的文明程度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农村社会实践的主体,缺少农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对亿万农民进行精神洗礼的新农村建设也是有缺陷的。但在各地乡村建设中,我们看到农民却在这场关切自身利益的建设中作为一个整体失语了。据中国网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农民听说过新农村建设,但80%的人又对其内容知之甚少,还有24.8%的农民表现淡漠怀疑和悲观。对新农村建设主要靠谁,只有14.4%的受访者认为靠农民。这种现象的出现既和政府的动员机制不到位有关,更和常年在外的农民对农村建设缺少热情和支持有关。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与一般价值体系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时代的先进性、超越各种局部利益的超脱性、以及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决定了其能在乡村离散文化的整合中发挥其他文化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整合乡村文化建设。从理论上看,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规范着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和稳定秩序。因此,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从现实看,首先,中国正在向文化大国方向迈进,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关键,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统领,中国难成真正的文化大国,充其量只是世界强势文化的殖民地或市场。其次,我国是个农民人数占多数的国家,乡村建设成败既关系整个国家建设成败,也关系到广大乡村自身特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乡村文化内生乏力,各种外来文化又良莠不齐令乡村无所适从,当代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既不可能简单回到过去,以传统文化统领,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现代化理论,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只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导向。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重建乡村文化尊严。贺雪峰在他的《乡村的前途》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我希望重建田园牧歌的生活,……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追求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总之,农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却不是依靠高消费来获得的,因为农民没有可以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大量的研究和事例表明,当今乡村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相对贫困,而是到处可见触目惊心的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不仅存在于物质生活水平贫穷的地去,同样也存在于物质生活比较甚至非常富裕的地区消费主义文化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生活的主宰意识形态,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重建农村的价值系统,目的是为了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摆脱消费主义和享受主义的腐蚀性影响,从而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建构一种农民能够认同、接受的文化价值系统。当然,在城市作为一个参照系存在时,如何说服农民不去攀比是困难的。因此,乡村价值重建实际应该是一场全民的文艺复兴运动。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套正向的、积极的价值系统,乡村价值重建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锦晓.我国农村离散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

2、王华.视像主导与乡村生活――有关大众娱乐的一次文化研究[J].天涯,2010(2).

3、黄波.富人治村的背后是乡村价值空心化[EB/OL].www.省略/commerce/2009-11-11/465795.shtml,2009-11-11.

4、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国情报告: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DB/OL].中国网.

6、倪伟.精神生活的贫困[J].天涯,2006(5).

*本文系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10JDJNJD301)《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农村建设》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

上一篇:关于构建泉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 下一篇:阿昌族生活习性\祭祀以及音乐探源